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1-Methoxymethyl-tricyclo[2.1.0.02,5]pentan-3-one | 573715-05-6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1-Methoxymethyl-tricyclo[2.1.0.02,5]pentan-3-one
英文别名
1-(Methoxymethyl)tricyclo[2.1.0.02,5]pentan-3-one;1-(methoxymethyl)tricyclo[2.1.0.02,5]pentan-3-one
1-Methoxymethyl-tricyclo[2.1.0.0<sup>2,5</sup>]pentan-3-one化学式
CAS
573715-05-6
化学式
C7H8O2
mdl
——
分子量
124.139
InChiKey
CKZUUWVHXIWYMN-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0.5
  • 重原子数:
    9
  • 可旋转键数:
    2
  • 环数:
    4.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86
  • 拓扑面积:
    26.3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2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1-Methoxymethyl-tricyclo[2.1.0.02,5]pentan-3-one 在 sodium tetrahydroborate 作用下, 以 甲醇 为溶剂, 生成 (1S,2R,3R,4S,5S)-1-Methoxymethyl-tricyclo[2.1.0.02,5]pentan-3-ol 、 (1S,2R,3S,4S,5S)-1-Methoxymethyl-tricyclo[2.1.0.02,5]pentan-3-ol
    参考文献:
    名称:
    三环[2.1.0.0 2,5 ] pentan-3-one系统:研究亲核加成中的π面选择性的新探针
    摘要:
    已经合成了单取代的三环[2.1.0.0 2,5 ]戊丹-3-酮衍生物并将其还原为氢化物。出乎意料的是,与相关系统中的早期观察结果相反,在这些底物中遇到了抗选择性。使用各种模型进行的计算研究重现了观察到的面部偏爱,并表明反偏爱的原因可能是C1C5应变σ键的极化。
    DOI:
    10.1016/s0040-4039(03)00515-x
  • 作为产物:
    参考文献:
    名称:
    三环[2.1.0.0 2,5 ] pentan-3-one系统:研究亲核加成中的π面选择性的新探针
    摘要:
    已经合成了单取代的三环[2.1.0.0 2,5 ]戊丹-3-酮衍生物并将其还原为氢化物。出乎意料的是,与相关系统中的早期观察结果相反,在这些底物中遇到了抗选择性。使用各种模型进行的计算研究重现了观察到的面部偏爱,并表明反偏爱的原因可能是C1C5应变σ键的极化。
    DOI:
    10.1016/s0040-4039(03)00515-x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The tricyclo[2.1.0.0 2,5 ]pentan-3-one system: a new probe for the study of π-facial selectivity in nucleophilic additions
    作者:Goverdhan Mehta、S.Robindro Singh、U.Deva Priyakumar、G.Narahari Sastry
    DOI:10.1016/s0040-4039(03)00515-x
    日期:2003.4
    Monosubstituted tricyclo[2.1.0.02,5]pentan-3-one derivatives have been synthesised and subjected to hydride reduction. Quite unexpectedly and in contrast to earlier observations in related systems, anti-selectivity has been encountered in these substrates. Computational studies employing various models reproduce the observed facial preference and indicate that the causative factor for the anti-preference
    已经合成了单取代的三环[2.1.0.0 2,5 ]戊丹-3-酮衍生物并将其还原为氢化物。出乎意料的是,与相关系统中的早期观察结果相反,在这些底物中遇到了抗选择性。使用各种模型进行的计算研究重现了观察到的面部偏爱,并表明反偏爱的原因可能是C1C5应变σ键的极化。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