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2,3-benzoquino<18>crown-6 | 103215-12-9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2,3-benzoquino<18>crown-6
英文别名
19,22-Dioxo-2,5,8,11,14,17-hexaoxabicyclo<16.4.0>-118,2021-docosadien;2,5,8,11,14,17-Hexaoxabicyclo[16.4.0]docosa-1(18),20-diene-19,22-dione
2,3-benzoquino<18>crown-6化学式
CAS
103215-12-9
化学式
C16H22O8
mdl
——
分子量
342.346
InChiKey
JJMWBNGDKTXPTG-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熔点:
    65-66 °C(Solv: ethyl acetate (141-78-6); hexane (110-54-3))
  • 沸点:
    491.9±45.0 °C(Predicted)
  • 密度:
    1.25±0.1 g/cm3(Predicted)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0.4
  • 重原子数:
    24
  • 可旋转键数:
    0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62
  • 拓扑面积:
    89.5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8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2,3-benzoquino<18>crown-6 在 sodium dithionite 作用下, 以 乙腈 为溶剂, 以96%的产率得到o,o'-Dihydroxy-benzo<18>krone-6
    参考文献:
    名称:
    Chinone von Benzo- und Dibenzokronenethern
    摘要:
    苯并冠醚和二苯并冠醚的醌:文中描述了苯并[15]冠-5(1)、苯并[18]冠-6(2)和二苯并[18]冠-6(3)的1,4-醌及其醇的制备。这些醌是通过Fremy盐氧化相应的3-羟基苯并冠醚获得的,这些冠醚可以通过从1,2,3-三羟基苯进行双保护基合成而轻易获取。合成路径还提供了一种高产率制备2,3-二烷氧基-1,4-苯醌的一般方法。新冠醚通过1H和13C-NMR以及紫外光谱进行特征鉴定。通过循环伏安法测定非水相的氧化还原电位。还描述了1和2与各种铵、碱金属和碱土金属阳离子的结晶复合物。
    DOI:
    10.1055/s-1985-34140
  • 作为产物:
    描述:
    邻苯三酚 在 palladium on activated charcoal sodium hydroxide 、 potassium nitrososulfonate 、 ion-exchange resin Amberlyst 15 、 氢气sodium acetate对甲苯磺酸 作用下, 以 1,4-二氧六环甲醇乙二醇甲醚溶剂黄146 为溶剂, 反应 94.75h, 生成 2,3-benzoquino<18>crown-6
    参考文献:
    名称:
    Chinone von Benzo- und Dibenzokronenethern
    摘要:
    苯并冠醚和二苯并冠醚的醌:文中描述了苯并[15]冠-5(1)、苯并[18]冠-6(2)和二苯并[18]冠-6(3)的1,4-醌及其醇的制备。这些醌是通过Fremy盐氧化相应的3-羟基苯并冠醚获得的,这些冠醚可以通过从1,2,3-三羟基苯进行双保护基合成而轻易获取。合成路径还提供了一种高产率制备2,3-二烷氧基-1,4-苯醌的一般方法。新冠醚通过1H和13C-NMR以及紫外光谱进行特征鉴定。通过循环伏安法测定非水相的氧化还原电位。还描述了1和2与各种铵、碱金属和碱土金属阳离子的结晶复合物。
    DOI:
    10.1055/s-1985-34140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Effects of Host−Guest Recognition on Kinetics of Diels−Alder Reaction of Quinocrown Ethers with Cyclopentadiene
    作者:Akihiko Tsuda、Takumi Oshima
    DOI:10.1021/jo010991e
    日期:2002.2.1
    Diels-Alder reactions of 15-21-membered quinocrown ethers 1a-c and 18-membered quinobenzocrown ether 1d with cyclopentadiene were catalyzed by the addition of alkali, alkaline earth metal and ammonium perchlorates, and scandium trifluoromethane-sulfonate. The alkali metal and ammonium ions brought about a fairly selective rate-acceleration for each crown ether due to the size-fitted ion-in-the-hole
    通过添加碱,碱土金属和高氯酸铵以及三氟甲烷磺酸,催化15-21元喹诺醚1a-c和18元喹苯并冠醚1d与环戊二烯的Diels-Alder反应。由于尺寸适合孔内离子络合,因此碱金属和铵离子为每种冠醚带来了相当高的选择性速率加速。但是,对于由二价碱土(Mg2 +至Ba2 +)和三价Sc3 +离子催化的反应没有观察到这种孔尺寸选择性。包裹络合物在速率加速中起着重要作用,最小的Mg2 +对最柔软的1c引起160倍的速率增强,而Sc3 +对18元喹啉苯并冠1d产生最大3700倍的速率增量。通过减少LUMO能量使阳离子识别的这些作用合理化,而LUMO能量的减少是由环戊二烯HOMO的轨道相互作用所促进的。速率增强的幅度是根据喹诺酮醚的阳离子结合亲和力和配位几何形状以及阳离子的化合价来讨论的。
  • Hayakawa, Kenji; Kido, Keiko; Kanematsu, Ken, Journal of the Chemical Society. Perkin transactions I, 1988, p. 511 - 520
    作者:Hayakawa, Kenji、Kido, Keiko、Kanematsu, Ken
    DOI:——
    日期:——
  • Hayakawa, Kenji; Naito, Ryo; Kanematsu, Ken, Heterocycles, 1988, vol. 27, # 10, p. 2293 - 2296
    作者:Hayakawa, Kenji、Naito, Ryo、Kanematsu, Ken
    DOI:——
    日期:——
  • HAYAKAWA, KENJI;NAITO, RYO;KANEMATSU, KEN, HETEROCYCLES, 27,(1988) N0, C. 2293-2296
    作者:HAYAKAWA, KENJI、NAITO, RYO、KANEMATSU, KEN
    DOI:——
    日期:——
  • DIETL, F.;GIERER, G.;MERZ, A., SYNTHESIS, BRD, 1985, N 6-7, 626-631
    作者:DIETL, F.、GIERER, G.、MERZ, A.
