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1,4-bis(3-bromo-2-thienyl)benzene | 351444-63-8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1,4-bis(3-bromo-2-thienyl)benzene
英文别名
1,4-bis(3-bromothiophen-2-yl)benzene;2,2'-(1,4-Phenylene)bis(3-bromothiophene);3-bromo-2-[4-(3-bromothiophen-2-yl)phenyl]thiophene
1,4-bis(3-bromo-2-thienyl)benzene化学式
CAS
351444-63-8
化学式
C14H8Br2S2
mdl
——
分子量
400.158
InChiKey
LSWVJRXWXUBAAE-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沸点:
    449.3±40.0 °C(Predicted)
  • 密度:
    1.729±0.06 g/cm3(Predicted)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6
  • 重原子数:
    18
  • 可旋转键数:
    2
  • 环数:
    3.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0
  • 拓扑面积:
    56.5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2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1,4-bis(3-bromo-2-thienyl)benzene 在 chloro(1,5-cyclooctadiene)rhodium(I) dimer 、 正丁基锂三乙氧基硅烷1,2-双(二五氟代苯基磷基)-乙烷 作用下, 以 乙醚正己烷甲苯 为溶剂, 反应 21.58h, 生成
    参考文献:
    名称:
    Rh催化的脱氢环化反应通过Si–H / C–H键断裂导致苯并硅氧烷基噻吩衍生物
    摘要:
    已经开发出通过Rh催化的脱氢环化反应可直接合成π扩展的苯并甲硅烷基噻吩(BST)衍生物的简单方法。缺乏电子的配体对反应有效,并且dppe-F 20给出了最佳结果。该方法可用于合成高π-扩展的阶梯型BST衍生物,该衍生物具有荧光性。
    DOI:
    10.1021/acs.orglett.7b00878
  • 作为产物:
    描述:
    2-(4-噻吩-2-基苯基)噻吩盐酸溶剂黄146 作用下, 以 氯仿异丙醇 为溶剂, 生成 1,4-bis(3-bromo-2-thienyl)benzene
    参考文献:
    名称:
    含有交替亚苯基和噻吩二基/联噻吩二基重复单元的烷硫基官能化聚合物:合成和表征
    摘要:
    烷硫基(SR)-官能化聚合物聚(3-烷硫基-2,5-噻吩二基-1,4-亚苯基-alt-4-烷硫基-2,5-噻吩二基-1,4-亚苯基)(P1,烷基=丁基,辛基和十二烷基)和聚[4,4'-双(烷硫基)-2,2'-联噻吩-5,5'-二基-alt-1,4-亚苯基](P2,烷基 = 丁基、辛基和十二烷基)分别采用格氏偶联法和 FeCl3 氧化法合成。光谱测量表明它们具有很强的荧光性,量子产率可与它们的烷基(R)-功能化类似物聚(3-烷基-2,5-噻吩二基-1,4-亚苯基-alt-4-烷基-2 ,5-噻吩二基-1,4-亚苯基)(P1',烷基 = 丁基、辛基和十二烷基)和聚(4,4'-二烷基-2,2'-二噻吩-5,5'-二基-alt-1 ,4-亚苯基)(P2',烷基 = 丁基、辛基和十二烷基)。P1 和 P2 的热稳定性不如 P1' 和 P2',因为是烷硫基而不是烷基。调制差示扫描量热法 (MDSC) 研究揭示了长侧链对玻璃化转变的增塑作用
    DOI:
    10.1246/bcsj.76.1449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Alkylthio-functionalized Polymers Containing Alternating Phenylene and Thiophenediyl/Bithiophenediyl Repeating Units: the Synthesis and Characterization
    作者:Jingmei Xu、Siu Choon Ng、Hardy Sze On Chan
    DOI:10.1246/bcsj.76.1449
    日期:2003.7
    Alkylthio(SR)-functionalized polymers poly(3-alkylthio-2,5-thiophenediyl-1,4-phenylene-alt-4-alkylthio-2,5-thiophenediyl-1,4-phenylene) (P1, alkyl = butyl, octyl and dodecyl) and poly[4,4′-bis(alkylthio)-2,2′-bithiophene-5,5′-diyl-alt-1,4-phenylene] (P2, alkyl = butyl, octyl and dodecyl) have been synthesized by Grignard coupling and FeCl3 oxidation methods, respectively. Spectral measurements indicate
