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2-amino-6-(N-methylamino)-3-nitropyridine | 144435-15-4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2-amino-6-(N-methylamino)-3-nitropyridine
英文别名
2-amino-6-(methylamino)-3-nitropyridine;6-N-methyl-3-nitropyridine-2,6-diamine
2-amino-6-(N-methylamino)-3-nitropyridine化学式
CAS
144435-15-4
化学式
C6H8N4O2
mdl
——
分子量
168.155
InChiKey
PRGZPLSOFDWHHA-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1.2
  • 重原子数:
    12
  • 可旋转键数:
    1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17
  • 拓扑面积:
    96.8
  • 氢给体数:
    2
  • 氢受体数:
    5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2-amino-6-(N-methylamino)-3-nitropyridine 在 palladium on activated charcoal 氢气 作用下, 以 乙醇 为溶剂, 生成 6-N-methylpyridine-2,3,6-triamine
    参考文献:
    名称:
    新型的α-氨基-3-羟基-5-甲基异恶唑-4-丙酸酯受体拮抗剂:6-(1H-咪唑-1-基)-7-硝基-2,3(1H,4H)的合成与构效关系-吡啶并[2,3-b]吡嗪二酮及相关化合物。
    摘要:
    我们已经合成并评估了氮杂喹喔啉酮3a-c在抑制大鼠全脑[3H] AMPA结合中的活性。发现氮杂喹喔啉二酮核在AMPA受体结合中起喹喔啉二酮的生物同工异构体的作用。6-和/或7-取代的2,3(1H,4H)-吡啶并[2,3-b]吡嗪二酮衍生物4、7-1、13、15和16的详细结构-活性关系显示出一些差异与包括6-(1H-咪唑-1-基)-7-硝基-2,3-(1H,4H)-喹喔啉二酮(1)(YM90K)的相应取代喹喔啉二酮的比较。X射线研究表明1.HCl的7-硝基基团与喹喔啉环几乎共面,而6-咪唑-1-基相对于芳环旋转。从NMDA受体结合研究中的甘氨酸位点开始,表明在吡啶并吡嗪二酮上6-取代基的庞大可能是针对甘氨酸位点的选择性的原因。在一系列的氮杂喹喔啉二酮中,6-(1H-咪唑-1-基)-7-硝基-2,3(1H,4H)-吡啶并[2,3-b]吡嗪二酮(8c)表现出最佳亲和力的组合对AMPA受体具有Ki值为0
    DOI:
    10.1021/jm950304+
  • 作为产物:
    描述:
    2-氨基-3-硝基吡啶甲胺potassium permanganate 作用下, 反应 0.5h, 以61%的产率得到2-amino-6-(N-methylamino)-3-nitropyridine
    参考文献:
    名称:
    Szpakiewicz, Barbara; Wozniak, Marian, Advanced Synthesis and Catalysis, 1999, vol. 341, # 1, p. 75 - 78
    摘要:
    DOI: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Novel α-Amino-3-hydroxy-5-methylisoxazole-4-propionate Receptor Antagonists:  Synthesis and Structure−Activity Relationships of 6-(1<i>H</i>-Imidazol-1-yl)- 7-nitro-2,3(1<i>H</i>,4<i>H</i>)-pyrido[2,3-<i>b</i>]pyrazinedione and Related Compounds
    作者:Junya Ohmori、Hirokazu Kubota、Masao Shimizu-Sasamata、Masamichi Okada、Shuichi Sakamoto
    DOI:10.1021/jm950304+
    日期:1996.3.15
    for quinoxalinedione in AMPA receptor binding. The detailed structure-activity relationships of 6- and/or 7-substituted 2,3(1H,4H)-pyrido[2,3-b]pyrazinedione derivatives 4, 7-1-, 13, 15 and 16 showed some differences in comparison with those of the corresponding substituted quinoxalinediones, including 6-(1H-imidazol-1-yl)-7-nitro-2,3-(1H,4H)-quinoxalinedione (1) (YM90K). The X-ray study exhibited that
    我们已经合成并评估了氮杂喹喔啉酮3a-c在抑制大鼠全脑[3H] AMPA结合中的活性。发现氮杂喹喔啉二酮核在AMPA受体结合中起喹喔啉二酮的生物同工异构体的作用。6-和/或7-取代的2,3(1H,4H)-吡啶并[2,3-b]吡嗪二酮衍生物4、7-1、13、15和16的详细结构-活性关系显示出一些差异与包括6-(1H-咪唑-1-基)-7-硝基-2,3-(1H,4H)-喹喔啉二酮(1)(YM90K)的相应取代喹喔啉二酮的比较。X射线研究表明1.HCl的7-硝基基团与喹喔啉环几乎共面,而6-咪唑-1-基相对于芳环旋转。从NMDA受体结合研究中的甘氨酸位点开始,表明在吡啶并吡嗪二酮上6-取代基的庞大可能是针对甘氨酸位点的选择性的原因。在一系列的氮杂喹喔啉二酮中,6-(1H-咪唑-1-基)-7-硝基-2,3(1H,4H)-吡啶并[2,3-b]吡嗪二酮(8c)表现出最佳亲和力的组合对AMPA受体具有Ki值为0
  • Szpakiewicz, Barbara; Wozniak, Marian, Advanced Synthesis and Catalysis, 1999, vol. 341, # 1, p. 75 - 78
    作者:Szpakiewicz, Barbara、Wozniak, Marian
    DOI:——
    日期:——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