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triphenylbismuthine oxide | 7173-99-1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triphenylbismuthine oxide
英文别名
triphenylbismuth oxide
triphenylbismuthine oxide化学式
CAS
7173-99-1
化学式
C18H15BiO
mdl
——
分子量
456.297
InChiKey
YKIJRLXKJQEQGG-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2.08
  • 重原子数:
    20.0
  • 可旋转键数:
    3.0
  • 环数:
    3.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0
  • 拓扑面积:
    17.07
  • 氢给体数:
    0.0
  • 氢受体数:
    1.0

SDS

SDS:ab13a7a59da532bd314f08b849d693f5
查看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triphenylbismuthine oxide 在 acetone 作用下, 生成 三苯基铋
    参考文献:
    名称:
    有机铋化合物:IV。含BiOBi键的三苯基铋(v)化合物的制备及结构特征
    摘要:
    氧基双(三苯基)衍生物(PH 3 BiOBiPh 3)X 2,其中X = CIO 4,NO 3,氯,溴,NCO和CF 3 COO已经制备和它们的结构特征已通过红外光谱法和测定电导测量。对于这些化合物,在固态下,表明其中X基团充当单齿配体的非离子结构。电导研究表明,除X = ClO 4以外,乙腈中还保留了非离子结构。二氯化氯形成二水合物,该二水合物在固态以及在乙腈中似乎也具有离子结构。在二氯甲烷中无水物和水合二氯酸盐的电导和红外光谱数据表明存在离子对或非离子物质。还已分离出三苯氧化铋,其红外光谱表明它具有包含-BiOBi-单元的聚合物结构。已经确定了这些化合物的BiOBi拉伸频率。
    DOI:
    10.1016/s0022-328x(00)80680-4
  • 作为产物:
    描述:
    triphenylbismuth dicyanide 在 HgO 作用下, 生成 triphenylbismuthine oxide
    参考文献:
    名称:
    有机铋化合物:V.三叠氮化铋和二氰化铋的制备,表征和性能
    摘要:
    已经制备并表征了三叠氮化三苯铋和二氰化物。先前报道的三苯基铋氢氧化氰是三苯基铋二氰化物。根据化合物的红外和激光拉曼光谱,两种化合物均显示出三角双锥体结构。丙酮中二叠氮化物的分子量和电导率数据也符合分子结构。然而,二氰化物在溶液中分解为二苯基铋氰化物和苄腈。还研究了固体二氰化物和二叠氮化物的热分解。已经探索了将二叠氮化物和二氰化物转化为相应的二氰酸酯的可能性。与过渡金属叠氮化物不同,三苯基铋二叠氮化物不与CO反应。2。与HgO反应得到三苯基氧化铋,与MnO 2反应得到未表征的产物。
    DOI:
    10.1016/s0022-328x(00)95098-8
  • 作为试剂:
    描述:
    乙酰丙酮化钠甲基磺酰氯triphenylbismuthine oxide三乙胺 作用下, 生成 1-(5-methyl-3,3-dioxo-1,3-oxathiol-4-yl)ethanone
    参考文献:
    名称:
    生成双mut叶内酯和用硫有效捕集的新方法
    摘要:
    氧化铋铋是通过使三苯基氧化铋或二氯化铋与环状和开放链1,3-二羰基化合物的钠盐反应而生成的。来自开链的1,3-二羰基化合物的烷基化物在静置时易于分解产生C-苯基化产物,可以被亚砜有效地捕集,从而以良好的收率得到1,3-氧杂硫醇-3,3-二氧化物。
    DOI:
    10.1039/c39890001749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Bismuth and Titanium Phosphinates: Isolation of Tetra-, Hexa- and Octanuclear Clusters
    作者:Junaid Ali、Tokala Navaneetha、Viswanathan Baskar
    DOI:10.1021/acs.inorgchem.9b02960
    日期:2020.1.6
    characterization revealed the formation of monomer (Ph3Bi)[(Ph3C)(H)PO2]2}·3/2(CH3CN)2.1/2H2O (1) and butterfly shaped tetranuclear cluster Bi4(μ3-O)2[(Ph3C)(H)(PO2)]8·2CH2Cl2·1/2CH3CN.2H2O (2). The reaction of titanium isopropoxide with two different phosphinic acids trityl-H-phosphinic acid and cycP(O)(OH) led to isolation of cubane type octahedral complex Ti8(μ2-O)8(μ2-OH)4[(Ph3C)(H)PO2]12}[3C7H8]
