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4S)-2-(dichloromethylidene)-4-methyloxane | 1352757-62-0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4S)-2-(dichloromethylidene)-4-methyloxane
英文别名
——
(4S)-2-(dichloromethylidene)-4-methyloxane化学式
CAS
1352757-62-0
化学式
C7H10Cl2O
mdl
——
分子量
181.062
InChiKey
FPXFCGUJXQPCNN-YFKPBYRV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3.1
  • 重原子数:
    10
  • 可旋转键数:
    0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71
  • 拓扑面积:
    9.2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1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参考文献:
    名称:
    Tulearin C的全合成
    摘要:
    在较小的兄弟的帮助下:尽管炔烃复分解将永远是烯烃复分解的小兄弟,但它可以解决当前更著名的同胞无法解决的问题。牛油蛋白大环内酯类是该概念的例证,其只能通过 使用最新一代炔烃复分解催化剂进行闭环炔烃复分解(RCAM)/反式还原来选择性地伪造。
    DOI:
    10.1002/anie.201106117
  • 作为产物:
    描述:
    3-甲基戊二酸盐酸锂硼氢三苯基膦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 为溶剂, 反应 4.0h, 生成 (4S)-2-(dichloromethylidene)-4-methyloxane
    参考文献:
    名称:
    一种制备非末端炔烃的新方法:在Tulearin A和C的总合成中的应用
    摘要:
    已知内酯会以Wittig型方式与CCl 4和PPh 3原位生成的试剂反应,生成宝石二氯烯烃衍生物。现已证明此类化合物在用有机锂试剂RLi处理后会发生还原烷基化反应,从而提供在其末端带有R取代基的乙炔衍生物(R = Me,n-,仲-,叔烷基,甲硅烷基);该反应可以用Cu(acac)2或Fe(acac)3催化/ 1,2-二氨基苯 从容易获得的内酯前体以这种方式制备的两种炔醇衍生物,是细胞毒性海洋大环内酯类鹅膏蛋白A(1)和C(2)的总合成的关键组成部分。这些易碎目标的组装取决于闭环炔烃复分解(RCAM),然后通过反式氢化硅烷化/原去甲硅烷基化对所得的环炔烃进行正式的反式还原。
    DOI:
    10.1002/chem.201404873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An efficient route to the musk odorant (R,Z)-5-muscenone via base-metal-catalysis
    作者:Konrad Lehr、Alois Fürstner
    DOI:10.1016/j.tet.2012.05.085
    日期:2012.9
    the E- and Z-isomers of 1 in racemic form as the major constituents. Among them, it is the (R,Z)-isomer, which exhibits the most favorable musk character and by far the lowest threshold; for these superior olfactory properties, pure (R,Z)-1 has recently been commercialized too. We present an efficient route to this precious compound based on an iron-catalyzed cross coupling reaction, a molybdenum-catalyzed
    Muscenone ®是由所述的混合物的一种有价值的香料成分ë -和ž -异构体的1外消旋形式作为主要组分。其中,(R,Z)-异构体表现出最有利的麝香特性,迄今为止阈值最低。由于具有这些优越的嗅觉特性,最近也已将纯净的(R,Z)-1商业化。我们基于铁催化的交叉偶联反应,形成大环的钼催化的炔烃复分解反应以及镍催化的半氢化反应,提出了一种有效的途径,以这种贵重的化合物。
  • Total Synthesis of Tulearin C
    作者:Konrad Lehr、Ronaldo Mariz、Lucie Leseurre、Barbara Gabor、Alois Fürstner
    DOI:10.1002/anie.201106117
    日期:2011.11.25
    alkyne metathesis will always be the little brother of alkene metathesis, it allows problems to be solved that are currently beyond reach of the more famous sibling. This notion is exemplified by the tulearin macrolides, which could only be selectively forged by ring‐closing alkyne metathesis (RCAM)/trans reduction using the latest generation of alkyne metathesis catalysts.
