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1-(5-bromo-2-nitrophenyl)-1H-indole | 1134135-83-3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1-(5-bromo-2-nitrophenyl)-1H-indole
英文别名
1-(5-Bromo-2-nitrophenyl)indole
1-(5-bromo-2-nitrophenyl)-1H-indole化学式
CAS
1134135-83-3
化学式
C14H9BrN2O2
mdl
——
分子量
317.142
InChiKey
WNDDWNRFBVCUNP-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4.2
  • 重原子数:
    19
  • 可旋转键数:
    1
  • 环数:
    3.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0
  • 拓扑面积:
    50.8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2

上下游信息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1-(5-bromo-2-nitrophenyl)-1H-indole 在 palladium on activated charcoal 、 氢气 作用下, 以 甲醇 为溶剂, 20.0 ℃ 、241.32 kPa 条件下, 反应 2.0h, 以91%的产率得到4-bromo-2-(indol-1-yl)phenylamine
    参考文献:
    名称:
    使用改良的 Pictet-Spengler 反应合成 Isocryptolepine 生物碱及其相关骨架的新途径
    摘要:
    已经设计了使用改良的 Pictet-Spengler 反应合成具有抗疟活性的异隐藤碱生物碱的新途径。然后使用该策略基于生物碱的三种结构变体生成文库。基于这三种变体的化合物通常通过改进的 Pictet-Spengler 环化反应作为关键步骤分三步获得。环化所需的 C-2-、C-3- 或 N-1-连接的(氨基芳基)吲哚(8、12、13)是通过使用亲核取代或 Pd 基用邻卤代硝基苯处理相应的吲哚获得的化学(Heck/Suzuki 反应),然后还原硝基芳基官能团。然后对底物 8、12 和 13 进行 Pictet-Spengler 反应以提供多环结构,indolo-quinolines 4 和 19 以及 indolo-quinoxalines 20 在高产率和纯度方面具有三点多样性。用 CH3I 处理后的吲哚-喹啉 4a 中的一种以优异的产量提供了异隐萜生物碱。(© Wiley-VCH Verlag
    DOI:
    10.1002/ejoc.200800929
  • 作为产物:
    描述:
    吲哚2-氟-4-溴硝基苯 在 sodium hydride 作用下, 以 N,N-二甲基甲酰胺 、 mineral oil 为溶剂, 反应 0.25h, 以67%的产率得到1-(5-bromo-2-nitrophenyl)-1H-indole
    参考文献:
    名称:
    使用改良的 Pictet-Spengler 反应合成 Isocryptolepine 生物碱及其相关骨架的新途径
    摘要:
    已经设计了使用改良的 Pictet-Spengler 反应合成具有抗疟活性的异隐藤碱生物碱的新途径。然后使用该策略基于生物碱的三种结构变体生成文库。基于这三种变体的化合物通常通过改进的 Pictet-Spengler 环化反应作为关键步骤分三步获得。环化所需的 C-2-、C-3- 或 N-1-连接的(氨基芳基)吲哚(8、12、13)是通过使用亲核取代或 Pd 基用邻卤代硝基苯处理相应的吲哚获得的化学(Heck/Suzuki 反应),然后还原硝基芳基官能团。然后对底物 8、12 和 13 进行 Pictet-Spengler 反应以提供多环结构,indolo-quinolines 4 和 19 以及 indolo-quinoxalines 20 在高产率和纯度方面具有三点多样性。用 CH3I 处理后的吲哚-喹啉 4a 中的一种以优异的产量提供了异隐萜生物碱。(© Wiley-VCH Verlag
    DOI:
    10.1002/ejoc.200800929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