    有机铋前体与三苯甲基-H-次膦酸在不同的反应条件下反应,得到无色晶体,其单晶X射线表征表明单体(Ph3Bi)[(Ph3C)(H)PO2] 2}·3 / 2(CH3CN)2.1 / 2H2O(1)和蝶形四核簇Bi4(μ3-O)2 [(Ph3C)(H)(PO2)] 8·2CH2Cl2·1 / 2CH3CN.2H2O(2)。异丙氧基钛与两种不同的次膦酸三苯甲基-H-次膦酸和cycP(O)(OH)的反应导致分离出古巴型八面体络合物Ti8(μ2-O)8(μ2-OH)4 [(Ph3C) (H)PO2] 12} [3C7H8](3)和六核络合物Ti6(μ2-cycPO2)9(μ2-O)6(μ2-OH)3·4CH3CN·4H2O(4)。
  • Gmelin Handbuch der Anorganischen Chemie, Gmelin Handbook: Bi: Org.Verb., 1.3.1.2.8.2, page 41 - 42
    作者:
    DOI:——
    日期:——
  • Gmelin Handbuch der Anorganischen Chemie, Gmelin Handbook: Bi: Org.Verb., 1.3.1.2.2.1, page 15 - 21
    作者:
    DOI:——
    日期:——
  • XXVIII.—Organo-derivatives of bismuth (supplementary note)
    作者:Frederick Challenger
    DOI:10.1039/ct9160900250
    日期:——
  • Gmelin Handbuch der Anorganischen Chemie, Gmelin Handbook: Bi: Org.Verb., 1.3.2.1, page 44 - 44
    作者:
    DOI:——
    日期:——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βS)-β-氨基-4-(4-羟基苯氧基)-3,5-二碘苯甲丙醇 (S)-(-)-7'-〔4(S)-(苄基)恶唑-2-基]-7-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2,2',3,3'-四氢-1,1-螺二氢茚 (S)-盐酸沙丁胺醇 (S)-3-(叔丁基)-4-(2,6-二甲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磷杂环戊二烯 (S)-2,2'-双[双(3,5-三氟甲基苯基)膦基]-4,4',6,6'-四甲氧基联苯 (S)-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R)富马酸托特罗定 (R)-(-)-盐酸尼古地平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6-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3-(叔丁基)-4-(2,6-二苯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杂磷杂环戊烯 (R)-2-[((二苯基膦基)甲基]吡咯烷 (N-(4-甲氧基苯基)-N-甲基-3-(1-哌啶基)丙-2-烯酰胺) (5-溴-2-羟基苯基)-4-氯苯甲酮 (5-溴-2-氯苯基)(4-羟基苯基)甲酮 (5-氧代-3-苯基-2,5-二氢-1,2,3,4-oxatriazol-3-鎓) (4S,5R)-4-甲基-5-苯基-1,2,3-氧代噻唑烷-2,2-二氧化物-3-羧酸叔丁酯 (4-溴苯基)-[2-氟-4-[6-[甲基(丙-2-烯基)氨基]己氧基]苯基]甲酮 (4-丁氧基苯甲基)三苯基溴化磷 (3aR,8aR)-(-)-4,4,8,8-四(3,5-二甲基苯基)四氢-2,2-二甲基-6-苯基-1,3-二氧戊环[4,5-e]二恶唑磷 (2Z)-3-[[(4-氯苯基)氨基]-2-氰基丙烯酸乙酯 (2S,3S,5S)-5-(叔丁氧基甲酰氨基)-2-(N-5-噻唑基-甲氧羰基)氨基-1,6-二苯基-3-羟基己烷 (2S,2''S,3S,3''S)-3,3''-二叔丁基-4,4''-双(2,6-二甲氧基苯基)-2,2'',3,3''-四氢-2,2''-联苯并[d][1,3]氧杂磷杂戊环 (2S)-(-)-2-{[[[[3,5-双(氟代甲基)苯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基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R,2R)-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硝基苯基)磷酸三酰胺 (2,6-二氯苯基)乙酰氯 (2,3-二甲氧基-5-甲基苯基)硼酸 (1S,2S,3S,5S)-5-叠氮基-3-(苯基甲氧基)-2-[(苯基甲氧基)甲基]环戊醇 (1-(4-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3-溴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氯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去甲基西布曲明 龙胆酸钠 龙胆酸叔丁酯 龙胆酸 龙胆紫 龙胆紫 齐达帕胺 齐诺康唑 齐洛呋胺 齐墩果-12-烯[2,3-c][1,2,5]恶二唑-28-酸苯甲酯 齐培丙醇 齐咪苯 齐仑太尔 黑染料 黄酮,5-氨基-6-羟基-(5CI) 黄酮,6-氨基-3-羟基-(6CI) 黄蜡,合成物 黄草灵钾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