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demethyldihydroluvangetin | 40046-38-6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demethyldihydroluvangetin
英文别名
10-hydroxy-8,8-dimethyl-7,8-dihydro-6H-pyrano[3,2-g]chromen-2-one;10-Hydroxy-2,2-dimethyl-3,4-dihydropyrano[3,2-g]chromen-8-one
demethyldihydroluvangetin化学式
CAS
40046-38-6
化学式
C14H14O4
mdl
——
分子量
246.263
InChiKey
UEDWLMBOKUILKR-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2.5
  • 重原子数:
    18
  • 可旋转键数:
    0
  • 环数:
    3.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36
  • 拓扑面积:
    55.8
  • 氢给体数:
    1
  • 氢受体数:
    4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参考文献:
    名称:
    Efficient syntheses of 6-prenylcoumarins and linear pyranocoumarins: Total synthesis of suberosin, toddaculin, O-methylapigravin (O-methylbrosiperin), O-methylbalsamiferone, dihydroxanthyletin, xanthyletin and luvangetin
    摘要:
    以 2-异戊氧基苯甲醛(8、12 和 14)为起点,利用串联克莱森重排和维蒂希反应合成了天然 6-异戊基香豆素(1a、2c 和 3a)及其衍生物 1c、1d、1e、2d 和 3b-d。香豆素 1a、1e 和 2c 被转化成二氢吡喃香豆素(5a-e)。此外,还介绍了将二羟基黄皮素 5a 和二氢紫罗兰素 5d 转化为天然的线型吡喃香豆素黄皮素 6a 和紫罗兰素 6b。
    DOI:
    10.1039/b109597h
  • 作为产物:
    描述:
    apigravin monomethyl ether吡啶盐酸盐 作用下, 反应 2.5h, 以78%的产率得到demethyldihydroluvangetin
    参考文献:
    名称:
    Efficient syntheses of 6-prenylcoumarins and linear pyranocoumarins: Total synthesis of suberosin, toddaculin, O-methylapigravin (O-methylbrosiperin), O-methylbalsamiferone, dihydroxanthyletin, xanthyletin and luvangetin
    摘要:
    以 2-异戊氧基苯甲醛(8、12 和 14)为起点,利用串联克莱森重排和维蒂希反应合成了天然 6-异戊基香豆素(1a、2c 和 3a)及其衍生物 1c、1d、1e、2d 和 3b-d。香豆素 1a、1e 和 2c 被转化成二氢吡喃香豆素(5a-e)。此外,还介绍了将二羟基黄皮素 5a 和二氢紫罗兰素 5d 转化为天然的线型吡喃香豆素黄皮素 6a 和紫罗兰素 6b。
    DOI:
    10.1039/b109597h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Raizada, M. B.; Garg, S. K.; Gupta, S. R., Indian Journal of Chemistry - Section B Organic and Medicinal Chemistry, 1981, vol. 20, # 10, p. 918 - 919
    作者:Raizada, M. B.、Garg, S. K.、Gupta, S. R.
    DOI:——
    日期:——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