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N-(2-acetylamino-ethyl) pantothenamide | 1096157-13-9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N-(2-acetylamino-ethyl) pantothenamide
英文别名
(2R)-N-[3-(2-acetamidoethylamino)-3-oxopropyl]-2,4-dihydroxy-3,3-dimethylbutanamide
N-(2-acetylamino-ethyl) pantothenamide化学式
CAS
1096157-13-9
化学式
C13H25N3O5
mdl
——
分子量
303.359
InChiKey
ZFRGBRBNOKPVEK-NSHDSACA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2
  • 重原子数:
    21
  • 可旋转键数:
    9
  • 环数:
    0.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77
  • 拓扑面积:
    128
  • 氢给体数:
    5
  • 氢受体数:
    5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N-(2-acetylamino-ethyl) pantothenamide5’-三磷酸腺苷 在 pantetheine kinase from Escherichia coli 、 deacetyl-[citrate-(pro-3S)-lyase] S-acetyltransferase 、 dephosphocoenzyme A kinase from Escherichia coli 作用下, 生成
    参考文献:
    名称:
    熵驱动来自牛链霉菌的氟乙酰辅酶A硫酯酶中的选择性氟识别[生物化学]
    摘要:
    氟化小分子在广泛应用的生物活性化合物设计中起着重要作用。因此,人们非常有兴趣深入了解氟如何影响这些配体与其靶标的相互作用。鉴于迄今为止鉴定出的氟化代谢物数量很少,合成系统几乎完全提供了对氟识别的见解。因此,来自牛链霉菌的氟乙酰基-CoA硫酯酶(FlK)提供了独特的机会来研究酶-配体对,该对配体经过进化优化以达到惊人的高10 6对单个氟取代基的选择性。在这些研究中,我们合成了一系列的氟乙酰基-CoA和乙酰基-CoA类似物,以生成硫酯底物的不可水解的酯,酰胺和酮同类物,以隔离氟分子识别在FlK选择性中的作用。使用热力学,动力学和蛋白质NMR实验的组合,我们显示氟的识别是由氟取代基与覆盖活性位点的盖结构上的关键残基Phe-36的相互作用熵驱动的。结合差异约5至20倍(K D)。尽管歧视的程度与偶极相互作用控制氟识别的合成配体-蛋白质复合物的设计相似,但这些研究表明疏水和溶剂化作用是自然发展的氟选择性的主要决定因素。
    DOI:
    10.1073/pnas.1717077115
  • 作为产物:
    描述:
    甲酸 作用下, 生成 N-(2-acetylamino-ethyl) pantothenamide
    参考文献:
    名称:
    乙酰基/丙二酰-氧杂/氮杂(脱硫基)CoAs 启动酮合酶 FabH 的脂肪酸生物合成活性
    摘要:
    脂肪酸和聚酮生物合成酶利用酰基硫酯和丙二酰硫酯的反应性进行催化。一个典型的例子是 FabH,它在许多细菌和植物中启动脂肪酸生物合成。 FabH 与乙酰辅酶 A 进行酰基转移酶反应,生成乙酰基-S -FabH 酰基酶中间体,随后与酰基载体蛋白 (ACP) 携带的丙二酰硫酯进行脱羧克莱森缩合。我们设想 FabH 与底物类似物的晶体结构可以深入了解支撑不同反应的构象变化和酶/底物相互作用。在这里,我们用酯或酰胺代替硫酯合成了乙酰/丙二酰辅酶A类似物,并表征了它们作为大肠杆菌FabH 底物或抑制剂的稳定性和行为,为结构研究提供信息。我们还用突变体 FabH C112Q 表征了类似物,它模拟酰基酶中间体,允许解析脱羧反应。在 FabH 或 C112Q 突变体存在的情况下,乙酰基和丙二酰基氧杂(脱硫)CoA 类似物会发生极其缓慢的水解。未检测到 FabH 或 C112Q 突变体对丙二酰氧 (dethia)CoA
    DOI:
    10.1021/acschembio.2c00667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Development of a method for the parallel synthesis and purification of N-substituted pantothenamides, known inhibitors of coenzyme A biosynthesis and utilization
    作者:Marianne van Wyk、Erick Strauss
    DOI:10.1039/b811086g
    日期:——
    analogues which have been shown to act as inhibitors of coenzyme A biosynthesis and utilization, especially by blocking fatty acid metabolism through formation of inactive acyl carrier proteins. To fully explore the chemical diversity and inhibitory potential of these analogues we have developed a simple method for the parallel synthesis and purification of any number of pantothenamides from a single precursor
