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1R,3S)-5-bromo-6,8-dimethoxy-1,2,3-trimethyl-1,2,3,4-tetrahydroisoquinoline | 182072-61-3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1R,3S)-5-bromo-6,8-dimethoxy-1,2,3-trimethyl-1,2,3,4-tetrahydroisoquinoline
英文别名
(1R,3S)-5-bromo-6,8-dimethoxy-1,2,3-trimethyl-3,4-dihydro-1H-isoquinoline
(+)-(1R,3S)-5-bromo-6,8-dimethoxy-1,2,3-trimethyl-1,2,3,4-tetrahydroisoquinoline化学式
CAS
182072-61-3
化学式
C14H20BrNO2
mdl
——
分子量
314.222
InChiKey
AVSDABSMKBEFHQ-DTWKUNHW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3.3
  • 重原子数:
    18
  • 可旋转键数:
    2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57
  • 拓扑面积:
    21.7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3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1R,3S)-5-bromo-6,8-dimethoxy-1,2,3-trimethyl-1,2,3,4-tetrahydroisoquinoline吡啶 、 lithium aluminium tetrahydride 、 三甲基氯硅烷magnesium溶剂黄146 、 sodium sulfate 、 三氟乙酸 、 sodium iodide 、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 为溶剂, 反应 78.0h, 生成 ancistrobertsonine B
    参考文献:
    名称:
    萘基异喹啉生物碱的趋同合成:(+)-O-甲基抗蒽啉的全合成。
    摘要:
    描述了萘基异喹啉生物碱抗艾替考林(2)的甲基醚衍生物2a的高度收敛的合成。关键步骤涉及在手性恶唑啉3和衍生自旋光四氢异喹啉8的格利雅试剂4之间的立体选择性联芳基偶联。然后将阻转异构体混合物转化为可分离的乙酰胺11和12,以16:84的比例获得三个步骤的总产率为32%。然后,将主要的阻转异构体12转化为O-甲基蒽环茶碱(2a),该产物与衍生自相关生物碱抗金花环素(14)的半合成样品相同。
    DOI:
    10.1021/jo9607119
  • 作为产物:
    参考文献:
    名称:
    萘基异喹啉生物碱的趋同合成:(+)-O-甲基抗蒽啉的全合成。
    摘要:
    描述了萘基异喹啉生物碱抗艾替考林(2)的甲基醚衍生物2a的高度收敛的合成。关键步骤涉及在手性恶唑啉3和衍生自旋光四氢异喹啉8的格利雅试剂4之间的立体选择性联芳基偶联。然后将阻转异构体混合物转化为可分离的乙酰胺11和12,以16:84的比例获得三个步骤的总产率为32%。然后,将主要的阻转异构体12转化为O-甲基蒽环茶碱(2a),该产物与衍生自相关生物碱抗金花环素(14)的半合成样品相同。
    DOI:
    10.1021/jo9607119
  • 作为试剂:
    描述:
    参考文献:
    名称:
    萘基异喹啉生物碱的趋同合成:(+)-O-甲基抗蒽啉的全合成。
    摘要:
    描述了萘基异喹啉生物碱抗艾替考林(2)的甲基醚衍生物2a的高度收敛的合成。关键步骤涉及在手性恶唑啉3和衍生自旋光四氢异喹啉8的格利雅试剂4之间的立体选择性联芳基偶联。然后将阻转异构体混合物转化为可分离的乙酰胺11和12,以16:84的比例获得三个步骤的总产率为32%。然后,将主要的阻转异构体12转化为O-甲基蒽环茶碱(2a),该产物与衍生自相关生物碱抗金花环素(14)的半合成样品相同。
    DOI:
    10.1021/jo9607119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RIZZACASA, MARK A.;SARGENT, MELVYN V.;SKELTON, BRIAN W.;WHNE, ALLAN H., AUSTRAL. J. CHEM., 43,(1990) N, C. 79-86
    作者:RIZZACASA, MARK A.、SARGENT, MELVYN V.、SKELTON, BRIAN W.、WHNE, ALLAN H.
    DOI:——
    日期:——
  • Convergent Synthesis of Naphthylisoquinoline Alkaloids:  Total Synthesis of (+)-<i>O</i>-Methylancistrocline
    作者:Phung Chau、Ivona R. Czuba、Mark A. Rizzacasa、Gerhard Bringmann、Klaus-Peter Gulden、Manuela Schäffer
    DOI:10.1021/jo9607119
    日期:1996.1.1
    A highly convergent synthesis of the methyl ether derivative 2a of the naphthylisoquinoline alkaloid ancistrocline (2) is described. The key step involves a stereoselective biaryl coupling between the chiral oxazoline 3 and the Grignard reagent 4 derived from the optically active tetrahydroisoquinoline 8. The atropisomeric mixture was then converted to the separable acetamides 11 and 12, which were
    描述了萘基异喹啉生物碱抗艾替考林(2)的甲基醚衍生物2a的高度收敛的合成。关键步骤涉及在手性恶唑啉3和衍生自旋光四氢异喹啉8的格利雅试剂4之间的立体选择性联芳基偶联。然后将阻转异构体混合物转化为可分离的乙酰胺11和12,以16:84的比例获得三个步骤的总产率为32%。然后,将主要的阻转异构体12转化为O-甲基蒽环茶碱(2a),该产物与衍生自相关生物碱抗金花环素(14)的半合成样品相同。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