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4,4'-bis(phenylbromoboryl)-biphenyl | 1240507-76-9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4,4'-bis(phenylbromoboryl)-biphenyl
英文别名
Bromo-[4-[4-[bromo(phenyl)boranyl]phenyl]phenyl]-phenylborane;bromo-[4-[4-[bromo(phenyl)boranyl]phenyl]phenyl]-phenylborane
4,4'-bis(phenylbromoboryl)-biphenyl化学式
CAS
1240507-76-9
化学式
C24H18B2Br2
mdl
——
分子量
487.837
InChiKey
HZVAOXMUEMIQSL-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4.35
  • 重原子数:
    28
  • 可旋转键数:
    5
  • 环数:
    4.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0
  • 拓扑面积:
    0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0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4,4'-bis(phenylbromoboryl)-biphenyl 、 N-hexanoyl-L-alanine-N'-5-iodo-8-quinolylamide 在 三乙胺 作用下, 以 甲苯 为溶剂, 反应 12.0h, 以0.7 g的产率得到C60H60B2I2N6O4
    参考文献:
    名称:
    发光手性有机硼8-氨基喹啉-配位聚合物
    摘要:
    我们已经成功合成了具有L-丙氨酸衍生的手性侧链的旋光性有机硼氨基喹啉酸酯基配位聚合物,并通过UV-vis和光致发光光谱学研究了它们的光学行为。更高的绝对量子产率(Φ ˚F所获得的聚合物,通过积分球法测得的),用吸电子取代基(Φ观察˚F = 0.80)比具有电子施主取代基(Φ ˚F = 0.52)。CHCl 3混合溶剂中的圆二色性(CD)研究DMF和DMF表明,所得聚合物的二级结构通过侧链中的氢键相互作用得以稳定。由于浓度依赖于CD光谱,所得聚合物的手性源自一个分子的性质。版权所有©2009 John Wiley&Sons,Ltd.
    DOI:
    10.1002/aoc.1599
  • 作为产物:
    参考文献:
    名称:
    通过双功能8-氨基喹啉酸酯连接体连接的高发光有机硼聚合物的合成
    摘要:
    通过将带有联苯或联噻吩基团的有机硼氨基喹啉酸酯基双硅氧烷单体与1,4-二乙炔基苯衍生物进行Sonogashira–Hagihara偶联,可以制备通过π共轭桥连接的新型有机硼氨基喹啉酸酯聚合物。所得聚合物中硼原子的四配位态通过11 B NMR光谱证实,并且它们的特征还在于11 H NMR和IR光谱学和尺寸排阻色谱法。通过紫外可见吸收和光致发光光谱学研究了它们的光学性质。在400 nm以上的区域中,与由1.4-二乙炔基-2-全氟辛基-5-三氟甲基苯制备的聚合物相比,由1,4-二乙炔基-2-2,5-二辛氧基苯制备的聚合物表现出红移。具有联苯部分的聚合物显示出更高的绝对荧光量子产率(ϕ F = 0.28和0.65),而具有联噻吩部分的聚合物导致低量子产率的降低(ϕ F= 0.19和0.00)。对应于聚合物的模型化合物的密度泛函理论(DFT)和随时间变化的DFT计算与UV-vis特性的结果非常吻合。
    DOI:
    10.1002/pola.24153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Synthesis of highly luminescent organoboron polymers connected by bifunctional 8-aminoquinolate linkers
    作者:Yuichiro Tokoro、Atsushi Nagai、Yoshiki Chujo
    DOI:10.1002/pola.24153
    日期:2010.8.15
    New organoboron aminoquinolate‐based polymers linked by π‐conjugated bridge were prepared by Sonogashira–Hagihara coupling of organoboron aminoquinolate‐based bisiodo monomers bearing biphenyl or bithiophene moiety with 1,4‐diethynylbenzene derivatives. Tetracoordination states of boron atoms in the obtained polymers were confirmed by 11B NMR spectroscopy, and they were also characterized by 1H NMR
    通过将带有联苯或联噻吩基团的有机硼氨基喹啉酸酯基双硅氧烷单体与1,4-二乙炔基苯衍生物进行Sonogashira–Hagihara偶联,可以制备通过π共轭桥连接的新型有机硼氨基喹啉酸酯聚合物。所得聚合物中硼原子的四配位态通过11 B NMR光谱证实,并且它们的特征还在于11 H NMR和IR光谱学和尺寸排阻色谱法。通过紫外可见吸收和光致发光光谱学研究了它们的光学性质。在400 nm以上的区域中,与由1.4-二乙炔基-2-全氟辛基-5-三氟甲基苯制备的聚合物相比,由1,4-二乙炔基-2-2,5-二辛氧基苯制备的聚合物表现出红移。具有联苯部分的聚合物显示出更高的绝对荧光量子产率(ϕ F = 0.28和0.65),而具有联噻吩部分的聚合物导致低量子产率的降低(ϕ F= 0.19和0.00)。对应于聚合物的模型化合物的密度泛函理论(DFT)和随时间变化的DFT计算与UV-vis特性的结果非常吻合。
