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N,N-diphenylpivalamide | 98516-71-3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N,N-diphenylpivalamide
英文别名
2,2-dimethyl-N,N-diphenylpropanamide
N,N-diphenylpivalamide化学式
CAS
98516-71-3
化学式
C17H19NO
mdl
——
分子量
253.344
InChiKey
QKZRSIWEFMDUIL-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沸点:
    430.1±14.0 °C(Predicted)
  • 密度:
    1.068±0.06 g/cm3(Predicted)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4.1
  • 重原子数:
    19
  • 可旋转键数:
    3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24
  • 拓扑面积:
    20.3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1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N,N-diphenylpivalamide三乙基硼 、 potassium hydroxide 、 sodium hydroxide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 为溶剂, 反应 25.0h, 生成 二苯胺
    参考文献:
    名称:
    组合KOH / BEt 3催化剂用于芳香族羧酰胺的选择性脱氨加氢硼化反应以构建发光体
    摘要:
    酰胺选择性催化C–N键裂解为增值胺产品是一种理想的但具有挑战性的转化。含有亚氨基二苄基基序的分子普遍存在于药物分子和功能材料中。在这里,我们建立了一种组合的KOH / BEt 3催化剂,用于将酰基-亚氨基二苄基衍生物(包括非杂环羧酰胺)进行脱氨基硼氢化成相应的胺。这种新颖的无过渡金属的方法也被用于氯米帕明和发光体的构建。
    DOI:
    10.1021/acs.orglett.0c03033
  • 作为产物:
    描述:
    苯胺 在 sodium hydride 、 三乙胺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二氯甲烷 为溶剂, 反应 6.5h, 生成 N,N-diphenylpivalamide
    参考文献:
    名称:
    银催化亚硝化和使用 NOBF4 的芳香酰胺硝化
    摘要:
    据报道,在银催化条件下,使用 NOBF 4作为亲电子试剂,可发生不同的芳环亚硝化反应和芳香酰胺的硝化反应。该反应通过多种相容的官能团有效进行,提供邻位亚硝化产物、脱酰亚硝化产物以及来自不同叔和仲芳香族酰胺的硝化产物。
    DOI:
    10.1039/d3ob01729j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一种二取代酰胺衍生物脱羰加氢的绿色新方 法
    申请人:台州学院
    公开号:CN107337573B
    公开(公告)日:2020-09-01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效、高选择性的二取代酰胺衍生物的脱羰加氢反应的绿色新方法。首次以非金属化合物三乙基硼作为催化剂,在温和条件下即可方便的催化N,N‑二芳基取代酰胺及其衍生物与廉价易得的有机硅试剂选择性制备二级有机胺类产品。与传统方法相比,该新方法普遍具备底物普适性广、官能团兼容性优秀、操作简单等优势。首次实现以有机硅试剂作为还原剂使酰胺类化合物发生脱羰加氢反应,为酰胺及其衍生物的还原,特别是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s)材料单元‑二芳基胺类化合物的实验室制备或工业生产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绿色”反应策略。
  • Nickel-Catalyzed Kumada Coupling of Boc-Activated Aromatic Amines via Nondirected Selective Aryl C–N Bond Cleavage
    作者:Zheng-Bing Zhang、Chong-Lei Ji、Ce Yang、Jie Chen、Xin Hong、Ji-Bao Xia
    DOI:10.1021/acs.orglett.9b00242
    日期:2019.2.15
    A nickel-catalyzed Kumada coupling of aniline derivatives was developed by selective cleavage of aryl C–N bonds under mild reaction conditions. Without preinstallation of an ortho directing group on anilines, the cross-coupling reactions of Boc-protected aromatic amines with aryl Grignard reagents afforded unsymmetric biaryls. Mechanistic studies by DFT calculations revealed that the nickel-mediated
    通过在温和的反应条件下选择性裂解芳基C–N键,开发了镍催化的苯胺衍生物的Kumada偶联。没有在苯胺上预先安装邻位导向基团,Boc保护的芳族胺与芳基格氏试剂的交叉偶联反应提供了不对称的联芳基。通过DFT计算进行的机理研究表明,镍介导的C–N键裂解是限速步骤。
  • Hydride-catalyzed selectively reductive cleavage of unactivated tertiary amides using hydrosilane
    作者:Wubing Yao、Rongrong Li、Jianguo Yang、Feiyue Hao
    DOI:10.1039/c9cy00924h
    日期:——
