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N-(tert-butoxycarbonyl)-(S)-leucyl-(R)-proline | 1046759-25-4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N-(tert-butoxycarbonyl)-(S)-leucyl-(R)-proline
英文别名
BOC-(S)-Leu-(R)-Pro;N-(tert-butoxycarbonyl)-L-leucyl-D-proline;(2R)-1-[(2S)-4-methyl-2-[(2-methylpropan-2-yl)oxycarbonylamino]pentanoyl]pyrrolidine-2-carboxylic acid
N-(tert-butoxycarbonyl)-(S)-leucyl-(R)-proline化学式
CAS
1046759-25-4
化学式
C16H28N2O5
mdl
——
分子量
328.409
InChiKey
IWCSBUBELIDSKW-NWDGAFQW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1.3
  • 重原子数:
    23
  • 可旋转键数:
    7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81
  • 拓扑面积:
    95.9
  • 氢给体数:
    2
  • 氢受体数:
    5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N-(tert-butoxycarbonyl)-(S)-leucyl-(R)-prolinediethyl (2S,3S)-(+)-aziridine-2,3-dicarboxylate1-丙基磷酸酐 作用下, 以 N,N-二甲基甲酰胺 为溶剂, 反应 25.0h, 以23%的产率得到(2S,3S)-diethyl 1-[N-(tert-butoxycarbonyl)-(S)-leucyl-(R)-prolyl]aziridine-2,3-dicarboxylate
    参考文献:
    名称:
    Development of a New Antileishmanial Aziridine-2,3-Dicarboxylate-Based Inhibitor with High Selectivity for Parasite Cysteine Proteases
    摘要:
    摘要 利什曼病是世界上被忽视的主要热带疾病之一。寄生虫半胱氨酸蛋白酶(CPs)是CA家族C1(CAC1)的可药用靶标。在之前的研究中,我们在木瓜蛋白酶家族 CAC1 的酪蛋白酶 L(CL)亚家族的一系列抑制剂中发现了两种拟肽化合物,即氮丙啶-2,3-二羧酸化合物 13b 和 13e。这两种化合物在体外都显示出抗利什曼病活性,但对宿主细胞没有细胞毒性。在进一步的研究中,对其在利什曼原虫中的作用模式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氮丙啶 13b 和 13e 主要抑制寄生虫的类似于 CB 的 CPC 酶,此外还抑制哺乳动物的 CL。虽然这些化合物能在体外诱导利什曼病原虫和非原虫的细胞死亡,但在体内却观察到宿主的 CL 抑制作用诱导了原利什曼病 T 辅助细胞 2 型(Th2)反应。因此,我们在此描述了一个新的肽拟氮丙啶-2,3-二羧酸盐库的合成过程,该库具有更高的选择性,可区分宿主和寄生虫 CPs。新化合物以 13b 和 13e 为先导结构。该系列中最有前途的化合物之一是化合物 s9,它对寄生虫 CPsLmaCatB(大头利什曼原虫的一种 CB 类酶;也称为大头利什曼原虫 CPC)和 LmCPB2.8(墨西哥利什曼原虫的一种 CL 类酶)具有选择性抑制作用,而对哺乳动物的 CL 和 CB 没有影响。它对L. majorpromastigotes(50%抑制浓度 [IC50] = 37.4 μM)和amastigotes(IC50= 2.3 μM)显示出卓越的杀利什曼活性。总之,我们证明了一种新的选择性氮丙啶-2,3-二羧酸盐--化合物 s9,它可能是未来活体研究的良好候选药物。
    DOI:
    10.1128/aac.00426-15
  • 作为产物:
    描述:
    Boc-Leu-D-Pro-OBn 在 palladium 10% on activated carbon 、 氢气 作用下, 以 甲醇 为溶剂, 反应 2.0h, 生成 N-(tert-butoxycarbonyl)-(S)-leucyl-(R)-proline
    参考文献:
    名称:
    N-伯胺-末端β-Turn四肽作为有机催化剂用于高度对映选择性的醛醇缩合反应
    摘要:
    设计并合成了四肽,该四肽包含一个终止的伯胺和构象受限的d -Pro-Gly或d -Pro-Aib(2-氨基异丁酸)链段作为强β-转核元素,并通过N-模块二肽与溶液中的C模块二肽。它们首先被用于催化羟醛反应,并被发现是有效的转化催化剂。四肽Val- d -Pro-Gly-Leu-OH(1g)是最佳的有机催化剂。结果表明,在密集的β转角构象,通过CD和NOESY光谱表明,促成了(ř)-丙酮中的丙酮反应具有较高的对映选择性,而急剧变化的构象应有助于1,2-二氯乙烷(DCE)中反应的低对映选择性和(S)产物。羟基丙酮反应中的不对称诱导不受溶剂的影响,在MeCN中添加1克添加剂(S)-BINOL可达到主要的反产物。
