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methyl 6-amino-1,2,3,4-tetrahydroisoquinoline-3-carboxylate | 842150-13-4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methyl 6-amino-1,2,3,4-tetrahydroisoquinoline-3-carboxylate
英文别名
Methyl 6-amino-1,2,3,4-tetrahydroisoquinoline-3-carboxylate
methyl 6-amino-1,2,3,4-tetrahydroisoquinoline-3-carboxylate化学式
CAS
842150-13-4
化学式
C11H14N2O2
mdl
——
分子量
206.244
InChiKey
XGLHSRWBNAKIEJ-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0.6
  • 重原子数:
    15
  • 可旋转键数:
    2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36
  • 拓扑面积:
    64.4
  • 氢给体数:
    2
  • 氢受体数:
    4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methyl 6-amino-1,2,3,4-tetrahydroisoquinoline-3-carboxylate 在 sodium carbonate 、 三乙胺 、 mercury dichloride 作用下, 以 1,4-二氧六环N,N-二甲基甲酰胺 为溶剂, 反应 0.66h, 生成 2-((9H-fluoren-9-yl)methyl) 3-methyl 6-(2,3-bis(tert-butoxycarbonyl)guanidino)-3,4-dihydroisoquinoline-2,3(1H)-dicarboxylate
    参考文献:
    名称:
    Synthesis ofN α-FmocN,N′-bis-Boc-5-, 6- and 8-guanyl-1,2,3,4-tetrahydroisoquinoline-3-carboxylic Acid (5-GTIC, 6-GTIC and 8-GTIC)
    摘要:
    通过微波辐照合成了 N δ±-Fmoc-N,N′-双叔丁氧羰基-5-、6-和 8-鸟嘌呤基-Tic-OH(5-、6-和 8-GTIC)这三种具有基本特性的构象受限氨基酸。这些氨基酸结合了精氨酸的基本特性和苯丙氨酸的芳香特性,可用作基于多肽的结构-活性研究的功能工具。
    DOI:
    10.1055/s-2004-834875
  • 作为产物:
    描述:
    6-Nitro-1,2,3,4-tetrahydro-isoquinoline-3-carboxylic acid 在 氯化亚砜 、 palladium 10% on activated carbon 、 氢气三乙胺三氟乙酸 作用下, 以 1,4-二氧六环甲醇二氯甲烷 为溶剂, 反应 36.5h, 生成 methyl 6-amino-1,2,3,4-tetrahydroisoquinoline-3-carboxylate
    参考文献:
    名称:
    探索四氢异喹啉硫代乙内酰脲支架可阻断雄激素受体作为有效的抗前列腺癌药物
    摘要:
    前列腺癌(PC)是全球范围内与癌症相关的男性死亡的主要原因,因此不断需要鉴定新的和改良的有效抗PC分子。基于enzalutamide结构和我们的前期工作合理设计了新颖的四氢异喹啉硫代乙内酰脲支架,从而发现了一系列新的抗增殖化合物。与恩杂鲁胺相比,几种新的类似物显示出改善的雄激素受体(AR)拮抗活性,同时保持了对LNCaP细胞(富含AR)相对于DU145细胞(AR缺乏)更高的选择性毒性。实际上,化合物55通过削弱AR不清楚的易位性而显示出有希望的体外抗肿瘤活性。更重要的是55与我们的前期工作中报道的化合物1相比,具有更好的药代动力学特性。这些结果证明了向新的和改进的AR拮抗剂的开发迈出的一步。
    DOI:
    10.1016/j.ejmech.2017.10.031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Exploring the tetrahydroisoquinoline thiohydantoin scaffold blockade the androgen receptor as potent anti-prostate cancer agents
    作者:Xi Xu、Raoling Ge、Lei Li、Jubo Wang、Xiaoyu Lu、Siqi Xue、Xijing Chen、Zhiyu Li、Jinlei Bian
    DOI:10.1016/j.ejmech.2017.10.031
    日期:2018.1
    in worldwide and the identification of new and improved potent anti-PC molecules is constantly required. A novel scaffold of tetrahydroisoquinoline thiohydantoin was rationally designed based on the enzalutamide structures and our pre-work, leading to the discovery of a series of new antiproliferative compounds. Several new analogues displayed improved androgen receptor (AR) antagonistic activity, while
    前列腺癌(PC)是全球范围内与癌症相关的男性死亡的主要原因,因此不断需要鉴定新的和改良的有效抗PC分子。基于enzalutamide结构和我们的前期工作合理设计了新颖的四氢异喹啉硫代乙内酰脲支架,从而发现了一系列新的抗增殖化合物。与恩杂鲁胺相比,几种新的类似物显示出改善的雄激素受体(AR)拮抗活性,同时保持了对LNCaP细胞(富含AR)相对于DU145细胞(AR缺乏)更高的选择性毒性。实际上,化合物55通过削弱AR不清楚的易位性而显示出有希望的体外抗肿瘤活性。更重要的是55与我们的前期工作中报道的化合物1相比,具有更好的药代动力学特性。这些结果证明了向新的和改进的AR拮抗剂的开发迈出的一步。
  • Synthesis of<i>N</i> <sup>α</sup>-Fmoc<i>N</i>,<i>N</i>′-bis-Boc-5-, 6- and 8-guanyl-1,2,3,4-tetrahydroisoquinoline-3-carboxylic Acid (5-GTIC, 6-GTIC and 8-GTIC)
    作者:Vincenzo Santagada、Beatrice Severino、Francesco Frecentese、Elisa Perissutti、Sara Terracciano、Ferdinando Fiorino、Donatella Cirillo、Severo Salvadori、Gianfranco Balboni、Giuseppe Caliendo
    DOI:10.1055/s-2004-834875
    日期:——
    N α-Fmoc N,N′-bis-Boc-5-, 6- and 8-guanyl-Tic-OH (5-, 6- and 8-GTIC), three conformationally constrained amino acids with basic properties, have been synthesized by microwave irradiation. These amino acids combine the basic features of arginine with the aromatic features of phenylalanine and can be utilized as functional tools in peptide-based structure-activity studies.
