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1R,2S,6S,9R)-4,4,12,12-tetramethyl-7-(2-phenylethynyl)-3,5,8,11,13-pentaoxatricyclo[7.4.0.02,6]tridecan-7-ol | 1371534-94-9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1R,2S,6S,9R)-4,4,12,12-tetramethyl-7-(2-phenylethynyl)-3,5,8,11,13-pentaoxatricyclo[7.4.0.02,6]tridecan-7-ol
英文别名
——
(1R,2S,6S,9R)-4,4,12,12-tetramethyl-7-(2-phenylethynyl)-3,5,8,11,13-pentaoxatricyclo[7.4.0.02,6]tridecan-7-ol化学式
CAS
1371534-94-9
化学式
C20H24O6
mdl
——
分子量
360.407
InChiKey
IOKSJHNNFOZXRQ-XXUDDRHI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1.7
  • 重原子数:
    26
  • 可旋转键数:
    2
  • 环数:
    4.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6
  • 拓扑面积:
    66.4
  • 氢给体数:
    1
  • 氢受体数:
    6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参考文献:
    名称:
    膦介导的炔基半缩酮的环异构化的发现:通过串联反应获得螺缩酮和二氢吡唑
    摘要:
    这里报道的是关于膦催化的半缩酮的异构化以及环状酮-烯醇醚产物的后续反应的详细信息。新的环异构化是对先前报道的胺催化过程的补充,该过程从相同的半缩醛起始原料制得了环氧庚烷酮。在环状酮烯醇醚上不存在官能团(R 2)的情况下,发生快速且容易的二聚,得到螺缩酮产物。当烯酮被取代时(即R 2=),则环状酮烯醇醚足够稳定,因此可以将其分离出来;然后可以将其在同一罐中进一步反应以提供相应的二氢吡唑。螺环酮和二氢吡唑产物均通过串联反应产生,该串联反应始于新的环异构化。该方法允许从相对简单的起始材料快速引入产品的复杂性。它应在天然产物样分子的合成中找到应用。
    DOI:
    10.1021/jo3001854
  • 作为产物:
    描述:
    2,3:4,6-di-O-isopropylidene-D-mannono-1,5-lactone苯乙炔正丁基锂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 为溶剂, 反应 4.0h, 以57%的产率得到(1R,2S,6S,9R)-4,4,12,12-tetramethyl-7-(2-phenylethynyl)-3,5,8,11,13-pentaoxatricyclo[7.4.0.02,6]tridecan-7-ol
    参考文献:
    名称:
    膦介导的炔基半缩酮的环异构化的发现:通过串联反应获得螺缩酮和二氢吡唑
    摘要:
    这里报道的是关于膦催化的半缩酮的异构化以及环状酮-烯醇醚产物的后续反应的详细信息。新的环异构化是对先前报道的胺催化过程的补充,该过程从相同的半缩醛起始原料制得了环氧庚烷酮。在环状酮烯醇醚上不存在官能团(R 2)的情况下,发生快速且容易的二聚,得到螺缩酮产物。当烯酮被取代时(即R 2=),则环状酮烯醇醚足够稳定,因此可以将其分离出来;然后可以将其在同一罐中进一步反应以提供相应的二氢吡唑。螺环酮和二氢吡唑产物均通过串联反应产生,该串联反应始于新的环异构化。该方法允许从相对简单的起始材料快速引入产品的复杂性。它应在天然产物样分子的合成中找到应用。
    DOI:
    10.1021/jo3001854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Discovery of a Phosphine-Mediated Cycloisomerization of Alkynyl Hemiketals: Access to Spiroketals and Dihydropyrazoles via Tandem Reactions
    作者:Jaideep Saha、Chris Lorenc、Bikash Surana、Mark W. Peczuh
    DOI:10.1021/jo3001854
    日期:2012.4.20
