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孕酮,又名醋酸甲轻孕酮(MPA)、安宫黄体酮,是一种孕激素类药物。它用于治疗因激素失衡引起的功能性出血、闭经及子宫内膜异位症等病症。口服或注射给药均有效。
皮下注射时,其孕激素活性约为黄体酮的20-30倍;口服时则为炔孕酮的10-15倍。此外,甲孕酮还具有抗雌激素作用,主要通过阻止细胞内雌激素受体(ER)更新来中和雌激素对肿瘤生长的影响,并能显著增进肿瘤患者的食欲、增加体重、缓解疼痛及自觉症状。
尽管甲孕酮不抵消雌激素对脂蛋白的良性作用且无明显雄性激素效应,在体内最接近天然孕酮,能在母乳中分泌。它在体内的蛋白结合率为90-95%,分布容积约为20±3 L,并可通过口服或肌肉注射给药产生不同的血药浓度变化。
甲孕酮还能增加宫颈黏液的稠度,并通过下丘脑负反馈机制抑制促黄体生成激素(LH)及其他生长因子的分泌,从而抑制排卵,具有避孕作用。在绝经期激素替代治疗中,可与黄体酮联合使用以对抗雌激素对子宫内膜的增殖效应。
此外,大剂量甲孕酮用于子宫内膜癌辅助治疗时,可通过抑制细胞内的雌激素受体(ER)更新来抵消雌激素促进肿瘤生长的作用。玉莲编辑整理于2016年3月18日。
适应症甲孕酮适用于对激素敏感的肿瘤,如乳腺癌、子宫内膜癌及前列腺癌的姑息治疗。肾癌虽然曾被认为有效,但因效果微弱而较少使用。
用法与用量 先兆流产口服,每次4~8 mg,一日2~3次。
习惯性流产开始3个月,每日服10 mg;之后每4~4.5月每日20 mg,最后减量停药。
痛经及子宫内膜异位症每次2~4 mg,一日一次,连服20日或分三次服用,于月经第6天开始。亦可于月经第一天服药3天。
乳腺癌肌内注射每日500~1000 mg共4周;随后每两周注射500 mg维持治疗。口服时剂量为每日1000~1500 mg,效果与剂量成正比,低于上述剂量则无效。
子宫内膜癌和前列腺癌肌内注射每周2次各500 mg;改用维持剂量每周500 mg。亦可口服每日200~500 mg。
肾癌肌内注射500 mg隔日一次持续30天,之后每两周1次500 mg至第60天;此后改为每周一次250 mg。在肌肉注射时应使用较长的粗针头进行深部注射。对于大剂量片剂如500 mg,则需坐着或站立服用,并确保摄入足够的水分。
不良反应大剂量用于肿瘤治疗时,可能会引发孕酮类反应,包括乳房疼痛、溢乳、阴道出血、闭经及月经不调等症状;长期应用还会出现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的表现如满月脸、库欣征及体重增加等。此外,文献报道偶见阻塞性黄疸现象。
注意事项栓塞性疾病或有血栓迹象(如头痛、视力障碍)应立即停药;患有高钙血症倾向的患者亦不宜使用该药物。治疗前进行全面体检,特别是乳腺与盆腔检查。孕激素可能导致液体滞留,故癫痫、偏头痛、哮喘以及心肾功能不全等情况需严密观察。当出现突然出血时应及时进行检查以排除器质性疾病;有精神抑郁病史者应慎用。
禁忌证禁止使用于血栓性静脉炎患者、血栓栓塞性疾病患者、严重肝功能不良者、高钙血症患者、过期流产或妊娠期间对甲孕酮过敏的个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