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3-hydroxybutyl-4,5-dihydrophthalide | 168288-20-8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3-hydroxybutyl-4,5-dihydrophthalide
英文别名
4,5-dihydro-3-(1-hydroxybutyl)-1(3H)-isobenzofuranone;3-(1-hydroxybutyl)-4,5-dihydro-3H-2-benzofuran-1-one
3-hydroxybutyl-4,5-dihydrophthalide化学式
CAS
168288-20-8
化学式
C12H16O3
mdl
——
分子量
208.257
InChiKey
JXYGLMKHNHLYBK-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沸点:
    431.9±20.0 °C(Predicted)
  • 密度:
    1.17±0.1 g/cm3(Predicted)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1.5
  • 重原子数:
    15
  • 可旋转键数:
    3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58
  • 拓扑面积:
    46.5
  • 氢给体数:
    1
  • 氢受体数:
    3

上下游信息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3-hydroxybutyl-4,5-dihydrophthalide吡啶 作用下, 以 二氯甲烷丙酮 为溶剂, 反应 12.0h, 生成 Z-亚丁基苯酞
    参考文献:
    名称:
    直接和金属催化的 Phthalide (Z)-Ligustilide 的光化学二聚导致 [2 + 2] 和 [4 + 2] Cyclloadducts:在 Tokinoides AC 和 Riligustilide 的全合成中的应用。
    摘要:
    合成衍生的 ( Z )-川芎内酯 ( 1 ) 在一系列条件下进行了光化学促进的二聚化过程。通过这种方式,改变二聚的天然产物tokinolides A-C(的分布4,3,和6,分别地)和riligustilide(5如已经获得很好某些相关的(异构体)的化合物)。其中三个的结构已通过单晶 X 射线分析得到证实。讨论了本研究结果的生物合成影响。
    DOI:
    10.1021/acs.orglett.9b02172
  • 作为产物:
    描述:
    参考文献:
    名称:
    直接和金属催化的 Phthalide (Z)-Ligustilide 的光化学二聚导致 [2 + 2] 和 [4 + 2] Cyclloadducts:在 Tokinoides AC 和 Riligustilide 的全合成中的应用。
    摘要:
    合成衍生的 ( Z )-川芎内酯 ( 1 ) 在一系列条件下进行了光化学促进的二聚化过程。通过这种方式,改变二聚的天然产物tokinolides A-C(的分布4,3,和6,分别地)和riligustilide(5如已经获得很好某些相关的(异构体)的化合物)。其中三个的结构已通过单晶 X 射线分析得到证实。讨论了本研究结果的生物合成影响。
    DOI:
    10.1021/acs.orglett.9b02172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Novel ligustilide derivatives target quorum sensing system LasR/LasB and relieve inflammatory response against Pseudomonas aeruginosa infection
    作者:Jun Liu、Qiu-Xian Chen、Wen-Fu Wu、Dong Wang、Si-Yu Zhao、Jia-Hao Li、Yi-Qun Chang、Shao-Gao Zeng、Jia-Yi Hu、Yu-Jie Li、Jia-Xin Du、Shu-Meng Jiao、Hai-Chuan Xiao、Qiang Zhang、Jun Xu、Jian-Fu Zhao、Hai-Bo Zhou、Yong-Heng Wang、Jian Zou、Ping-Hua Sun
    DOI:10.1016/j.ejmech.2023.115972
    日期:2024.1