  • Luminescent chiral organoboron 8-aminoquinolate-coordination polymers
    作者:Yuichiro Tokoro、Atsushi Nagai、Yoshiki Chujo
    DOI:10.1002/aoc.1599
    日期:——
    synthesized optically active organoboron aminoquinolate‐based coordination polymers bearing the chiral side chain derived from L‐alanine, and studied their optical behavior by UV–vis and photoluminescence spectroscopies. Higher absolute quantum yields (ΦF) of the obtained polymers, measured by integrating sphere method, were observed with electron‐withdrawing substituent (ΦF = 0.80) than with electron‐donating
    我们已经成功合成了具有L-丙氨酸衍生的手性侧链的旋光性有机硼氨基喹啉酸酯基配位聚合物,并通过UV-vis和光致发光光谱学研究了它们的光学行为。更高的绝对量子产率(Φ ˚F所获得的聚合物,通过积分球法测得的),用吸电子取代基(Φ观察˚F = 0.80)比具有电子施主取代基(Φ ˚F = 0.52)。CHCl 3混合溶剂中的圆二色性(CD)研究DMF和DMF表明,所得聚合物的二级结构通过侧链中的氢键相互作用得以稳定。由于浓度依赖于CD光谱,所得聚合物的手性源自一个分子的性质。版权所有©2009 John Wiley&Sons,Ltd.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βS)-β-氨基-4-(4-羟基苯氧基)-3,5-二碘苯甲丙醇 (S)-(-)-7'-〔4(S)-(苄基)恶唑-2-基]-7-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2,2',3,3'-四氢-1,1-螺二氢茚 (S)-盐酸沙丁胺醇 (S)-3-(叔丁基)-4-(2,6-二甲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磷杂环戊二烯 (S)-2,2'-双[双(3,5-三氟甲基苯基)膦基]-4,4',6,6'-四甲氧基联苯 (S)-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R)富马酸托特罗定 (R)-(-)-盐酸尼古地平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6-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3-(叔丁基)-4-(2,6-二苯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杂磷杂环戊烯 (R)-2-[((二苯基膦基)甲基]吡咯烷 (N-(4-甲氧基苯基)-N-甲基-3-(1-哌啶基)丙-2-烯酰胺) (5-溴-2-羟基苯基)-4-氯苯甲酮 (5-溴-2-氯苯基)(4-羟基苯基)甲酮 (5-氧代-3-苯基-2,5-二氢-1,2,3,4-oxatriazol-3-鎓) (4S,5R)-4-甲基-5-苯基-1,2,3-氧代噻唑烷-2,2-二氧化物-3-羧酸叔丁酯 (4-溴苯基)-[2-氟-4-[6-[甲基(丙-2-烯基)氨基]己氧基]苯基]甲酮 (4-丁氧基苯甲基)三苯基溴化磷 (3aR,8aR)-(-)-4,4,8,8-四(3,5-二甲基苯基)四氢-2,2-二甲基-6-苯基-1,3-二氧戊环[4,5-e]二恶唑磷 (2Z)-3-[[(4-氯苯基)氨基]-2-氰基丙烯酸乙酯 (2S,3S,5S)-5-(叔丁氧基甲酰氨基)-2-(N-5-噻唑基-甲氧羰基)氨基-1,6-二苯基-3-羟基己烷 (2S,2''S,3S,3''S)-3,3''-二叔丁基-4,4''-双(2,6-二甲氧基苯基)-2,2'',3,3''-四氢-2,2''-联苯并[d][1,3]氧杂磷杂戊环 (2S)-(-)-2-{[[[[3,5-双(氟代甲基)苯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基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R,2R)-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硝基苯基)磷酸三酰胺 (2,6-二氯苯基)乙酰氯 (2,3-二甲氧基-5-甲基苯基)硼酸 (1S,2S,3S,5S)-5-叠氮基-3-(苯基甲氧基)-2-[(苯基甲氧基)甲基]环戊醇 (1-(4-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3-溴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氯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去甲基西布曲明 龙胆酸钠 龙胆酸叔丁酯 龙胆酸 龙胆紫 龙胆紫 齐达帕胺 齐诺康唑 齐洛呋胺 齐墩果-12-烯[2,3-c][1,2,5]恶二唑-28-酸苯甲酯 齐培丙醇 齐咪苯 齐仑太尔 黑染料 黄酮,5-氨基-6-羟基-(5CI) 黄酮,6-氨基-3-羟基-(6CI) 黄蜡,合成物 黄草灵钾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