    通过微波辐照合成了 N δ±-Fmoc-N,N′-双叔丁氧羰基-5-、6-和 8-鸟嘌呤基-Tic-OH(5-、6-和 8-GTIC)这三种具有基本特性的构象受限氨基酸。这些氨基酸结合了精氨酸的基本特性和苯丙氨酸的芳香特性,可用作基于多肽的结构-活性研究的功能工具。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甲基3-(二甲基氨基)-2-苯基-2H-azirene-2-羧酸乙酯) (±)-盐酸氯吡格雷 (±)-丙酰肉碱氯化物 (d(CH2)51,Tyr(Me)2,Arg8)-血管加压素 (S)-(+)-α-氨基-4-羧基-2-甲基苯乙酸 (S)-阿拉考特盐酸盐 (S)-赖诺普利-d5钠 (S)-2-氨基-5-氧代己酸,氢溴酸盐 (S)-2-[3-[(1R,2R)-2-(二丙基氨基)环己基]硫脲基]-N-异丙基-3,3-二甲基丁酰胺 (S)-1-(4-氨基氧基乙酰胺基苄基)乙二胺四乙酸 (S)-1-[N-[3-苯基-1-[(苯基甲氧基)羰基]丙基]-L-丙氨酰基]-L-脯氨酸 (R)-乙基N-甲酰基-N-(1-苯乙基)甘氨酸 (R)-丙酰肉碱-d3氯化物 (R)-4-N-Cbz-哌嗪-2-甲酸甲酯 (R)-3-氨基-2-苄基丙酸盐酸盐 (R)-1-(3-溴-2-甲基-1-氧丙基)-L-脯氨酸 (N-[(苄氧基)羰基]丙氨酰-N〜5〜-(diaminomethylidene)鸟氨酸) (6-氯-2-吲哚基甲基)乙酰氨基丙二酸二乙酯 (4R)-N-亚硝基噻唑烷-4-羧酸 (3R)-1-噻-4-氮杂螺[4.4]壬烷-3-羧酸 (3-硝基-1H-1,2,4-三唑-1-基)乙酸乙酯 (2S,3S,5S)-2-氨基-3-羟基-1,6-二苯己烷-5-N-氨基甲酰基-L-缬氨酸 (2S,3S)-3-((S)-1-((1-(4-氟苯基)-1H-1,2,3-三唑-4-基)-甲基氨基)-1-氧-3-(噻唑-4-基)丙-2-基氨基甲酰基)-环氧乙烷-2-羧酸 (2S)-2,6-二氨基-N-[4-(5-氟-1,3-苯并噻唑-2-基)-2-甲基苯基]己酰胺二盐酸盐 (2S)-2-氨基-3-甲基-N-2-吡啶基丁酰胺 (2S)-2-氨基-3,3-二甲基-N-(苯基甲基)丁酰胺, (2S,4R)-1-((S)-2-氨基-3,3-二甲基丁酰基)-4-羟基-N-(4-(4-甲基噻唑-5-基)苄基)吡咯烷-2-甲酰胺盐酸盐 (2R,3'S)苯那普利叔丁基酯d5 (2R)-2-氨基-3,3-二甲基-N-(苯甲基)丁酰胺 (2-氯丙烯基)草酰氯 (1S,3S,5S)-2-Boc-2-氮杂双环[3.1.0]己烷-3-羧酸 (1R,4R,5S,6R)-4-氨基-2-氧杂双环[3.1.0]己烷-4,6-二羧酸 齐特巴坦 齐德巴坦钠盐 齐墩果-12-烯-28-酸,2,3-二羟基-,苯基甲基酯,(2a,3a)- 齐墩果-12-烯-28-酸,2,3-二羟基-,羧基甲基酯,(2a,3b)-(9CI) 黄酮-8-乙酸二甲氨基乙基酯 黄荧菌素 黄体生成激素释放激素 (1-5) 酰肼 黄体瑞林 麦醇溶蛋白 麦角硫因 麦芽聚糖六乙酸酯 麦根酸 麦撒奎 鹅膏氨酸 鹅膏氨酸 鸦胆子酸A甲酯 鸦胆子酸A 鸟氨酸缩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