    在较小的兄弟的帮助下:尽管炔烃复分解将永远是烯烃复分解的小兄弟,但它可以解决当前更著名的同胞无法解决的问题。牛油蛋白大环内酯类是该概念的例证,其只能通过 使用最新一代炔烃复分解催化剂进行闭环炔烃复分解(RCAM)/反式还原来选择性地伪造。
  • A New Method for the Preparation of Non-Terminal Alkynes: Application to the Total Syntheses of Tulearin A and C
    作者:Konrad Lehr、Saskia Schulthoff、Yoshihiro Ueda、Ronaldo Mariz、Lucie Leseurre、Barbara Gabor、Alois Fürstner
    DOI:10.1002/chem.201404873
    日期:2015.1.2
    Lactones are known to react with the reagent generated in situ from CCl4 and PPh3 in a Wittig‐type fashion to give gem‐dichloro‐olefin derivatives. Such compounds are now shown to undergo reductive alkylation on treatment with organolithium reagents RLi to furnish acetylene derivatives bearing the substituent R at their termini (R=Me, n‐, sec‐, tert‐alkyl, silyl); the reaction can be catalyzed with
    已知内酯会以Wittig型方式与CCl 4和PPh 3原位生成的试剂反应,生成宝石二氯烯烃衍生物。现已证明此类化合物在用有机锂试剂RLi处理后会发生还原烷基化反应,从而提供在其末端带有R取代基的乙炔衍生物(R = Me,n-,仲-,叔烷基,甲硅烷基);该反应可以用Cu(acac)2或Fe(acac)3催化/ 1,2-二氨基苯 从容易获得的内酯前体以这种方式制备的两种炔醇衍生物,是细胞毒性海洋大环内酯类鹅膏蛋白A(1)和C(2)的总合成的关键组成部分。这些易碎目标的组装取决于闭环炔烃复分解(RCAM),然后通过反式氢化硅烷化/原去甲硅烷基化对所得的环炔烃进行正式的反式还原。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3S,4R)-3-氟四氢-2H-吡喃-4-胺 鲁比前列素中间体 顺-4-(四氢吡喃-2-氧)-2-丁烯-1-醇 顺-3-Boc-氨基-四氢吡喃-4-羧酸 锡烷,三丁基[3-[(四氢-2H-吡喃-2-基)氧代]-1-炔丙基]- 蒜味伞醇B 蒜味伞醇A 茉莉吡喃 苄基2,3-二-O-乙酰基-4-脱氧-4-C-硝基亚甲基-β-D-阿拉伯吡喃果糖苷 膜质菊内酯 红没药醇氧化物A 科立内酯 甲磺酸酯-四聚乙二醇-四氢吡喃醚 甲基[(噁烷-3-基)甲基]胺 甲基6-氧杂双环[3.1.0]己烷-2-羧酸酯 甲基4-脱氧吡喃己糖苷 甲基2,4,6-三脱氧-2,4-二-C-甲基吡喃葡己糖苷 甲基1,2-环戊烯环氧物 甲基-[2-吡咯烷-1-基-1-(四氢-吡喃-4-基)-乙基]-胺 甲基-(四氢吡喃-4-甲基)胺 甲基-(四氢吡喃-2-甲基)胺盐酸盐 甲基-(四氢吡喃-2-甲基)胺 甲基-(四氢-吡喃-3-基-胺 甲基-(四氢-吡喃-3-基)-胺盐酸盐 甲基-(4-吡咯烷-1-甲基四氢吡喃-4-基)-胺 甲基(5R)-3,4-二脱氧-4-氟-5-甲基-alpha-D-赤式-吡喃戊糖苷 环氧乙烷-2-醇乙酸酯 环己酮,6-[(丁基硫代)亚甲基]-2,2-二甲基-3-[(四氢-2H-吡喃-2-基)氧代]-,(3S)- 环丙基-(四氢-吡喃-4-基)-胺 玫瑰醚 独一味素B 溴-六聚乙二醇-四氢吡喃醚 氯菊素 氯丹环氧化物 氨甲酸,[[(四氢-2H-吡喃-2-基)氧代]甲基]-,乙基酯 氧化氯丹 正-(四氢-4-苯基-2h-吡喃-4-基)乙酰胺 次甲霉素 A 桉叶油醇 抗-11-氧杂三环[4.3.1.12,5]十一碳-3-烯-10-酮 戊二酸二甲酯 恩洛铂 异丙基-(四氢吡喃-4-基)胺 四氢吡喃醚-二聚乙二醇 四氢吡喃酮 四氢吡喃-4-醇 四氢吡喃-4-肼二盐酸盐 四氢吡喃-4-羧酸甲酯 四氢吡喃-4-羧酸噻吩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