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2E,6E,10E)-niaviolide | 148455-87-2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2E,6E,10E)-niaviolide
英文别名
(2E,6E,10E)-3,7,11-trimethyldodeca-2,6,10-trien-12-olide;niaviolide;(3E,7E,11E)-4,8,12-trimethyl-1-oxacyclotrideca-3,7,11-trien-2-one
(2E,6E,10E)-niaviolide化学式
CAS
148455-87-2
化学式
C15H22O2
mdl
——
分子量
234.338
InChiKey
NMEKMYDKPCWTTQ-QLOZGWR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2.7
  • 重原子数:
    17
  • 可旋转键数:
    0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53
  • 拓扑面积:
    26.3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2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2E,6E,10E)-niaviolide间氯过氧苯甲酸 作用下, 以 二氯甲烷 为溶剂, 以75%的产率得到(2E,6E,10R/S,11R/S)-epoxyniaviolide
    参考文献:
    名称:
    Niaviolides,由非洲蝴蝶 Amauris niavius 雄性分泌的新型大环倍半萜
    摘要:
    非洲蝴蝶 Amauris niavius (Danainae) 的腹部雄性器官(“发铅笔”)散发出复杂的香味,由先前描述的芳香化合物、萜类化合物、脂肪酸和碳氢化合物组成。这项工作报告了两种主要倍半萜的鉴定,每种都具有独特的 13 元大环内酯环,源自倍半萜骨架的 α,ψ-氧化模式。据我们所知,以前在自然界中还没有发现倍半萜大环内酯。介绍了通过 NMR 和 GC/MS 实验对这两种化合物(我们建议将其称为 niaviolide (3) 和epoxyniaviolide (4))的结构解析,以及它们随后的合成。最后,通过立体选择性合成和手性气相色谱法确定天然 4 的绝对构型为 (S,S)。
    DOI:
    10.1002/ejoc.200390189
  • 作为产物:
    描述:
    反式,反式-金合欢醇 在 lithium hydroxide 、 2-氯-1-甲基吡啶碘化物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乙腈 为溶剂, 生成 (2E,6E,10E)-niaviolide
    参考文献:
    名称:
    脂环式克莱森重排,带有两个原子的环收缩。一种新的合成方法
    摘要:
    某些烯烃内酯与二甲基二茂钛进行亚甲基化,然后进行热或三异丁基铝介导的克莱森重排,产生带有异丙烯基侧链的西兰样11-15元环酮。
    DOI:
    10.1016/s0040-4039(00)60761-x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Niaviolides, New Macrocyclic Sesquiterpenes Secreted by Males of the African Butterfly Amauris niavius
    作者:Katja Stritzke、Stefan Schulz、Michael Boppré
    DOI:10.1002/ejoc.200390189
    日期:2003.3
    (“hairpencils”) of the African butterfly Amauris niavius (Danainae) emit a complex scent bouquet consisting of previously described aromatic compounds, terpenoids, fatty acids, and hydrocarbons. This work reports the identification of two major sesquiterpenes, each possessing a unique 13-membered macrolide ring, originating from an α,ψ-oxidation pattern of the sesquiterpene backbone. To the best of
    非洲蝴蝶 Amauris niavius (Danainae) 的腹部雄性器官(“发铅笔”)散发出复杂的香味,由先前描述的芳香化合物、萜类化合物、脂肪酸和碳氢化合物组成。这项工作报告了两种主要倍半萜的鉴定,每种都具有独特的 13 元大环内酯环,源自倍半萜骨架的 α,ψ-氧化模式。据我们所知,以前在自然界中还没有发现倍半萜大环内酯。介绍了通过 NMR 和 GC/MS 实验对这两种化合物(我们建议将其称为 niaviolide (3) 和epoxyniaviolide (4))的结构解析,以及它们随后的合成。最后,通过立体选择性合成和手性气相色谱法确定天然 4 的绝对构型为 (S,S)。
  • Alicyclic claisen rearrangement with a two-atom ring contraction. A new synthetic approach to cembranoids
    作者:Nicos A. Petasis、Eugene I. Bzowej
    DOI:10.1016/s0040-4039(00)60761-x
    日期:1993.3
    Methylenation of certain olefinic lactones with dimethyl titanocene, followed by thermal or trilsobutylaluminum-mediated Claisen rearrangement leads to cembrane-like 11-15-membered ring ketones bearing an isopropenyl side chain.
    某些烯烃内酯与二甲基二茂钛进行亚甲基化,然后进行热或三异丁基铝介导的克莱森重排,产生带有异丙烯基侧链的西兰样11-15元环酮。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