    烷硫基(SR)-官能化聚合物聚(3-烷硫基-2,5-噻吩二基-1,4-亚苯基-alt-4-烷硫基-2,5-噻吩二基-1,4-亚苯基)(P1,烷基=丁基,辛基和十二烷基)和聚[4,4'-双(烷硫基)-2,2'-联噻吩-5,5'-二基-alt-1,4-亚苯基](P2,烷基 = 丁基、辛基和十二烷基)分别采用格氏偶联法和 FeCl3 氧化法合成。光谱测量表明它们具有很强的荧光性,量子产率可与它们的烷基(R)-功能化类似物聚(3-烷基-2,5-噻吩二基-1,4-亚苯基-alt-4-烷基-2 ,5-噻吩二基-1,4-亚苯基)(P1',烷基 = 丁基、辛基和十二烷基)和聚(4,4'-二烷基-2,2'-二噻吩-5,5'-二基-alt-1 ,4-亚苯基)(P2',烷基 = 丁基、辛基和十二烷基)。P1 和 P2 的热稳定性不如 P1' 和 P2',因为是烷硫基而不是烷基。调制差示扫描量热法 (MDSC) 研究揭示了长侧链对玻璃化转变的增塑作用
  • Rh-Catalyzed Dehydrogenative Cyclization Leading to Benzosilolothiophene Derivatives via Si–H/C–H Bond Cleavage
    作者:Koichi Mitsudo、Seiichi Tanaka、Ryota Isobuchi、Tomohiro Inada、Hiroki Mandai、Toshinobu Korenaga、Atsushi Wakamiya、Yasujiro Murata、Seiji Suga
    DOI:10.1021/acs.orglett.7b00878
    日期:2017.5.19
    Straightforward syntheses leading to π-extended benzosilolothiophene (BST) derivatives by Rh-catalyzed dehydrogenative cyclization reactions have been developed. Electron-deficient ligands were effective for the reactions, and dppe-F20 gave the best result. This method could be applied to the synthesis of highly π-extended ladder-type BST derivatives, which exhibited fluorescence.
    已经开发出通过Rh催化的脱氢环化反应可直接合成π扩展的苯并甲硅烷基噻吩(BST)衍生物的简单方法。缺乏电子的配体对反应有效,并且dppe-F 20给出了最佳结果。该方法可用于合成高π-扩展的阶梯型BST衍生物,该衍生物具有荧光性。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试剂2,5-Dibromo-3,4-dihexylthiophene 苯-1,2,4-三羧酸-丙烷-1,2,3-三醇(1:1) 碘吡咯 癸氯-二茂铁 溴代二茂铁 溴-(3-溴-2-噻嗯基)镁 派瑞林D 派瑞林 F 二聚体 氯代二茂铁 曲洛酯 异噻唑,3-氯-5-甲基- 地茂酮 四碘噻吩 四溴噻吩 四溴吡咯 四溴-N-甲基吡咯 四氯噻吩 四氟噻吩 噻菌腈 噻美尼定. 噻吩,3-溴-4-(1-辛炔基)- 噻吩,2,5-二氯-3,4-二(氯甲基)- 喷贝特 咪唑烷,2-(4-溴-5-甲基-2-呋喃基)-1,3-二甲基- 叔丁基2-溴-4,6-二氢-5H-吡咯并[3,4-D]噻唑-5-羧酸酯 叔-丁基2-溴-5,6-二氢咪唑并[1,2-A]吡嗪-7(8H)-甲酸基酯 八氟联苯烯 八氟二苯并硒吩 二苯基氯化碘盐 二联苯碘硫酸盐 二氯对二甲苯二聚体 二氯[2-甲基-3(2H)-异噻唑酮-O]的钙合物 二氯-1,2-二硫环戊烯酮 二-(3-溴-1,2,4-噻二唑-5-基)-二硫醚 二(2-噻吩基)碘鎓 [四丁基铵][Δ-三(四氯-1,2-苯二醇酸根)磷酸盐(V)] [3-(4-氯-3,5-二甲基-1H-吡唑-1-基)丙基]胺 [3-(4-氯-1H-吡唑-1-基)-2-甲基丙基]胺 [2-(4-溴-吡唑-1-基)-乙基]-二甲胺 [1-(4-溴-3-甲基-1,2-噻唑-5-基)乙亚基氨基]硫脲 [1-(4-溴-1,2-噻唑-3-基)乙亚基氨基]硫脲 [1,1'-联苯]-2,2'-二基碘鎓 [(4-碘-1,2-噻唑-5-基)亚甲基氨基]硫脲 [(4-氯-1,2-噻唑-5-基)亚甲基氨基]硫脲 N-苄基-2-氯吡咯 N-Boc-2-氨基-3-溴噻吩 N-(2-氯-4-甲基-3-噻吩)-4,5-二氢-1H-咪唑-2-胺盐酸盐 N-(2,5-二溴-1H-吡咯-1-基)-氨基甲酸叔丁酯 N,N-二甲基-5-碘-1H-吡唑-1-磺酰胺 N,N-二甲基-2-(3,4,5-三溴吡唑-1-基)丙酰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