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2-[4-(4-methoxyphenyl)-1H-pyrazol-5-yl]phenol | 892500-92-4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2-[4-(4-methoxyphenyl)-1H-pyrazol-5-yl]phenol
英文别名
——
2-[4-(4-methoxyphenyl)-1H-pyrazol-5-yl]phenol化学式
CAS
892500-92-4
化学式
C16H14N2O2
mdl
——
分子量
266.299
InChiKey
LNVGVGKZZCCLSQ-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3.1
  • 重原子数:
    20
  • 可旋转键数:
    3
  • 环数:
    3.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06
  • 拓扑面积:
    58.1
  • 氢给体数:
    2
  • 氢受体数:
    3

反应信息

  • 作为产物:
    参考文献:
    名称:
    涉及Pd催化的3-trifloxychromone和Triarylbismuth的交叉偶联反应的二芳基吡唑和嘧啶的经济可行的合成
    摘要:
    摘要本研究揭示了从3-trifloxychromone和triarylbismuth开始的一锅操作中3,4-二芳基吡唑和4,5-二芳基嘧啶的形成。一站式操作中,整个过程包括两个步骤。第一步通过作为三重芳基化试剂的3-三氟甲氧基色酮和三芳基铋的交叉偶联反应导致异黄酮的形成。在同一罐中的后续步骤中,使用水合肼和氯化胍将这些异黄酮进一步转化为3,4-二芳基吡唑和4,5-二芳基嘧啶。有趣的是,在最短的反应时间即在室温下也达到了30分钟,就形成了3,4-二芳基吡唑。 图形概要 提要此处介绍的工作描述了一种新的方法,该方法可通过一锅操作从3-三氟甲氧色酮和三芳基铋开始形成具有医学重要性的杂环3,4-二芳基吡唑和4,5-二芳基嘧啶。
    DOI:
    10.1007/s12039-018-1565-6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A Concise Synthesis of Pyrazole Analogues of Combretastatin A1 as Potent Anti-Tubulin Agents
    作者:Roberta Zaninetti、Salvatore V. Cortese、Silvio Aprile、Alberto Massarotti、Pier Luigi Canonico、Giovanni Sorba、Giorgio Grosa、Armando A. Genazzani、Tracey Pirali
    DOI:10.1002/cmdc.201200561
    日期:2013.4
    the colchicine binding site of tubulin and inhibits polymerization. As such, it is both an antitumor agent and a vascular disrupting agent. It has been shown to be at least tenfold more potent than combretastatin A4 (CA4) in terms of vascular shutdown, which correlates with its metabolism to reactive ortho‐quinone species that are assumed to be directly cytotoxic in tumor cells. A series of 3,4‐diarylpyrazoles
    Combretastatin A1(CA1)在微管蛋白的秋水仙碱结合位点结合至β-亚基,并抑制聚合。因此,它既是抗肿瘤剂又是血管破坏剂。就血管停药而言,它的效力至少比康培他汀A4(CA4)高十倍,这与其代谢成反应性邻醌的代谢有关,后者被认为直接在肿瘤细胞中具有细胞毒性。简明扼要地合成了3,4-二芳基吡唑系列,其中一个是3-甲氧基-6- [4-(3,4,5-三甲氧基苯基)-1 H-吡唑-3-基]苯-1,2-二醇(27)被证明是具有低纳摩尔浓度的细胞毒性抗微管蛋白剂。我们还报告了康普他汀类药物,包括CA1,CA4和27对间皮瘤细胞系有效,因此具有重要的临床前景。代谢实验表明,27种化合物保留形成邻醌类化合物的能力,而吡唑环则显示出较高的代谢稳定性,这表明该化合物可能比CA1型具有更好的药代动力学特征,具有相似的药效特性和临床潜力。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