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R)-2-(phenyl)-1-indanone | 16619-12-8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R)-2-(phenyl)-1-indanone
英文别名
(R)-2-phenyl-2,3-dihydro-1H-inden-1-one;2-Phenyl-1-indanon;(2R)-2-phenyl-2,3-dihydroinden-1-one
(R)-2-(phenyl)-1-indanone化学式
CAS
16619-12-8
化学式
C15H12O
mdl
——
分子量
208.26
InChiKey
OCLCRYNZYRSURW-CQSZACIV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熔点:
    77.5°C
  • 沸点:
    335℃
  • 密度:
    1.162
  • 闪点:
    144℃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3.4
  • 重原子数:
    16
  • 可旋转键数:
    1
  • 环数:
    3.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13
  • 拓扑面积:
    17.1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1

安全信息

  • 危险性防范说明:
    P261,P280,P301+P312,P302+P352,P305+P351+P338
  • 危险性描述:
    H302,H315,H319,H335

SDS

SDS:cc1d0d64fcc57e969ac196a3dccb4dc1
查看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产物:
    描述:
    (E)-2-styrylbenzaldehyde(S)-(+)-5,5'-双[二(3,5-二叔丁基-4-甲氧基苯基)膦]-4,4'-二-1,3-苯并二氧戊环 、 bis(norbornadiene)rhodium(l)tetrafluoroborate 、 氢气 作用下, 以 1,2-二氯乙烷 为溶剂, 反应 0.5h, 以60%的产率得到
    参考文献:
    名称:
    铑催化的1,2-二取代烯烃的分子内加氢酰化反应,用于合成2-取代的茚满酮
    摘要:
    1,2-二取代烯烃的分子内加氢酰化被认为是一项艰巨的任务,这是由于在1位缺少额外的取代基以及在2位取代基的空间位阻引起的低活性导致的副反应,以及由于与产品消旋有关的问题,非对称版本尚未被认为是可行的。我们已经部分解决了这些问题。在活化的二膦-Rh配合物的催化下,在选定的二卤代溶剂中反应,邻-(2-芳基乙烯基)苯甲醛的分子内氢酰化反应可提供高产率的相应2-芳基-1-茚满酮,以及使用o的不对称变体-(2-烷基乙烯基)苯甲醛以高收率和中等对映选择性提供手性2-烷基-1-茚满酮。
    DOI:
    10.1016/j.tet.2018.11.057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Enantiodivergent Synthesis of Tertiary α-Aryl 1-Indanones: Evidence Toward Disparate Mechanisms in the Palladium-Catalyzed Decarboxylative Asymmetric Protonation
    作者:Cian Kingston、Patrick J. Guiry
    DOI:10.1021/acs.joc.7b00303
    日期:2017.4.7
    Herein, we describe a study into the scope and origin of an enantiodivergent effect in the palladium-catalyzed decarboxylative asymmetric protonation. By switching the achiral proton source, both enantiomers of a series of tertiary α-aryl-1-indanones are readily accessed from the corresponding α-aryl-β-keto allyl esters. In this example of dual stereocontrol, enantioselectivities up to 94% (S) and
    在这里,我们描述了对钯催化的脱羧不对称质子化中对映发散作用的范围和起源的研究。通过切换非手性质子源,可以容易地从相应的α-芳基-β-酮烯丙基酯获得一系列叔α-芳基-1-茚满酮的两个对映体。在双重立体控制的这个例子中,分别使用Meldrum的酸和甲酸可实现高达94%(S)和92%(R)的对映选择性。为了合理化这种绝对构型的开关,对脱羧不对称质子化的模棱两可机理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与甲酸反应的新型催化循环,并进行了各种实验研究。
  • Rhodium-catalyzed intramolecular hydroacylation of 1,2-disubstituted alkenes for the synthesis of 2-substituted indanones
    作者:Jing Yuan、Chong Liu、Yan Chen、Zhenfeng Zhang、Deyue Yan、Wanbin Zhang
    DOI:10.1016/j.tet.2018.11.057
    日期:2019.1
    The intramolecular hydroacylation of 1,2-disubstituted alkenes was considered to be a challenging task due to the side reactions resulted from the lack of additional substituent at 1-position and the low activity caused by the steric hindrance of substituent at 2-position, and an asymmetric version has not been considered possible due to problems associated with the racemization of the products. We
    1,2-二取代烯烃的分子内加氢酰化被认为是一项艰巨的任务,这是由于在1位缺少额外的取代基以及在2位取代基的空间位阻引起的低活性导致的副反应,以及由于与产品消旋有关的问题,非对称版本尚未被认为是可行的。我们已经部分解决了这些问题。在活化的二膦-Rh配合物的催化下,在选定的二卤代溶剂中反应,邻-(2-芳基乙烯基)苯甲醛的分子内氢酰化反应可提供高产率的相应2-芳基-1-茚满酮,以及使用o的不对称变体-(2-烷基乙烯基)苯甲醛以高收率和中等对映选择性提供手性2-烷基-1-茚满酮。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S)-7,7-双[(4S)-(苯基)恶唑-2-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7,7-双[(4S)-(苯基)恶唑-2-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4S,5R)-3,3a,8,8a-四氢茚并[1,2-d]-1,2,3-氧杂噻唑-2,2-二氧化物-3-羧酸叔丁酯 (3aS,8aR)-2-(吡啶-2-基)-8,8a-二氢-3aH-茚并[1,2-d]恶唑 (3aS,3''aS,8aR,8''aR)-2,2''-环戊二烯双[3a,8a-二氢-8H-茚并[1,2-d]恶唑] (1α,1'R,4β)-4-甲氧基-5''-甲基-6'-[5-(1-丙炔基-1)-3-吡啶基]双螺[环己烷-1,2'-[2H]indene 齐洛那平 鼠完 麝香 风铃醇 颜料黄138 雷美替胺杂质14 雷美替胺杂质 雷美替胺杂质 雷美替胺杂质 雷美替胺杂质 雷美替胺杂质 雷美替胺 雷沙吉兰杂质8 雷沙吉兰杂质5 雷沙吉兰杂质4 雷沙吉兰杂质3 雷沙吉兰杂质15 雷沙吉兰杂质12 雷沙吉兰杂质 雷沙吉兰 阿替美唑盐酸盐 铵2-(1,3-二氧代-2,3-二氢-1H-茚-2-基)-8-甲基-6-喹啉磺酸酯 金粉蕨辛 金粉蕨亭 重氮正癸烷 酸性黄3[CI47005] 酒石酸雷沙吉兰 还原茚三酮(二水) 还原茚三酮 过氧化,2,3-二氢-1H-茚-1-基1,1-二甲基乙基 表蕨素L 螺双茚满 螺[茚-2,4-哌啶]-1(3H)-酮盐酸盐 螺[茚-2,4'-哌啶]-1(3H)-酮 螺[茚-1,4-哌啶]-3(2H)-酮盐酸盐 螺[环丙烷-1,2'-茚满]-1'-酮 螺[二氢化茚-1,4'-哌啶] 螺[1H-茚-1,4-哌啶]-3(2H)-酮 螺[1H-茚-1,4-哌啶]-1,3-二羧酸, 2,3-二氢- 1,1-二甲基乙酯 螺[1,2-二氢茚-3,1'-环丙烷] 藏花茚 蕨素 Z 蕨素 D 蕨素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