    functionality (R2) on the cyclic keto enol ether, a rapid and facile dimerization occurs, giving spiroketal products. When the enone is substituted (i.e., R2 = Ph), the cyclic keto enol ether is sufficiently stable so that it can be isolated; it can then be further reacted in the same pot to provide the corresponding dihydropyrazoles. Both the spiroketal and dihydropyrazole products arise by a tandem reaction
    这里报道的是关于膦催化的半缩酮的异构化以及环状酮-烯醇醚产物的后续反应的详细信息。新的环异构化是对先前报道的胺催化过程的补充,该过程从相同的半缩醛起始原料制得了环氧庚烷酮。在环状酮烯醇醚上不存在官能团(R 2)的情况下,发生快速且容易的二聚,得到螺缩酮产物。当烯酮被取代时(即R 2=),则环状酮烯醇醚足够稳定,因此可以将其分离出来;然后可以将其在同一罐中进一步反应以提供相应的二氢吡唑。螺环酮和二氢吡唑产物均通过串联反应产生,该串联反应始于新的环异构化。该方法允许从相对简单的起始材料快速引入产品的复杂性。它应在天然产物样分子的合成中找到应用。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苄基二亚苄基-α-D-甘露吡喃糖苷 苄基2-C-甲基-3,4-O-(1-甲基亚乙基)-BETA-D-吡喃核糖苷 艾日布林中间体,艾瑞布林中间体 艾日布林中间体 脱氧青蒿素 甲基6-脱氧-3,4-O-异亚丙基-beta-L-甘油-吡喃己糖苷 甲基3,4-异亚丙基-beta-L-阿拉伯糖吡喃糖苷 甲基3,4-O-异亚丙基-beta-L-赤式-吡喃戊-2-酮糖 甲基3,4-O-(氧代亚甲基)-beta-D-吡喃半乳糖苷 甲基 3,4-O-异亚丙基吡喃戊糖苷 甲基 2,3-O-羰基-4,6-O-异亚丙基-alpha-D-吡喃甘露糖苷 果糖二丙酮氯磺酸酯 果糖二丙酮 托吡酯杂质7 托吡酯N-甲基杂质 托吡酯-13C6 托吡酯 史氏环氧化恶唑烷酮甲基催化剂 双丙酮半乳糖 双丙酮-L-阿拉伯糖 六氢二螺[环己烷-1,2'-[1,3]二氧杂环戊并[4,5]吡喃并[3,2-d][1,3]二恶英-8',1''-环己烷]-4'-醇 [(3aS,5aR,7R,8aR,8bS)-7-(羟基甲基)-2,2,7-三甲基四氢-3aH-二[1,3]二氧杂环戊并[4,5-b:4',5'-d]吡喃-3a-基]甲基氨基磺酸 D-半乳醛环3,4-碳酸 6-脱氧-6-碘-1,2:3,4-二-o-异亚丙基-α-d-半乳糖吡喃糖苷 6-叠氮基-6-脱氧-1,2:3,4-二-o-异亚丙基-d-半乳糖吡喃糖苷 6-O-乙酰基-1,2:3,4-二-O-异亚丙基-alpha-D-吡喃半乳糖 4,5-O-(1-甲基乙亚基)-beta-D-吡喃果糖 3alpha-羟基去氧基蒿甲醚 3-羟基去oxydihydroartemisinin 3,5,11-三氧杂-10-氮杂三环[6.2.1.02,6]十一碳-2(6),7,9-三烯 3,4-O-异亚丙基-L-阿拉伯糖 3,4-O-(苯基亚甲基)-D-核糖酸 D-内酯 3,4,6-三-O-苄基-beta-D-吡喃甘露糖-1,2-(甲基原乙酸酯) 2,6-脱水-5-脱氧-3,4-O-(氧代亚甲基)-1-O-(三异丙基硅烷基)-D-阿拉伯糖-己-5-烯糖 2,3:4,6-二-o-异亚丙基-d-甘露糖苷甲酯 2,3:4,5-二-O-(1-甲基亚乙基)-beta-D-吡喃果糖甲基((((1-(甲硫基)亚乙基)氨基)氧基)羰基)酰胺基亚硫酸酯 2,3:4,5-二-O-(1-甲基亚乙基)-beta-D-吡喃果糖 1-叠氮基硫酸酯 2,3-脱异亚丙基托吡酯 2,3-O-羰基-alpha-d-吡喃甘露糖 2,3-O-(1-甲基亚乙基)-beta-D-吡喃果糖1-氨基磺酸酯 2,3-4,5-二-O-异亚丙基-1-O-甲基-beta-吡喃果糖 2,3,5-三邻苄基-1-o-(4-硝基苯甲酰基)-d-阿拉伯呋喃糖 2,2,2',2'-四甲基四氢螺[1,3-二氧戊环-4,6'-[1,3]二氧杂环戊并[4,5-c]吡喃]-7'-醇 10-乙氧基-1,5,9-三甲基-11,14,15-三氧杂四环[10.2.1.04,13.08,13]十五烷 1-{[(1R,2S,6R)-4,4-二甲基-3,5,10,11-四氧杂三环[6.2.1.02,6]十一烷-7-基]氧基}-3-{[(1S,2R,6S)-4,4-二甲基-3,5,10,11-四氧杂三环[6.2.1.02,6]十一烷-7-基]氧基}-2-丙胺 1-[(3aS,5aR,8aR,8bS)-2,2,7,7-四甲基四氢-3aH-二[1,3]二氧杂环戊并[4,5-b:4',5'-d]吡喃-3a-基]甲胺 1-O-ACETYL-2,3,4,6-DI-O-ISOPROPYLIDENE-Α-D-MANNOPYRANOSE1-O-乙酰基-2,3,4,6-二-O-异亚丙基-Α-D-吡喃甘露糖 1-O-ACETYL-2,3,4,6-DI-O-ISOPROPYLIDENE-Α-D-MANNOPYRANOSE1-O-乙酰基-2,3,4,6-二-O-异亚丙基-Α-D-吡喃甘露糖 1,6-脱水-2,3-O-异亚丙基-β-D-甘露吡喃糖 1,6-去氢-2,3-O-亚苄基-beta-D-吡喃甘露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