毒性 大鼠急性经口LD50为88~270mg/kg(125mg/kg),小鼠为59~246mg/kg。丙体六六六对皮肤有刺激性,引起红疹和红肿。动物体内有蓄积作用;以625mg/kg喂养大鼠,约50%出现抽搐中毒症状,雄大鼠血清转氨酶活性增高,红细胞计数显著减少。生产车间最高允许浓度为0.5mg/m3。
化学性质 丙体六六六是一种白色结晶,熔点为111.8~112.8℃,蒸汽压为1.2×10-3Pa(20℃)。它可溶于苯、甲醇、四氯化碳和甲苯等有机溶剂,溶解度超过50g/L,在水中的溶解度仅为7mg/L。丙体六六六对日光、空气、热和二氧化碳较稳定,能抗强酸,但遇碱易分解,并且对铝制品具有腐蚀性。
用途 六六六原药中包含甲、乙、丙、丁等异构体。其中,丙体具有杀虫作用,称为有效体;而其他异构体为无效体。通常六六六原药仅含丙体12%~14%,因此应用六六六对环境造成污染。99%以上的丙体六六六称作林丹。我国已禁止使用六六六,但林丹仍在特定范围内继续使用。
有机氯杀虫剂,对于许多害虫具有较强的触杀、胃毒和熏蒸作用,杀虫力强。可用于水稻、玉米、小麦、大豆、果树、蔬菜、烟草、森林及粮食作物的害虫防治,以及家林害虫和卫生害虫的防治。在推荐浓度下对作物无药害。防治稻螟、稻苞虫、负泥虫、棉蚜、小造桥虫、小麦圆红蜘蛛、吸浆虫、麦蚜、粟灰螟、蚕豆象、豌豆象、高梁蚜、菜青虫、小菜蛾等,用药剂用量11.3~15g/100m2。林丹也可用于拌种、配制毒谷和毒饵,防治蝗蝻、蝼蛄、金针虫、蛴螬等地下害虫及飞蝗。
生产方法 林丹是1,2,3,4,5,6-六氯环己烷的丙体(γ-体),工业上含丙体99%以上的称为林丹。在六六六各异构体中,仅丙体具有强烈杀虫性质。林丹的生产采用溶剂萃取法,从高丙体六六六(14%~16%)原粉中分离纯品。操作过程包括:将六六六原粉经管道干燥,在38~40℃用甲醇提取;然后通过离心分离得甲、乙体六六六,母液快速冷却至15℃使丙体六六六结晶析出,分离得丙体六六六,含量92%以上。再进行重结晶,得99.5%纯品即林丹。滤液呈过饱和状态,升温至38~40℃后取出一定量作为补加甲醇循环使用;提取液蒸馏回收甲醇后,得黏稠状油状物,含15%左右丙体六六六。林丹生产所用的溶剂也可以是苯。
类别 农药
毒性分级 剧毒
急性毒性 口服-大鼠 LD50: 76毫克/公斤;口服-小鼠 LD50: 44毫克/公斤
可燃性危险特性 受热分解产生有毒氯化物、氯化氢和光气气体;人误食的副作用:惊厥、紫绀、呼吸困难
储运特性 库房应通风低温干燥,与食品原料分开储运
灭火剂 砂土、干粉、泡沫
职业标准 TWA 0.5毫克/立方米;STEL 1.5毫克/立方米
中文名称 | 英文名称 | CAS号 | 化学式 | 分子量 |
---|---|---|---|---|
—— | α-hexachlorocyclohexane | 319-84-6 | C6H6Cl6 | 290.832 |
—— | δ-hexachlorocyclohexane | 319-86-8 | C6H6Cl6 | 290.832 |
—— | β-hexachlorocyclohexane | 319-85-7 | C6H6Cl6 | 290.832 |
中文名称 | 英文名称 | CAS号 | 化学式 | 分子量 |
---|---|---|---|---|
—— | δ-hexachlorocyclohexane | 319-86-8 | C6H6Cl6 | 290.832 |
—— | β-hexachlorocyclohexane | 319-85-7 | C6H6Cl6 | 290.832 |
—— | α-hexachlorocyclohexane | 319-84-6 | C6H6Cl6 | 290.832 |
—— | meso-1e,2a,3a,4a,5e-pentachlorocyclohexane | —— | C6H7Cl5 | 256.387 |
—— | (+/-)-1,1,2r,3t,4c,5c,6t-heptachloro-cyclohexane | 18376-26-6 | C6H5Cl7 | 325.27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