    N-取代的泛酰胺是一类泛酸类似物,已被证明可作为辅酶A生物合成和利用的抑制剂,特别是通过形成无活性的酰基载体蛋白来阻止脂肪酸代谢。为了全面探索这些类似物的化学多样性和抑制潜力,我们开发了一种简单的方法,用于从单个前体中并行合成和纯化任意数量的泛酰胺,随后评估了这些化合物的小文库作为细菌生长的抑制剂,以证明该方法的潜力和实用性。
  • Entropy drives selective fluorine recognition in the fluoroacetyl–CoA thioesterase from <i>Streptomyces cattleya</i>
    作者:Amy M. Weeks、Ningkun Wang、Jeffrey G. Pelton、Michelle C. Y. Chang
    DOI:10.1073/pnas.1717077115
    日期:2018.3.6
    selectivity for a single fluorine substituent. In these studies, we synthesize a series of analogs of fluoroacetyl–CoA and acetyl–CoA to generate nonhydrolyzable ester, amide, and ketone congeners of the thioester substrate to isolate the role of fluorine molecular recognition in FlK selectivity. Using a combination of thermodynamic, kinetic, and protein NMR experiments, we show that fluorine recognition is
    氟化小分子在广泛应用的生物活性化合物设计中起着重要作用。因此,人们非常有兴趣深入了解氟如何影响这些配体与其靶标的相互作用。鉴于迄今为止鉴定出的氟化代谢物数量很少,合成系统几乎完全提供了对氟识别的见解。因此,来自牛链霉菌的氟乙酰基-CoA硫酯酶(FlK)提供了独特的机会来研究酶-配体对,该对配体经过进化优化以达到惊人的高10 6对单个氟取代基的选择性。在这些研究中,我们合成了一系列的氟乙酰基-CoA和乙酰基-CoA类似物,以生成硫酯底物的不可水解的酯,酰胺和酮同类物,以隔离氟分子识别在FlK选择性中的作用。使用热力学,动力学和蛋白质NMR实验的组合,我们显示氟的识别是由氟取代基与覆盖活性位点的盖结构上的关键残基Phe-36的相互作用熵驱动的。结合差异约5至20倍(K D)。尽管歧视的程度与偶极相互作用控制氟识别的合成配体-蛋白质复合物的设计相似,但这些研究表明疏水和溶剂化作用是自然发展的氟选择性的主要决定因素。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甲基3-(二甲基氨基)-2-苯基-2H-azirene-2-羧酸乙酯) (±)-盐酸氯吡格雷 (±)-丙酰肉碱氯化物 (d(CH2)51,Tyr(Me)2,Arg8)-血管加压素 (S)-(+)-α-氨基-4-羧基-2-甲基苯乙酸 (S)-阿拉考特盐酸盐 (S)-赖诺普利-d5钠 (S)-2-氨基-5-氧代己酸,氢溴酸盐 (S)-2-[3-[(1R,2R)-2-(二丙基氨基)环己基]硫脲基]-N-异丙基-3,3-二甲基丁酰胺 (S)-1-(4-氨基氧基乙酰胺基苄基)乙二胺四乙酸 (S)-1-[N-[3-苯基-1-[(苯基甲氧基)羰基]丙基]-L-丙氨酰基]-L-脯氨酸 (R)-乙基N-甲酰基-N-(1-苯乙基)甘氨酸 (R)-丙酰肉碱-d3氯化物 (R)-4-N-Cbz-哌嗪-2-甲酸甲酯 (R)-3-氨基-2-苄基丙酸盐酸盐 (R)-1-(3-溴-2-甲基-1-氧丙基)-L-脯氨酸 (N-[(苄氧基)羰基]丙氨酰-N〜5〜-(diaminomethylidene)鸟氨酸) (6-氯-2-吲哚基甲基)乙酰氨基丙二酸二乙酯 (4R)-N-亚硝基噻唑烷-4-羧酸 (3R)-1-噻-4-氮杂螺[4.4]壬烷-3-羧酸 (3-硝基-1H-1,2,4-三唑-1-基)乙酸乙酯 (2S,3S,5S)-2-氨基-3-羟基-1,6-二苯己烷-5-N-氨基甲酰基-L-缬氨酸 (2S,3S)-3-((S)-1-((1-(4-氟苯基)-1H-1,2,3-三唑-4-基)-甲基氨基)-1-氧-3-(噻唑-4-基)丙-2-基氨基甲酰基)-环氧乙烷-2-羧酸 (2S)-2,6-二氨基-N-[4-(5-氟-1,3-苯并噻唑-2-基)-2-甲基苯基]己酰胺二盐酸盐 (2S)-2-氨基-3-甲基-N-2-吡啶基丁酰胺 (2S)-2-氨基-3,3-二甲基-N-(苯基甲基)丁酰胺, (2S,4R)-1-((S)-2-氨基-3,3-二甲基丁酰基)-4-羟基-N-(4-(4-甲基噻唑-5-基)苄基)吡咯烷-2-甲酰胺盐酸盐 (2R,3'S)苯那普利叔丁基酯d5 (2R)-2-氨基-3,3-二甲基-N-(苯甲基)丁酰胺 (2-氯丙烯基)草酰氯 (1S,3S,5S)-2-Boc-2-氮杂双环[3.1.0]己烷-3-羧酸 (1R,4R,5S,6R)-4-氨基-2-氧杂双环[3.1.0]己烷-4,6-二羧酸 齐特巴坦 齐德巴坦钠盐 齐墩果-12-烯-28-酸,2,3-二羟基-,苯基甲基酯,(2a,3a)- 齐墩果-12-烯-28-酸,2,3-二羟基-,羧基甲基酯,(2a,3b)-(9CI) 黄酮-8-乙酸二甲氨基乙基酯 黄荧菌素 黄体生成激素释放激素 (1-5) 酰肼 黄体瑞林 麦醇溶蛋白 麦角硫因 麦芽聚糖六乙酸酯 麦根酸 麦撒奎 鹅膏氨酸 鹅膏氨酸 鸦胆子酸A甲酯 鸦胆子酸A 鸟氨酸缩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