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2,6-bis[1-(3-piperidinopropyl)-1H-benzo[d]imidazol-2-yl]pyridine | 1240350-35-9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2,6-bis[1-(3-piperidinopropyl)-1H-benzo[d]imidazol-2-yl]pyridine
英文别名
1-(3-Piperidin-1-ylpropyl)-2-[6-[1-(3-piperidin-1-ylpropyl)benzimidazol-2-yl]pyridin-2-yl]benzimidazole;1-(3-piperidin-1-ylpropyl)-2-[6-[1-(3-piperidin-1-ylpropyl)benzimidazol-2-yl]pyridin-2-yl]benzimidazole
2,6-bis[1-(3-piperidinopropyl)-1H-benzo[d]imidazol-2-yl]pyridine化学式
CAS
1240350-35-9
化学式
C35H43N7
mdl
——
分子量
561.773
InChiKey
AYOUIBBWLNPQST-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5.6
  • 重原子数:
    42
  • 可旋转键数:
    10
  • 环数:
    7.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46
  • 拓扑面积:
    55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5

反应信息

  • 作为产物:
    描述:
    N-(3-氯丙基)哌啶2,6-双(2-苯并咪唑基)吡啶 在 sodium hydride 、 sodium iodide 作用下, 以 N,N-二甲基甲酰胺 为溶剂, 以34%的产率得到2,6-bis[1-(3-piperidinopropyl)-1H-benzo[d]imidazol-2-yl]pyridine
    参考文献:
    名称:
    作为c-myc癌基因下调剂和G-四链体DNA发光探针的Platinum(II)配合物的基于结构的设计。
    摘要:
    合成了一系列具有三齿配体的铂(II)配合物,并评估了它们与c- myc基因启动子内的G-四链体DNA的相互作用。复合物1具有平坦的2,6-双(苯并咪唑-2-基)吡啶(bzimpy)支架,被发现可以在无细胞系统中稳定c - myc G-四链体结构。已构建了计算机模拟的G-四链体DNA模型,用于基于结构的虚拟筛选,以开发具有优异抑制活性的新型基于Pt II的复合物。通过使用复数1作为铅-铅最优化的初始结构,bzimpy和相关的含胺侧链的2,6-双(吡唑-3-基)吡啶(dPzPy)支架成为首选。合成了六个得分最高的复合物,并研究了它们与c - myc G-四链体DNA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所有复合物均具有稳定c - myc G-四链体的能力。配合物3 a([Pt II L2R ] + ; L2 = 2,6-双[1-(3-哌啶丙基)-1 H-苯并[ d ]咪唑--2-基]吡啶,R = Cl)显示出最强的抑制作用在无细胞系统中(IC
    DOI:
    10.1002/chem.201000167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Structure-Based Design of Platinum(II) Complexes as c-myc Oncogene Down-Regulators and Luminescent Probes for G-Quadruplex DNA
    作者:Ping Wang、Chung-Hang Leung、Dik-Lung Ma、Siu-Cheong Yan、Chi-Ming Che
    DOI:10.1002/chem.201000167
    日期:——
    A series of platinum(II) complexes with tridentate ligands was synthesized and their interactions with G‐quadruplex DNA within the c‐myc gene promoter were evaluated. Complex 1, which has a flat planar 2,6‐bis(benzimidazol‐2‐yl)pyridine (bzimpy) scaffold, was found to stabilize the c‐myc G‐quadruplex structure in a cell‐free system. An in silico G‐quadruplex DNA model has been constructed for structure‐based
    合成了一系列具有三齿配体的铂(II)配合物,并评估了它们与c- myc基因启动子内的G-四链体DNA的相互作用。复合物1具有平坦的2,6-双(苯并咪唑-2-基)吡啶(bzimpy)支架,被发现可以在无细胞系统中稳定c - myc G-四链体结构。已构建了计算机模拟的G-四链体DNA模型,用于基于结构的虚拟筛选,以开发具有优异抑制活性的新型基于Pt II的复合物。通过使用复数1作为铅-铅最优化的初始结构,bzimpy和相关的含胺侧链的2,6-双(吡唑-3-基)吡啶(dPzPy)支架成为首选。合成了六个得分最高的复合物,并研究了它们与c - myc G-四链体DNA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所有复合物均具有稳定c - myc G-四链体的能力。配合物3 a([Pt II L2R ] + ; L2 = 2,6-双[1-(3-哌啶丙基)-1 H-苯并[ d ]咪唑--2-基]吡啶,R = Cl)显示出最强的抑制作用在无细胞系统中(IC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