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methyl 2,3-di-O-(2-picolyl)-α-D-lyxofuranoside | 1043864-93-2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methyl 2,3-di-O-(2-picolyl)-α-D-lyxofuranoside
英文别名
[(2R,3S,4S,5S)-5-methoxy-3,4-bis(pyridin-2-ylmethoxy)oxolan-2-yl]methanol
methyl 2,3-di-O-(2-picolyl)-α-D-lyxofuranoside化学式
CAS
1043864-93-2
化学式
C18H22N2O5
mdl
——
分子量
346.383
InChiKey
DUWHZFYVDLXRBQ-OWSLCNJR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0
  • 重原子数:
    25
  • 可旋转键数:
    8
  • 环数:
    3.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44
  • 拓扑面积:
    82.9
  • 氢给体数:
    1
  • 氢受体数:
    7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tetrakis(actonitrile)copper(I) hexafluorophosphate 、 methyl 2,3-di-O-(2-picolyl)-α-D-lyxofuranoside甲醇 为溶剂, 以93%的产率得到Cu(H2O)(methyl 2,3-di-O-(2-picolyl)-α-D-lyxofuranoside)PF6
    参考文献:
    名称:
    Synthesis, characterization and dioxygen reactivity of copper(i) complexes with glycoligands
    摘要:
    一个新的铜(I)络合物与“糖配体”包含一个中心糖支架,具有2-吡啶甲基醚基团或2-吡啶甲基胺或N-咪唑胺基团,已被制备和表征。为此,合成了以下四齿配体:甲基 2,3-二-O-(2-吡啶甲基)-α-D-lyxofuranoside (L1), 1,5-anHydro-2-deoxy-3,4-二-O-(2-吡啶甲基)-D-半乳糖醇 (L2), 5-(氨基-N-(2-水杨基))-5-脱氧-1,2-O-异亚丙基-3-O-(2-吡啶甲基)-α-D-呋喃木糖(L3)和 5-(氨基-N-(2-水杨基))-5-脱氧-1,2-O-异亚丙基-3-O-(甲基咪唑-2-基) -α-D-呋喃木糖 (L4)。通过元素分析、IR、1H 和 13C NMR 光谱、ESI 质谱和循环伏安法对配体和配合物进行了表征。在实验工作的同时,还进行了 HF-DFT(B3LYP/6–31G*) 计算以获得额外的结构信息。发现 Cu(I) 配合物是五配位的。研究了 CuILn 配合物的氧化还原性质和 O2 反应性。 Cu(I) 络合物与乙醇中的分子氧反应产生稳定的 Cu(II) 络合物,经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和 EPR 光谱法证实。
    DOI:
    10.1039/b801109e
  • 作为产物:
    描述:
    methyl 2,3-di-O-(2-picolyl)-6-O-trityl-α-D-lyxofuranoside盐酸 作用下, 以 乙醇 为溶剂, 以72%的产率得到methyl 2,3-di-O-(2-picolyl)-α-D-lyxofuranoside
    参考文献:
    名称:
    Synthesis, characterization and dioxygen reactivity of copper(i) complexes with glycoligands
    摘要:
    一个新的铜(I)络合物与“糖配体”包含一个中心糖支架,具有2-吡啶甲基醚基团或2-吡啶甲基胺或N-咪唑胺基团,已被制备和表征。为此,合成了以下四齿配体:甲基 2,3-二-O-(2-吡啶甲基)-α-D-lyxofuranoside (L1), 1,5-anHydro-2-deoxy-3,4-二-O-(2-吡啶甲基)-D-半乳糖醇 (L2), 5-(氨基-N-(2-水杨基))-5-脱氧-1,2-O-异亚丙基-3-O-(2-吡啶甲基)-α-D-呋喃木糖(L3)和 5-(氨基-N-(2-水杨基))-5-脱氧-1,2-O-异亚丙基-3-O-(甲基咪唑-2-基) -α-D-呋喃木糖 (L4)。通过元素分析、IR、1H 和 13C NMR 光谱、ESI 质谱和循环伏安法对配体和配合物进行了表征。在实验工作的同时,还进行了 HF-DFT(B3LYP/6–31G*) 计算以获得额外的结构信息。发现 Cu(I) 配合物是五配位的。研究了 CuILn 配合物的氧化还原性质和 O2 反应性。 Cu(I) 络合物与乙醇中的分子氧反应产生稳定的 Cu(II) 络合物,经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和 EPR 光谱法证实。
    DOI:
    10.1039/b801109e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