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3-(2-Ethyl-5-methyl-4-nitro-2H-pyrazol-3-yl)-5-methyl-isoxazole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3-(2-Ethyl-5-methyl-4-nitro-2H-pyrazol-3-yl)-5-methyl-isoxazole
英文别名
3-(1-Ethyl-3-methyl-4-nitro-1H-5-pyrazolyl)-5-methyl-isoxazole;3-(2-ethyl-5-methyl-4-nitropyrazol-3-yl)-5-methyl-1,2-oxazole
3-(2-Ethyl-5-methyl-4-nitro-2H-pyrazol-3-yl)-5-methyl-isoxazole化学式
CAS
——
化学式
C10H12N4O3
mdl
——
分子量
236.23
InChiKey
QVZFYQADLRDUQI-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1.3
  • 重原子数:
    17
  • 可旋转键数:
    2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4
  • 拓扑面积:
    89.7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5

反应信息

  • 作为产物:
    参考文献:
    名称:
    新型3-(1-R-3(5)-甲基-4-亚硝基-1H-5(3)-吡唑基)-5-甲基异恶唑的合成及抗菌活性。
    摘要:
    合成了许多新的3-(1-R-3(5)-甲基-4-亚硝基-1H-5(3)-吡唑基)-5-甲基异恶唑6a-g(7b-f),并测试了其抗菌和抑菌活性。抗真菌活性。这些化合物中的一些在非细胞毒性浓度下显示出抗真菌活性。衍生物6c在体外的效价比咪康唑高9倍,对新孢梭菌的选择性高20倍。6c的效力分别比两性霉素B和氟康唑高8倍和125倍。没有一种化合物对细菌具有活性。初步的结构-活性关系(SAR)研究表明,吡唑环第4位的NO基对该活性至关重要。吡唑部分的亲脂性,N-烷基链长和两个杂环的平面性似乎在调节细胞毒性和抗真菌活性中起决定性作用。
    DOI:
    10.1016/s0968-0896(00)00211-x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Synthesis and antimicrobial activity of new 3-(1-R-3(5)-methyl-4-nitroso-1H-5(3)-pyrazolyl)-5-methylisoxazoles
    作者:Enrico Aiello、Stefania Aiello、Francesco Mingoia、Alessia Bacchi、Giancarlo Pelizzi、Chiara Musiu、Maria Giovanna Setzu、Alessandra Pani、Paolo La Colla、Maria Elena Marongiu
    DOI:10.1016/s0968-0896(00)00211-x
    日期:2000.12
    A number of new 3-(1-R-3(5)-methyl-4-nitroso-1H-5(3)-pyrazolyl)-5-methylisoxazoles 6a-g (7b-f) were synthesized and tested for antibacterial and antifungal activity. Some of these compounds displayed antifungal activity at non-cytotoxic concentrations. Derivative 6c was 9 times more potent in vitro than miconazole and 20 times more selective against C. neoformans. 6c was also 8- and 125-fold more potent
    合成了许多新的3-(1-R-3(5)-甲基-4-亚硝基-1H-5(3)-吡唑基)-5-甲基异恶唑6a-g(7b-f),并测试了其抗菌和抑菌活性。抗真菌活性。这些化合物中的一些在非细胞毒性浓度下显示出抗真菌活性。衍生物6c在体外的效价比咪康唑高9倍,对新孢梭菌的选择性高20倍。6c的效力分别比两性霉素B和氟康唑高8倍和125倍。没有一种化合物对细菌具有活性。初步的结构-活性关系(SAR)研究表明,吡唑环第4位的NO基对该活性至关重要。吡唑部分的亲脂性,N-烷基链长和两个杂环的平面性似乎在调节细胞毒性和抗真菌活性中起决定性作用。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