    increasing antibiotic resistance driven by Pseudomonas aeruginosa typically leads to uncontrolled and persistent inflammatory damage, which is primarily attributed to the virulence and biofilms produced by the bacteria. Herein, we present a novel anti-infective drug strategy designed to inhibit the bacterial quorum sensing system, thereby attenuating P. aeruginosa virulence, and modulating inflammation from
    绿假单胞菌驱动的不断增加的抗生素耐药性通常会导致不受控制和持续的炎症损伤,这主要归因于细菌产生的毒力和生物膜。在此,我们提出了一种新型抗感染药物策略,旨在抑制细菌群体感应系统,从而减弱绿假单胞菌毒力,并调节耐药细菌感染引起的炎症。我们发现了源自藁本内酯生物库结构修饰的新型群体感应 LasR/LasB 抑制剂。在这些化合物中, 5f对 LasB (LasB-gfp,IC 50 = 8.7 μM) 表现出显着的抑制活性,对绿假单胞菌生物膜具有中等抑制作用 (IC 50 = 7.4 μM)。通过荧光蛋白标记的斑马鱼幼虫模型的实时图像分析,我们观察到化合物5f显着抑制巨噬细胞的迁移。此外,化合物5f有效减弱群体感应介导的毒力因子和绿假单胞菌生物膜的形成。它还通过下调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和 NF-κB 信号转导途径,减轻绿假单胞菌感染的巨噬细胞的炎症反应。值得注意的是,在体内实验中,该化
  • Synthesis of (<i>Z</i>)-Ligustilide
    作者:Shaobai Li、Zhiwei Wang、Xiaoping Fang、Yulin Li
    DOI:10.1080/00397919308012612
    日期:1993.11
    The first synthesis of ligustilide (1) is described, starting from 2-formylbenzoic acid (2). The key step in synthesis is the Birch reduction of 3-hydroxybutyl-phthalide (4).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藁本内酯 藁本内酯 苯六甲酸三酸酐 甲基四氢邻苯二甲酸酐 甲基四氢苯酐 瑟丹内酯 洋川芎内酯I 洋川芎内酯G 梣酮 新蛇床内酯; 新蛇床酞内酯 异苯并呋喃 己二酸与2,2-二甲基-1,3-丙烷二醇,2-乙基-2-(羟基甲基)-1,3-丙烷二醇,六氢-1,3-异苯并呋喃二酮和2,2-亚氨基二乙醇的聚合物 均苯四甲酸二酐-d2 均苯四甲酸二酐 四氢化邻苯二甲酸酐 反式-4-(2,5-二氢-2-氧代-3-呋喃基)-3a,4,5,6-四氢-1(3H)-异苯并呋喃酮 反式-1,2-环己二羧酸酐 六氢苯酐 六氢-1,3-异苯并呋喃二酮与2,2-二甲基-1,3-丙二醇的聚合物 二异丙基-3,3-顺式3a,7a四氢3a,4,7,7a(3H)异苯并呋喃酮-1 不饱和聚酯树脂(195型) E,E'-3,3':8,8'-二蒿本内酯 8-氧杂二环[4.3.0]壬烷 7,7-二甲基-3,4,5,6-四氢-2-苯并呋喃-1-酮 6-溴-1,3-二苯基苯并[c]呋喃 5-苯基六氢-2-苯并呋喃-1,3-二酮 5,6-二甲基-3a,4,7,7a-四氢-2-苯并呋喃-1,3-二酮 5,6-二甲基-1,3-二苯基-2-苯并呋喃 5,6-二溴六氢-2-苯并呋喃-1,3-二酮 4-苯基-3a,4,7,7alpha-四氢-2-苯并呋喃-1,3-二酮 4-甲基四氢苯酐 4-甲基六氢苯酐 4-甲基-1H,3H-苯并[1,2-c:4,5-c']二呋喃-1,3,5,7-四酮 4-氯四氢邻苯二甲酸酐 4-异苯并呋喃羧酸,1,3,4,5,6,7-六氢-3-羰基-,甲基酯 4-(3-苯基异苯并呋喃-1-基)苯甲酸甲酯 4,8-二溴-1H,3H-苯并[1,2-c:4,5-c']二呋喃-1,3,5,7-四酮 4,7-二苯基-3a,4,7,7alpha-四氢异苯并呋喃-1,3-二酮 4,7-二羟基己a氢-2-苯并呋喃-1(3H)-酮 4,7-二甲氧基-1,3-二苯基-2-苯并呋喃 4,5,6,7-四氢-异苯并呋喃-5-甲腈 4,5,6,7-四氢-5-甲基-1,3-异苯并呋喃二酮 4,5,6,7-四氢-2-苯并呋喃 3a-甲基-3a,4,7,7a-四氢异苯并呋喃-1,3-二酮 3-羟基-2,2-二甲基-丙酸3-羟基-2,2-二甲基丙基酯与六氢-1,3-异苯并呋喃二酮的聚合物 3-甲基环己烯-1,2-二羧酸酸酐 3-甲基四氢苯酐 3-甲基六氢邻苯二甲酸酐 3-[4-氯-5-(二氟甲氧基)-2-氟苯基]亚氨基-4,5,6,7-四氢-2-苯并呋喃-1-酮 3-(4-氯-2-氟-5-羟基苯基)亚氨基-4,5,6,7-四氢-2-苯并呋喃-1-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