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10,10-Dimethyl-phenoxastannin | 1802-94-4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10,10-Dimethyl-phenoxastannin
英文别名
10H-Phenoxastannin,10,10-dimethyl-;10,10-dimethylbenzo[b][1,4]benzoxastannine
10,10-Dimethyl-phenoxastannin化学式
CAS
1802-94-4
化学式
C14H14OSn
mdl
——
分子量
316.975
InChiKey
RJXBBIMUUZMDST-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2.61
  • 重原子数:
    16
  • 可旋转键数:
    0
  • 环数:
    3.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14
  • 拓扑面积:
    9.2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1

SDS

SDS:e63bac50062028fd1bf94def46825683
查看

上下游信息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10,10-Dimethyl-phenoxastannin 在 C4H9Li 作用下, 以 乙醚 为溶剂, 生成 10,10-Diaethyl-phenoxastannin
    参考文献:
    名称:
    Gmelin Handbuch der Anorganischen Chemie, Gmelin Handbook: Sn: Org.Verb.3, 1.1.6.1.5, page 111 - 124
    摘要:
    DOI:
  • 作为产物:
    描述:
    二苯醚二甲基二氯化锡正丁基锂 作用下, 以 乙醚 为溶剂, 以31%的产率得到10,10-Dimethyl-phenoxastannin
    参考文献:
    名称:
    锡杂环一些苯恶灵丹宁和吩噻锡宁衍生物
    摘要:
    由2,2'-二硫代二苯醚(I)与二烷基锡二氯化物的反应以低收率获得10,10-二烷基苯并氧杂环丁烷酮(环中含CSnC键和环中氧的杂环的第一个实例) 10,10-dichlorophenoxastannin(III)与有机锂试剂或Grignard试剂反应可得到更高的收率。10,10-二苯基苯并氧杂草嘌呤只能通过有机锂和格利雅(Grignard)途径获得。通过使10,10'-螺双苯并氧还丹宁(II)与氯化锡反应以高收率制备(III)。的反应(I)与氯化锡得到三种产品:(II),四(Ô-苯氧基苯基)锡,以及在环(VIII)中包含两个锡原子的新型十二元环杂环。(VIII)与氯化锡的反应产生高产率的(III)。通过使2,2′-二硫代二苯砜与二有机锡二氯化物和氯化锡反应,可获得在环中含有CSnC键和硫的杂环的第一个例子。报告了新杂环的红外,远红外,紫外和NMR数据。
    DOI:
    10.1016/s0022-328x(00)93086-9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Investigations on organoantimony compounds
    作者:H.A. Meinema、C.J.R.Crispim Romão、J.G. Noltes
    DOI:10.1016/s0022-328x(00)84045-0
    日期:1973.7
    Some new heterocyclic chlorostibines have been prepared by treatment of the corresponding dimethyltin(IV) heterocycles with antimony trichloride.
    通过用三氯化锑处理相应的二甲基锡(IV)杂环化合物,已经制备了一些新的杂环氯stibines。
  • 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化合物及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申请人: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公开号:CN112047968B
    公开(公告)日:2023-02-24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化合物,所述有机电致发光化合物具有式(I)所示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有机电致发光化合物含有B与衍生蒽型稠环及氮杂环连接形成的骨架,具有一定的吸电子能力,然后在骨架上连接linker及给体,形成D‑linker‑A或D‑A型的化合物;其具有较为扭曲的结构,可降低HOMO与LUMO的交叠程度,从而获得较小的单线态及三线态能级差,进一步实现高效的反系间窜跃,使更多的T1态激子窜跃到S1态发出荧光,提高激子利用率,达到较高的发光效率。
  • Ursino, J. A., Dissertation abstracts. B. The sciences and engineering, Diss. St. John's Univ. 1967, 99 S., 1968, vol. 28, p. 3662
    作者:Ursino, J. A.
    DOI:——
    日期:——
  • Gmelin Handbuch der Anorganischen Chemie, Gmelin Handbook: Sb: Org.Comp.2, 1.2.1.3, page 68 - 74
    作者:
    DOI:——
    日期:——
  • Studies in group iv organometallic chemistry XXXIII. Heterocyclic tin compounds. The synthesis of 10,10-dimethylphenoxastannin, 10,10-diethylphenoxastannin and 10,10-dimethylphenothiastannin. The characterization of a new twelve-membered organotin heterocycle, C28H28O2Sn2
    作者:H.A. Meinema、J.G. Noltes
    DOI:10.1016/s0022-328x(73)80036-1
    日期:1973.12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