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3-(1,4,5-triphenyl-1H-imidazol-2-yl)-1H-indole | 1376794-73-8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3-(1,4,5-triphenyl-1H-imidazol-2-yl)-1H-indole
英文别名
3-(1,4,5-triphenylimidazol-2-yl)-1H-indole
3-(1,4,5-triphenyl-1H-imidazol-2-yl)-1H-indole化学式
CAS
1376794-73-8
化学式
C29H21N3
mdl
——
分子量
411.506
InChiKey
XIKYKDZNHLOZKS-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6.8
  • 重原子数:
    32
  • 可旋转键数:
    4
  • 环数:
    6.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0
  • 拓扑面积:
    33.6
  • 氢给体数:
    1
  • 氢受体数:
    1

反应信息

  • 作为产物:
    描述:
    3-吲哚甲醛苯胺联苯甲酰 在 ammonium acetate 作用下, 反应 0.33h, 以98%的产率得到3-(1,4,5-triphenyl-1H-imidazol-2-yl)-1H-indole
    参考文献:
    名称:
    MCM-41-SO3H作为高效的磺酸纳米反应器,可在无溶剂条件下快速绿色合成某些新型高度取代的咪唑
    摘要:
    合成了具有共价磺酸基的有序介孔二氧化硅材料的纳米级MCM-41-SO 3 H,并将其用作酸催化剂,用于新,简单,方便且绿色地合成2,4,5-三取代和1,2, 4,5-四取代的咪唑 还有一些合成产品是新的。此方法的主要优点是:对环境友好的方案,较短的反应时间,简便,快速的产物分离以及优异的收率。
    DOI:
    10.1002/cjoc.201280008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One-pot Multi-component Synthesis of Mono- and Bis-indolylimidazole Derivatives Using Zn<sup>2+</sup>@KSF and Their Antibacterial Activity
    作者:Nosrat O. Mahmoodi、Iraj Nikokar、Marzieh Farhadi、Atefeh Ghavidast
    DOI:10.5560/znb.2014-4026
    日期:2014.6.1
    bis-indolylimidazole derivatives using Zn2+ supported on montmorillonite KSF (Zn2+@KSF) as an efficient heterogeneous catalyst is described. The structures of these compounds were characterized by IR, 1H NMR and 13C NMR spectroscopy. The antibacterial activity of the selected products was examined. Some products exhibit promising activities. Graphical Abstract One-pot Multi-component Synthesis of Mono- and Bis-indolylimidazole
    描述了使用负载在蒙脱石 KSF (Zn2+@KSF) 上的 Zn2+ 作为有效的多相催化剂制备单和双吲哚咪唑生物。这些化合物的结构通过IR、1H NMR和13C NMR光谱表征。检查所选产品的抗菌活性。一些产品表现出有希望的活性。图解摘要 使用 Zn2+@KSF 的单和双吲哚咪唑生物的一锅多组分合成及其抗菌活性
  • Nirwan, Narendra; Pareek, Chandresh; Swami, Indian Journal of Heterocyclic Chemistry, 2018, vol. 28, # 2, p. 249 - 254
    作者:Nirwan, Narendra、Pareek, Chandresh、Swami
    DOI:——
    日期:——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