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N-hexanoylbenzamide | 39549-52-5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N-hexanoylbenzamide
英文别名
——
N-hexanoylbenzamide化学式
CAS
39549-52-5
化学式
C13H17NO2
mdl
——
分子量
219.283
InChiKey
YYEFBJOWAJHZJQ-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沸点:
    363.4±15.0 °C(Predicted)
  • 密度:
    1.047±0.06 g/cm3(Predicted)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2.9
  • 重原子数:
    16
  • 可旋转键数:
    5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38
  • 拓扑面积:
    46.2
  • 氢给体数:
    1
  • 氢受体数:
    2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N-hexanoylbenzamide苯肼,盐酸盐吡啶 作用下, 反应 0.02h, 以68%的产率得到1,5-diphenyl-3-pentyl-1H-1,2,4-triazole
    参考文献:
    名称:
    微波辅助酰胺衍生物的N-酰化及与盐酸肼的连续反应合成1,3,5-三取代-1,2,4-三唑
    摘要:
    描述了酰胺衍生物与各种酸酐的N-酰化反应以及N-酰化的酰胺衍生物与各种肼盐酸盐的环化反应的简便有效的方法。反应在微波辐射下进行,在几分钟内以高收率得到产物。由苯甲酰胺合成1,3,5-三取代-1,2,4-三唑也可以通过简单的一锅顺序反应来完成。
    DOI:
    10.1016/j.tet.2012.01.003
  • 作为产物:
    描述:
    N-乙酰基-苯甲酰胺吡啶硫酸叔丁基肼盐酸盐 作用下, 反应 0.07h, 生成 N-hexanoylbenzamide
    参考文献:
    名称:
    微波辅助酰胺衍生物的N-酰化及与盐酸肼的连续反应合成1,3,5-三取代-1,2,4-三唑
    摘要:
    描述了酰胺衍生物与各种酸酐的N-酰化反应以及N-酰化的酰胺衍生物与各种肼盐酸盐的环化反应的简便有效的方法。反应在微波辐射下进行,在几分钟内以高收率得到产物。由苯甲酰胺合成1,3,5-三取代-1,2,4-三唑也可以通过简单的一锅顺序反应来完成。
    DOI:
    10.1016/j.tet.2012.01.003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m -Chloroperbenzoic acid-oxchromium (VI)-mediated cleavage of 2,4,5-trisubstituted oxazoles
    作者:Pravin C. Patil、Frederick A. Luzzio
    DOI:10.1016/j.tetlet.2017.02.027
    日期:2017.3
    An array of 2-substituted-4,5-diphenyloxazoles were found to be cleaved to triacylamines and diacylamines (imides) using a reagent system composed of 3-chloroperbenzoic acid (MCPBA) and 2,2'-bipyridinium chlorochromate (BPCC). The 2-alkyl-4,5-diphenyloxazoles give imides (38-60%) as the predominant cleavage product while the 2-aryl-4,5-diphenyloxazoles give triacylamines (44-71%). Two mechanisms involving
    发现使用由3-氯过苯甲酸(MCPBA)和2,2'-联吡啶鎓氯铬酸盐(BPCC)组成的试剂系统将一系列2-取代的4,5-二苯基恶唑裂解为三酰基胺和二酰基胺(酰亚胺)。2-烷基-4,5-二苯基恶唑产生的酰亚胺(38-60%)是主要的裂解产物,而2-芳基-4,5-二苯基恶唑产生的三酰胺(44-71%)。提出了两种涉及中间体的方法,例如环内过氧化物或氧色环。详细介绍了氧化裂解在多步合成(±)-酞酸酐I癸二酸中的应用。
  • Synthesis of amido acids from Carboxylic acids and lactams
    申请人:THE PROCTER & GAMBLE COMPANY
    公开号:EP0884306A2
    公开(公告)日:1998-12-16
    Chemical synthesis of amido acids, and their conversion to amido acid phenyl ester sulfates for use as bleach activators, starting from carboxylic acids and lactams.
    从羧酸和内酰胺出发,化学合成氨基酸,并将其转化为氨基酸苯基酯硫酸盐,用作漂白剂活化剂。
  • Heissschmelzdruckfarbe
    申请人:Siegwerk Druckfarben GmbH & Co. KG
    公开号:EP1118644A2
    公开(公告)日:2001-07-25
    Gegenstand der Erfindung ist eine Heißschmelzdruckfarbe, insbesondere für Tiefdruckverfahren, enthaltend a. 50 bis 80 Gew.-% Lösemittel mit einem Schmelzpunkt von 65 bis 109 Grd C und einer Viskosität von 2,9 bis 20 mPas bei 110 Grd C b. 20 bis 50 Gew.-% Bindemittel mit einer Glasübergangstemperatur TG von 30 bis 65 Grd C Ein weiterer Gegenstand der Erfindung ist eine Verwendung der Heißschmelzdruckfarbe.
