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味子甲素(Schisandrin A)
五味子甲素又称五味子素甲,在五味子中的存在部位主要在果核里,是五味子的主要有效成分之一。五味子是临床常用的中药之一,《神农本草经》中列为上品。根据《神农本草经》,苏恭描述五味子为:“皮肉甘、酸,核中辛、苦,皆有咸味”,因此得名“五味”。它来源于木兰科植物五味子(Schisandra chinensis (Turcz) Baill)的干燥成熟果实,习称“北五味子”。
五味子果肉
五味子果肉中富含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包括挥发油、黄酮类化合物、有机酸和微量元素等。其主要药理作用包括敛肺滋肾、生津敛汗、涩精止血、宁心安神。此外,还具有益气生津、补肾养心、收敛固涩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肺虚喘嗽、生津等症状。
化学性质
五味子甲素溶于乙酸乙酯、丙酮和甲醇,而不溶于水。其化学名称为4-(2,6,7-三甲氧基苯基)-3,5-二羟基苯甲醛。主要分布于五味子的果核中。
提取方法
常用的方法包括回流提取法、索氏提取法、超临界萃取法以及超声-微波协同萃取法。
含量测定与使用方法
传统炮制方法如醋蒸等,难以保证五味子甲素的有效含量。经过多次条件改进后发现,将五味子粉碎成粗颗粒并加醋拌匀润15小时左右,再进行醋蒸至黑色,可获得最高五味子甲素含量,并且临床疗效更佳。
储存
封闭储存在阴凉干燥的地方。
五味子中五味子甲素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 色谱条件精密称取五味子乙素、五味子甲素对照品各1.5mg,分别加甲醇至5ml量瓶刻度,摇匀。
样品溶液制备精密称取五味子药材粉末0.8g于100ml索氏提取器中,在水浴中用80ml氯仿回流提取1小时。提取液蒸干,定容至10ml量瓶中,作为样品溶液。
测定方法精密吸取样品溶液和对照品溶液各2μl进行测定,并采用外标法计算含量。通过高效液相色谱图可以直观显示五味子甲素的存在情况。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