    tertiary amides, including the biologically active aryl-phenazine carboxamides and the challenging non-heterocyclic carbonyl functions, using low-cost hydrosilane as a reducing reagent has been developed. The novel catalyst system exhibits high efficiency and exclusive selectivity, providing the desired amines in useful to excellent yields under mild conditions. Overall, this transition metal-free process
    已开发出使用低成本的氢硅烷作为还原剂,对各种未活化的叔酰胺(包括生物活性芳基-吩嗪羧酰胺和具有挑战性的非杂环羰基官能团)进行氢化物催化的还原裂解反应。该新型催化剂体系显示出高效率和排他选择性,在温和条件下以有用的目的提供所需的胺以优异的产率。总的来说,这种无过渡金属的方法可以为目前使用的昂贵的还原剂,高压氢或金属系统提供多种选择,以进行酰胺的选择性还原裂解。
  • 一种钴催化酰胺类化合物还原成胺类化合物的方法
    申请人:浙江工业大学
    公开号:CN114031477A
    公开(公告)日:2022-02-11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钴催化酰胺类化合物还原成胺类化合物的方法,所述方法为:惰性气体保护下,将原料酰胺类化合物(II)、还原剂硅烷、活化剂三乙基硼氢化钠、催化剂胺吡啶亚胺类三齿氮配体钴配合物(I)与反应溶剂混合,在100~130℃下反应6~24h,之后反应液经后处理,得到产物胺类化合物(III);本发明利用胺吡啶亚胺类三齿氮配体钴配合物催化剂提供了一种有效的钴催化酰胺还原反应制备胺类化合物的方法,与现有方法相比,该方法操作简单,反应条件温和,反应底物适用范围广,选择性高,催化剂稳定,效率高,在合成上具有较大的实际应用价值;
  • ANTI-INFLAMMATORY COMPLEXES
    申请人:Voronkov Michael
    公开号:US20100247461A1
    公开(公告)日:2010-09-30
    Disclosed are certain complexes of AFC compounds and binding agents. Such complexes are useful, among other things, in the treatment of inflammatory diseases or disorders.
    本发明涉及AFC化合物和结合剂的某些复合物。这些复合物在治疗炎症性疾病或疾病等方面是有用的。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βS)-β-氨基-4-(4-羟基苯氧基)-3,5-二碘苯甲丙醇 (S)-(-)-7'-〔4(S)-(苄基)恶唑-2-基]-7-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2,2',3,3'-四氢-1,1-螺二氢茚 (S)-盐酸沙丁胺醇 (S)-3-(叔丁基)-4-(2,6-二甲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磷杂环戊二烯 (S)-2,2'-双[双(3,5-三氟甲基苯基)膦基]-4,4',6,6'-四甲氧基联苯 (S)-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R)富马酸托特罗定 (R)-(-)-盐酸尼古地平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6-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3-(叔丁基)-4-(2,6-二苯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杂磷杂环戊烯 (R)-2-[((二苯基膦基)甲基]吡咯烷 (N-(4-甲氧基苯基)-N-甲基-3-(1-哌啶基)丙-2-烯酰胺) (5-溴-2-羟基苯基)-4-氯苯甲酮 (5-溴-2-氯苯基)(4-羟基苯基)甲酮 (5-氧代-3-苯基-2,5-二氢-1,2,3,4-oxatriazol-3-鎓) (4S,5R)-4-甲基-5-苯基-1,2,3-氧代噻唑烷-2,2-二氧化物-3-羧酸叔丁酯 (4-溴苯基)-[2-氟-4-[6-[甲基(丙-2-烯基)氨基]己氧基]苯基]甲酮 (4-丁氧基苯甲基)三苯基溴化磷 (3aR,8aR)-(-)-4,4,8,8-四(3,5-二甲基苯基)四氢-2,2-二甲基-6-苯基-1,3-二氧戊环[4,5-e]二恶唑磷 (2Z)-3-[[(4-氯苯基)氨基]-2-氰基丙烯酸乙酯 (2S,3S,5S)-5-(叔丁氧基甲酰氨基)-2-(N-5-噻唑基-甲氧羰基)氨基-1,6-二苯基-3-羟基己烷 (2S,2''S,3S,3''S)-3,3''-二叔丁基-4,4''-双(2,6-二甲氧基苯基)-2,2'',3,3''-四氢-2,2''-联苯并[d][1,3]氧杂磷杂戊环 (2S)-(-)-2-{[[[[3,5-双(氟代甲基)苯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基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R,2R)-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硝基苯基)磷酸三酰胺 (2,6-二氯苯基)乙酰氯 (2,3-二甲氧基-5-甲基苯基)硼酸 (1S,2S,3S,5S)-5-叠氮基-3-(苯基甲氧基)-2-[(苯基甲氧基)甲基]环戊醇 (1-(4-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3-溴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氯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去甲基西布曲明 龙胆酸钠 龙胆酸叔丁酯 龙胆酸 龙胆紫 龙胆紫 齐达帕胺 齐诺康唑 齐洛呋胺 齐墩果-12-烯[2,3-c][1,2,5]恶二唑-28-酸苯甲酯 齐培丙醇 齐咪苯 齐仑太尔 黑染料 黄酮,5-氨基-6-羟基-(5CI) 黄酮,6-氨基-3-羟基-(6CI) 黄蜡,合成物 黄草灵钾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