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二氢叶酸还原酶是微生物中胸苷和嘌呤合成的重要酶之一。已设计出许多药物来抑制微生物DHFR,但随着时间的流逝,一些药物对酶产生了耐药性和交叉反应性。在过去的几十年中,苯并咪唑,三唑及其衍生物因其针对微生物蛋白DHFR的广泛的抗菌和抗真菌活性而引起了合成化学家的关注。 目的:我们目前研究的目标是通过研究配体-受体结合相互作用,体外酶抑制试验以及对选定病原微生物的抗菌活性,来探索作为微生物DHFR抑制剂的苯并咪唑类药物。 方法:通过分别用Na 2 S 2 O 4或SnCl 2将邻硝基苯胺或2,4-二硝基苯胺与一系列醛或苯乙酮一锅缩合,合成包含三十种新型2,6-二取代的1H-苯并咪唑的文库。 。化合物的结构已通过光谱法确认为1 H和13 C NMR,FT-IR和MS。使用Epoch酶标仪进行体外DHFR抑制研究,并将测试化合物的IC50与甲氧苄啶比较。通过琼脂圆盘扩散法对选定的临床病原体进行了体外抗菌活性,并报道了MIC(µg
Synthesis, Antimicrobial Evaluation and Molecular Docking of Some Potential 2,6-disubstituted 1H-Benzimidazoles; Non-Classical Antifolates
作者:Sunil Harer、Manish Bhatia、Vikram Kawade
DOI:10.2174/1573406415666190206231555
日期:2019.10.14
condensation of o-nitro aniline or 2,4-dinitro aniline with series of aldehydes or acetophenones using Na2S2O4 or SnCl2 respectively and reflux for 5-6hr. Structures of compounds have been confirmed by spectroscopic methods as 1H and 13C NMR, FT-IR and MS. In vitro DHFR inhibition study was performed by using Epoch microplate reader and IC50 of the test compounds was compared with Trimethoprim. In
背景:二氢叶酸还原酶是微生物中胸苷和嘌呤合成的重要酶之一。已设计出许多药物来抑制微生物DHFR,但随着时间的流逝,一些药物对酶产生了耐药性和交叉反应性。在过去的几十年中,苯并咪唑,三唑及其衍生物因其针对微生物蛋白DHFR的广泛的抗菌和抗真菌活性而引起了合成化学家的关注。 目的:我们目前研究的目标是通过研究配体-受体结合相互作用,体外酶抑制试验以及对选定病原微生物的抗菌活性,来探索作为微生物DHFR抑制剂的苯并咪唑类药物。 方法:通过分别用Na 2 S 2 O 4或SnCl 2将邻硝基苯胺或2,4-二硝基苯胺与一系列醛或苯乙酮一锅缩合,合成包含三十种新型2,6-二取代的1H-苯并咪唑的文库。 。化合物的结构已通过光谱法确认为1 H和13 C NMR,FT-IR和MS。使用Epoch酶标仪进行体外DHFR抑制研究,并将测试化合物的IC50与甲氧苄啶比较。通过琼脂圆盘扩散法对选定的临床病原体进行了体外抗菌活性,并报道了MIC(µ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