    DOI:——
    日期:——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甲基2-甲基-5,6-二氢-4H-吡喃-3-羧酸酯 乙酸1-萘基铵 6-甲氧基螺[4.5]癸-6,9-二烯-8-酮 6-甲基-3,4-二氢-2H-吡喃-5-甲酰肼 6,7-二氢环戊并[d][1,3]二噁英-5(4H)-酮 5-羟基-3-甲氧基-2-甲基-环戊-2-烯酮 5-羟基-3-甲氧基-2-甲基-环戊-2-烯酮 5,6-二氢-3-乙氧羰基-2-甲基-4H-吡喃 4-羟基-3-甲氧基-2-甲基-环戊-2-烯酮 4-甲氧基-3,3-二甲基-6-氧代-1,4-环己二烯-1-甲醛 4-烯丙基-3,4-二乙氧基-2-甲基-2-环丁烯-1-酮 4-异丙烯基-3-异丙氧基-2-异丙基-4-甲氧基-环丁-2-烯酮 4,5,7,8-四甲氧基-1-氧杂-螺[2.5]辛-4,7-二烯-6-酮 3-甲氧基甲基丙烯酸甲酯 3-甲氧基双环[2.2.1]庚-2,5-二烯-2-甲酰氯 3-甲氧基-5-甲基-2-环戊-1-酮 3-甲氧基-2-甲基丙-2-烯酰异氰酸酯 3-甲氧基-2-环戊烯-1-酮 3-甲氧基-2-环丁烯-1-酮 3-乙氧基螺[3.5]-2-壬烯-1-酮 3-乙氧基螺[3.4]辛-2-烯-1-酮 3-乙氧基环庚-2-烯-1-酮 3-乙氧基-螺[3.6]-2-癸烯-1-酮 3-乙氧基-7-甲氧基-螺[3.5]-2-壬烯-1-酮 3-乙氧基-7-(2-甲基-2-丙基)螺[3.5]壬-2-烯-1-酮 3-乙氧基-2-甲基-2-环戊烯酮 3-乙氧基-2-甲基-2-丙烯酸乙酯 3-乙氧基-2-环戊烯酮 3-(甲氧基甲氧基)环戊-2-烯-1-酮 3-(2-甲基丙氧基)环戊-2-烯-1-酮 3,4-二氢-2H-吡喃-5-甲醛 3,4-二氢-2H-吡喃-5-甲酸甲酯 2H-吡喃-5-羰基氯化,3,4-二氢- 2-羟基-3-甲氧基-2-环戊烯-1-酮 2-甲氧基亚甲基环己酮 2-甲氧基亚甲基-6-甲基-环己酮 2-甲氧基亚甲基-4-环戊烯-1,3-二酮 2-甲氧基-3,4-二氢-2H-吡喃-5-甲酰胺 2-甲基-5,6-二氢-4H-吡喃-3-羧酸 2-甲基-3-(2-甲基丙氧基)环戊-2-烯-1-酮 2-氰基-3-甲氧基丙-2-烯酸 2-氰基-3-乙氧基丙烯酸乙酯 2-氰基-3-乙氧基丙烯酸 2-氰基-3-乙氧基丙烯酰胺 2-氰基-3-乙氧基-2-丙酸甲酯 2-氟-3-甲氧基-2-丙酸甲酯 2-庚基-3-甲氧基环戊-2-烯-1-酮 2-乙氧基环戊烯-1-羧酸乙酯 2-(环己亚基甲基)-5,6-二氢-4H-吡喃-3-羧酸 2-(异丙氧基亚甲基)-6-甲基环己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