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4,4'-(p-tolyl)-2,2'-bithiazyl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4,4'-(p-tolyl)-2,2'-bithiazyl
英文别名
4-(4-Methylphenyl)-2-[4-(4-methylphenyl)-1,3-thiazol-2-yl]-1,3-thiazole
4,4'-(p-tolyl)-2,2'-bithiazyl化学式
CAS
——
化学式
C20H16N2S2
mdl
MFCD00386296
分子量
348.492
InChiKey
NMOVEGVAYHURED-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5.7
  • 重原子数:
    24
  • 可旋转键数:
    3
  • 环数:
    4.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1
  • 拓扑面积:
    82.3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4

反应信息

  • 作为产物:
    描述:
    4-(4-Methylphenyl)-3-propan-2-yloxy-1,3-thiazole-2-thione乙腈 为溶剂, 反应 1.0h, 以27%的产率得到(Z)-1-(4-methylphenyl)-2-[4-(4-methylphenyl)-2-thiazylsulfanyl]ethenyl-1-isothiocyanate
    参考文献:
    名称:
    N-异丙氧基取代的2(1H)-吡啶酮和4-对甲苯基噻唑-2(3H)-硫酮的光化学:烷氧基自由基释放(自旋捕集,EPR和瞬态光谱法)及其在光氧化诱导的过程中的意义DNA链断裂。
    摘要:
    UV-Fenton试剂N-异丙氧基吡啶酮2b和N-异丙氧基噻唑-2(3H)-硫酮3b的UVA辐照会释放自由基,从而引起链断裂。瞬态光谱法确定NO键断裂[2(b)的(Phi(N)(-)(O)=(75 +/- 8)%和3b(65 +/- 7)%)为主要的主要光化学过程,以提供DNA-有害的自由基。产品研究和激光闪光实验表明,噻唑硫酮3b主要导致二硫键5,通过CS键断裂,生成二噻唑基6,噻唑7和异硫氰酸酯8。在水介质中辐照吡啶酮2b(300 nm)后,形成了异丙氧基和2-羟基丙-2-基的混合物,这是通过用5,5-二甲基-1-吡咯啉N-氧化物(DMPO)和四氯化碳进行捕集而确认的。 EPR光谱。相反,噻唑硫酮3b(350 nm)的光解仅产生异丙氧基的DMPO加合物。对照实验表明,噻唑硫酮衍生的光产物二硫化物5或中间的噻吩基基团B清除了以碳为中心的2-羟基丙-2-基基团,该基团是通过氢转移由异丙氧基基团产生的。使用H(2)O-MeCN
    DOI:
    10.1021/jo025856w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