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1-Phenyl-3-quinolin-8-yliminobutan-1-one | 1467075-50-8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1-Phenyl-3-quinolin-8-yliminobutan-1-one
英文别名
1-phenyl-3-quinolin-8-yliminobutan-1-one
1-Phenyl-3-quinolin-8-yliminobutan-1-one化学式
CAS
1467075-50-8
化学式
C19H16N2O
mdl
——
分子量
288.349
InChiKey
HCMXECMMLQEHQL-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3.6
  • 重原子数:
    22
  • 可旋转键数:
    4
  • 环数:
    3.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11
  • 拓扑面积:
    42.3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3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RuHCl(CO)(triphenylphosphine)2(pyridine)] 、 1-Phenyl-3-quinolin-8-yliminobutan-1-one 为溶剂, 反应 7.0h, 以71%的产率得到
    参考文献:
    名称:
    带有喹啉基NNO三齿配体的钌(II)羰基络合物作为催化剂,用于一锅转化醛为酰胺和苯酚进行烯丙基化。
    摘要:
    六个新的具有通式[RuCl(CO)(B)L(1-2)]的八面体钌(II)羰基配合物(B = PPh3,AsPh3或py; L(1-2)=喹啉基NNO配体)被合成。喹啉基配体表现为单阴离子三齿供体,并通过酮烯酸酯氧,偶氮甲碱氮和喹啉氮与钌配位。配合物的组成已通过元素分析和光谱方法(FT-IR,电子,(1)H NMR,(13)C NMR,(31)P NMR和ESI-Mass)确定。在NH2OH·HCl和NaHCO3的存在下,络合物被用作有效催化剂,将各种醛一锅转化为相应的伯酰胺。还研究了催化剂负载量和反应温度对钌(II)羰基配合物催化活性的影响。合成的配合物在温和条件下在K2CO3存在下,对苯酚的邻位烯丙基化也具有良好的催化活性。根据区域选择性反应,该络合物提供了支链的烯丙基芳基醚。
    DOI:
    10.1016/j.saa.2013.07.114
  • 作为产物:
    描述:
    8-氨基喹啉1-苯基-1,3-丁二酮甲酸 作用下, 以 甲苯 为溶剂, 反应 40.0h, 以76%的产率得到1-Phenyl-3-quinolin-8-yliminobutan-1-one
    参考文献:
    名称:
    带有喹啉基NNO三齿配体的钌(II)羰基络合物作为催化剂,用于一锅转化醛为酰胺和苯酚进行烯丙基化。
    摘要:
    六个新的具有通式[RuCl(CO)(B)L(1-2)]的八面体钌(II)羰基配合物(B = PPh3,AsPh3或py; L(1-2)=喹啉基NNO配体)被合成。喹啉基配体表现为单阴离子三齿供体,并通过酮烯酸酯氧,偶氮甲碱氮和喹啉氮与钌配位。配合物的组成已通过元素分析和光谱方法(FT-IR,电子,(1)H NMR,(13)C NMR,(31)P NMR和ESI-Mass)确定。在NH2OH·HCl和NaHCO3的存在下,络合物被用作有效催化剂,将各种醛一锅转化为相应的伯酰胺。还研究了催化剂负载量和反应温度对钌(II)羰基配合物催化活性的影响。合成的配合物在温和条件下在K2CO3存在下,对苯酚的邻位烯丙基化也具有良好的催化活性。根据区域选择性反应,该络合物提供了支链的烯丙基芳基醚。
    DOI:
    10.1016/j.saa.2013.07.114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Ruthenium(II) carbonyl complexes bearing quinoline-based NNO tridentate ligands as catalyst for one-pot conversion of aldehydes to amides and o-allylation of phenols
    作者:R. Manikandan、G. Prakash、R. Kathirvel、P. Viswanathamurthi
    DOI:10.1016/j.saa.2013.07.114
    日期:2013.12
    complexes having the general molecular formula [RuCl(CO)(B)L(1-2)] (B = PPh3, AsPh3 or py; L(1-2) = quinoline based NNO ligand) were synthesized. The quinoline based ligands behave as monoanionic tridentate donor and coordinated to ruthenium via ketoenolate oxygen, azomethine nitrogen and quinoline nitrogen. The composition of the complexes has been established by elemental analysis and spectral methods
    六个新的具有通式[RuCl(CO)(B)L(1-2)]的八面体钌(II)羰基配合物(B = PPh3,AsPh3或py; L(1-2)=喹啉基NNO配体)被合成。喹啉基配体表现为单阴离子三齿供体,并通过酮烯酸酯氧,偶氮甲碱氮和喹啉氮与钌配位。配合物的组成已通过元素分析和光谱方法(FT-IR,电子,(1)H NMR,(13)C NMR,(31)P NMR和ESI-Mass)确定。在NH2OH·HCl和NaHCO3的存在下,络合物被用作有效催化剂,将各种醛一锅转化为相应的伯酰胺。还研究了催化剂负载量和反应温度对钌(II)羰基配合物催化活性的影响。合成的配合物在温和条件下在K2CO3存在下,对苯酚的邻位烯丙基化也具有良好的催化活性。根据区域选择性反应,该络合物提供了支链的烯丙基芳基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