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2,5-Dimethyl-cycloheptanon | 103260-99-7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2,5-Dimethyl-cycloheptanon
英文别名
2,5-Dimethylcycloheptan-1-one
2,5-Dimethyl-cycloheptanon化学式
CAS
103260-99-7
化学式
C9H16O
mdl
——
分子量
140.225
InChiKey
IBHJEFPGYBSBSM-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2.3
  • 重原子数:
    10
  • 可旋转键数:
    0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89
  • 拓扑面积:
    17.1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1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2,5-Dimethyl-cycloheptanon1,3-二氯-2-丁烯 生成 2,5-Dimethyl-2-(3-chlor-crotyl)-cycloheptanon
    参考文献:
    名称:
    (±)-芸香酚的全合成及相关研究
    摘要:
    描述了到1,7-二甲基双环[4.3.1] decan-10-ols 16e,19e和79的立体选择路线,以及它们的甲磺酸盐衍生物随后重排为相应的氢azulenes 22、27和81的过程。双环[4.3.1]癸烷中间体的合成从2-碳乙氧基环庚酮开始,并通过与甲基乙烯基酮缩合并在硫酸中环化生成的2-碳乙氧基-2-(3-氧代丁基)-环庚酮进行。由此获得的衍生的双环[4.3.1]癸烯酮羧酸34和69的选择性还原,产生了上述的氢化az烯前体。7-羟甲基取代的氢杂唑衍生物82通过氧化成相应的酸83,用重氮甲烷酯化并将所得酯84碱性异构化为差向异构体85,将其转化为(±)戊烯醇(87)。用甲基锂处理酯84得到7-表丁烯醇(86),而酯85得到(±)-丁烯酚(87)。在该合成方案的初始阶段,将对氯苯醚用作羟甲基官能团的保护基团,其最终被转化为芸香醇的C-7异丙醇基团。通过用氨中的锂将其还原为对酸不稳定的烯醇醚,可以轻松除去该保护基。
    DOI:
    10.1016/s0040-4020(01)82767-8
  • 作为产物:
    参考文献:
    名称:
    Sykora,V. et al., Collection of Czechoslovak Chemical Communications, 1961, vol. 26, p. 788 - 802
    摘要:
    DOI: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42. Reactions of aliphatic diazo-compounds with carbonyl derivatives
    作者:Donald W. Adamson、J. Kenner
    DOI:10.1039/jr9390000181
    日期:——
  • US4647686A
    申请人:——
    公开号:US4647686A
    公开(公告)日:1987-03-03
  • Sykora,V. et al., Collection of Czechoslovak Chemical Communications, 1961, vol. 26, p. 788 - 802
    作者:Sykora,V. et al.
    DOI:——
    日期:——
  • The total synthesis of (±)-bulnesol and related studies
    作者:J.A. Marshall、J.J. Partridge
    DOI:10.1016/s0040-4020(01)82767-8
    日期:1969.1
    1,7-dimethylbicyclo[4.3.1]decan-10-ols 16e, 19e, and 79 and the subsequent rearrangement of their methanesulfonate derivatives to the corresponding hydroazulenes 22, 27, and 81 is described. The synthesis of the bicyclo[4.3.1]decane intermediates begins with 2-carbethoxycycloheptanones and proceeds via condensation with methyl vinyl ketone and cyclization of the resulting 2-carbethoxy-2-(3-oxobutyl)-cycloheptanones
    描述了到1,7-二甲基双环[4.3.1] decan-10-ols 16e,19e和79的立体选择路线,以及它们的甲磺酸盐衍生物随后重排为相应的氢azulenes 22、27和81的过程。双环[4.3.1]癸烷中间体的合成从2-碳乙氧基环庚酮开始,并通过与甲基乙烯基酮缩合并在硫酸中环化生成的2-碳乙氧基-2-(3-氧代丁基)-环庚酮进行。由此获得的衍生的双环[4.3.1]癸烯酮羧酸34和69的选择性还原,产生了上述的氢化az烯前体。7-羟甲基取代的氢杂唑衍生物82通过氧化成相应的酸83,用重氮甲烷酯化并将所得酯84碱性异构化为差向异构体85,将其转化为(±)戊烯醇(87)。用甲基锂处理酯84得到7-表丁烯醇(86),而酯85得到(±)-丁烯酚(87)。在该合成方案的初始阶段,将对氯苯醚用作羟甲基官能团的保护基团,其最终被转化为芸香醇的C-7异丙醇基团。通过用氨中的锂将其还原为对酸不稳定的烯醇醚,可以轻松除去该保护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