    本发明的主题是一种热熔印刷油墨,特别是用于凹版印刷工艺,包括 a. 50 至 80 wt.% 溶剂,熔点为 65 至 109 Grd C,110 Grd C 时粘度为 2.9 至 20 mPas b.20 至 50 重量百分比的粘合剂,玻璃化温度 TG 为 30 至 65 摄氏度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热熔印刷油墨的用途。
  • NBS和水在可见光的诱导下实现酰亚胺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申请人:西南大学
    公开号:CN115557849A
    公开(公告)日:2023-01-03
    本发明涉及一种NBS和水在可见光的诱导下实现酰亚胺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反应中以通式I所示化合物,在可见光的诱导下,NBS为氧化剂、以水为氧源,1,2‑二氯乙烷为溶剂形成的反应体系,通过C(sp3)‑H的活化‑氧化得到目标产物。本发明所报道的方案,条件温和,后处理简单,反应时间较短,反应不仅在底物上有较高的普适性,而且也能以较高的收率得到目标产物,可有效地得到多种酰亚胺类的化合物。同时,反应也适用于克级实验,具有较强的应用性。
  • KAMETANI, TETSUJI;KIGASAWA, KAZUO;SHIMIZU, HIROAKI;SAITOU, SETSU;HAYASHID+, J. PHARM. SOC. JAP., 1983, 103, N 11, 1144-1150
    作者:KAMETANI, TETSUJI、KIGASAWA, KAZUO、SHIMIZU, HIROAKI、SAITOU, SETSU、HAYASHID+
    DOI:——
    日期:——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βS)-β-氨基-4-(4-羟基苯氧基)-3,5-二碘苯甲丙醇 (S)-(-)-7'-〔4(S)-(苄基)恶唑-2-基]-7-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2,2',3,3'-四氢-1,1-螺二氢茚 (S)-盐酸沙丁胺醇 (S)-3-(叔丁基)-4-(2,6-二甲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磷杂环戊二烯 (S)-2,2'-双[双(3,5-三氟甲基苯基)膦基]-4,4',6,6'-四甲氧基联苯 (S)-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R)富马酸托特罗定 (R)-(-)-盐酸尼古地平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6-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3-(叔丁基)-4-(2,6-二苯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杂磷杂环戊烯 (R)-2-[((二苯基膦基)甲基]吡咯烷 (N-(4-甲氧基苯基)-N-甲基-3-(1-哌啶基)丙-2-烯酰胺) (5-溴-2-羟基苯基)-4-氯苯甲酮 (5-溴-2-氯苯基)(4-羟基苯基)甲酮 (5-氧代-3-苯基-2,5-二氢-1,2,3,4-oxatriazol-3-鎓) (4S,5R)-4-甲基-5-苯基-1,2,3-氧代噻唑烷-2,2-二氧化物-3-羧酸叔丁酯 (4-溴苯基)-[2-氟-4-[6-[甲基(丙-2-烯基)氨基]己氧基]苯基]甲酮 (4-丁氧基苯甲基)三苯基溴化磷 (3aR,8aR)-(-)-4,4,8,8-四(3,5-二甲基苯基)四氢-2,2-二甲基-6-苯基-1,3-二氧戊环[4,5-e]二恶唑磷 (2Z)-3-[[(4-氯苯基)氨基]-2-氰基丙烯酸乙酯 (2S,3S,5S)-5-(叔丁氧基甲酰氨基)-2-(N-5-噻唑基-甲氧羰基)氨基-1,6-二苯基-3-羟基己烷 (2S,2''S,3S,3''S)-3,3''-二叔丁基-4,4''-双(2,6-二甲氧基苯基)-2,2'',3,3''-四氢-2,2''-联苯并[d][1,3]氧杂磷杂戊环 (2S)-(-)-2-{[[[[3,5-双(氟代甲基)苯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基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R,2R)-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硝基苯基)磷酸三酰胺 (2,6-二氯苯基)乙酰氯 (2,3-二甲氧基-5-甲基苯基)硼酸 (1S,2S,3S,5S)-5-叠氮基-3-(苯基甲氧基)-2-[(苯基甲氧基)甲基]环戊醇 (1-(4-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3-溴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氯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去甲基西布曲明 龙胆酸钠 龙胆酸叔丁酯 龙胆酸 龙胆紫 龙胆紫 齐达帕胺 齐诺康唑 齐洛呋胺 齐墩果-12-烯[2,3-c][1,2,5]恶二唑-28-酸苯甲酯 齐培丙醇 齐咪苯 齐仑太尔 黑染料 黄酮,5-氨基-6-羟基-(5CI) 黄酮,6-氨基-3-羟基-(6CI) 黄蜡,合成物 黄草灵钾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