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
苯甲醛与
二乙基锌在 PS
麻黄碱或
樟脑衍
生物的催化下的反应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以识别成功制备用于此类反应的 PS 手性催化剂所需的关键因素。发现最重要的因素是聚合物基体与反应溶剂之间的良好相互作用,从而使聚合物能够溶解或膨胀,以便其他反应物能够轻松接触催化位点。因此,具有更好反应性的溶剂是
甲苯而非己烷。
麻黄碱衍生的催化基团减少了线性聚合物在
甲苯中的溶解度,并几乎肯定影响了交联聚合物的膨胀性。调查的聚合物中,更好的线性聚合物具有每克催化剂位点约1.5 mmol,而更好的不溶性聚合物则是1%交联的凝胶,每克催化剂位点约为1.0 mmol。位点间相互作用和微环境效应在这些 PS 反应体系中似乎并未起主要作用。在
苯甲醛与
二乙基锌的反应中,使用最佳线性 PS
麻黄碱衍
生物 10f、10g 或 11e 能够获得 1-苯基
丙醇(1),其 (R)-对映体的对映过剩 (ee) 为 83–88%;使用最佳线性 PS
樟脑衍
生物 21 产出
酒精 1,(S)-对映体的 ee 为 98%;使用最佳交联 PS
麻黄碱衍
生物 12a 产出
酒精 1,ee 为 78–81%;使用最佳交联 PS
樟脑衍
生物 22 产出
酒精 1,(S)-对映体的 ee 为 97%。这些值接近在类似反应条件下使用非聚合物催化剂的类似物所获得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