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品为无色透明液体,苄草丹原药为黄色透明液体。凝固点低于-10℃,沸点为129℃(33Pa),蒸气压在25℃时为6.93mPa,密度为1.042g/cm³。该物质在20℃水中溶解度为13.2mg/L,并可溶于丙酮、氯苯、乙醇、煤油和二甲苯。Kow值为44,500(25℃)。稳定性测试表明,在52℃下60天内不降解,pH7时在25℃下的DT50为25天,土壤中DT50为10~35天。
毒性大鼠急性经口LD₅₀值范围为1820~1958mg/kg,兔急性经皮LD₅₀大于2000mg/kg。该物质对皮肤和眼睛有轻微刺激作用,但不会引起皮肤过敏反应。大鼠吸入LC₅₀(4小时)大于4.7mg/L;大鼠两年饲喂试验的无作用剂量为0.5mg/kg·天,小鼠18个月饲喂试验的无作用剂量大于65mg/kg·天,野鸭5天饲喂试验的无作用剂量为3165mg/kg,鹌鹑为1780mg/kg。Ames试验结果为阴性,未表现出对大鼠和兔的致畸作用,也不影响大鼠繁殖,并且不具有致癌性。鱼毒LC₅₀(96小时):虹鳟为1.7mg/L,蓝鳃太阳鱼为4.2mg/L。
作用方式及作用机理苄草丹是一种硫代氨基甲酸酯类化合物,与菌达灭相比,其挥发性较低(25℃时SC—0574的蒸气压为6.67mPa,菌达灭为4.5Pa),因此不需要混土。该物质对禾本科杂草幼苗具有良好的杀伤作用。受硫代氨基甲酸酯类化合物危害的典型症状是植株呈现深绿色、植株扭曲,抑制幼苗和根的生长,并阻止叶从芽鞘中出来。对于有4~5片以上真叶的植物,在分生组织及其周围出现严重坏死。
在土壤处理和水培法等温室试验中发现,苄草丹对禾谷类作物芽前施药的选择性取决于“深度”保护作用,这一点与燕麦畏的研究结果一致(Fryer Makepeace, 1977)。分析结果显示,由于S0574的淋溶性低,因此要防止其与土壤内芽的禾谷作物苗接触。
防除对象和使用方法本药剂适用于3~4kg/(ai)ha芽前或芽后早期施用于冬小麦、冬大麦和黑麦田,可以有效防除禾本科杂草和阔叶杂草,特别是猪殃殃、鼠尾看麦娘、多花黑麦草、早熟禾、白芥、繁缕、婆婆纳属等。它也可以用于蚕豆田。
制备方法N,N-二丙基氨基甲酰氯与苄硫醇在氢氧化钠水溶液中,在20~60℃条件下反应,即可制得苄草丹。
分析方法产品分析和残留物测定均采用气相色谱(GC)法。
中文名称 | 英文名称 | CAS号 | 化学式 | 分子量 |
---|---|---|---|---|
—— | S-benzyl N-propylthiocarbamate | 39077-95-7 | C11H15NOS | 209.3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