    DOI:
    10.1021/jo9005766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New aziridine-based inhibitors of cathepsin L-like cysteine proteases with selectivity for the Leishmania cysteine protease LmCPB2.8
    作者:Philipp Fey、Roula Chartomatsidou、Werner Kiefer、Jeremy C. Mottram、Christian Kersten、Tanja Schirmeister
    DOI:10.1016/j.ejmech.2018.07.012
    日期:2018.8
    In the present work a series of aziridine-2,3-dicarboxylate inhibitors of papain-like cysteine proteases was designed, synthesized and tested. The compounds displayed selectivity for the parasitic protozoon Leishmania mexicana cathepsin L-like cysteine protease LmCPB2.8. The computational methods of homology modelling and molecular docking predicted som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S2 pocket of
    在本工作中,设计,合成和测试了一系列木瓜蛋白酶样半胱蛋白酶氮丙啶-2,3-二羧酸酯系列抑制剂。化合物显示选择性的寄生原虫墨西哥利什曼原虫组织蛋白酶L-类半胱蛋白酶LmCPB2.8。同源性建模和分子对接的计算方法预测了LmCPB2.8的S2口袋和Cruzain(一种来自克鲁氏锥虫的相关酶)的一些显着差异。由于LmCPB2.8中存在Tyr209而不是在空间要求很高的十字形果糖中存在Glu208,因此亲脂性酯基(抑制剂7d,9d,12d和14d)预计会占据利什曼原虫的S2口袋蛋白酶,但不会在Cruzain中形成有利的相互作用,这与我们的实验结果相同。此外,带有连接至氮丙啶部分的游离羧酸抑制剂18显示出对LmCPB2.8的时间依赖性抑制(K i  = 0.41μM  ;k 2nd = 190,569 M -1  min -1)。对接结果表明与活性位点的带正电的His163有很强的离子相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甲基3-(二甲基氨基)-2-苯基-2H-azirene-2-羧酸乙酯) (±)-盐酸氯吡格雷 (±)-丙酰肉碱氯化物 (d(CH2)51,Tyr(Me)2,Arg8)-血管加压素 (S)-(+)-α-氨基-4-羧基-2-甲基苯乙酸 (S)-阿拉考特盐酸盐 (S)-赖诺普利-d5钠 (S)-2-氨基-5-氧代己酸,氢溴酸盐 (S)-2-[[[(1R,2R)-2-[[[3,5-双(叔丁基)-2-羟基苯基]亚甲基]氨基]环己基]硫脲基]-N-苄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S)-2-[3-[(1R,2R)-2-(二丙基氨基)环己基]硫脲基]-N-异丙基-3,3-二甲基丁酰胺 (S)-1-(4-氨基氧基乙酰胺基苄基)乙二胺四乙酸 (S)-1-[N-[3-苯基-1-[(苯基甲氧基)羰基]丙基]-L-丙氨酰基]-L-脯氨酸 (R)-乙基N-甲酰基-N-(1-苯乙基)甘氨酸 (R)-丙酰肉碱-d3氯化物 (R)-4-N-Cbz-哌嗪-2-甲酸甲酯 (R)-3-氨基-2-苄基丙酸盐酸盐 (R)-1-(3-溴-2-甲基-1-氧丙基)-L-脯氨酸 (N-[(苄氧基)羰基]丙氨酰-N〜5〜-(diaminomethylidene)鸟氨酸) (6-氯-2-吲哚基甲基)乙酰氨基丙二酸二乙酯 (4R)-N-亚硝基噻唑烷-4-羧酸 (3R)-1-噻-4-氮杂螺[4.4]壬烷-3-羧酸 (3-硝基-1H-1,2,4-三唑-1-基)乙酸乙酯 (2S,4R)-Boc-4-环己基-吡咯烷-2-羧酸 (2S,3S,5S)-2-氨基-3-羟基-1,6-二苯己烷-5-N-氨基甲酰基-L-缬氨酸 (2S,3S)-3-((S)-1-((1-(4-氟苯基)-1H-1,2,3-三唑-4-基)-甲基氨基)-1-氧-3-(噻唑-4-基)丙-2-基氨基甲酰基)-环氧乙烷-2-羧酸 (2S)-2,6-二氨基-N-[4-(5-氟-1,3-苯并噻唑-2-基)-2-甲基苯基]己酰胺二盐酸盐 (2S)-2-氨基-N,3,3-三甲基-N-(苯甲基)丁酰胺 (2S)-2-氨基-3-甲基-N-2-吡啶基丁酰胺 (2S)-2-氨基-3,3-二甲基-N-(苯基甲基)丁酰胺, (2S)-2-氨基-3,3-二甲基-N-2-吡啶基丁酰胺 (2S,4R)-1-((S)-2-氨基-3,3-二甲基丁酰基)-4-羟基-N-(4-(4-甲基噻唑-5-基)苄基)吡咯烷-2-甲酰胺盐酸盐 (2R,3'S)苯那普利叔丁基酯d5 (2R)-2-氨基-3,3-二甲基-N-(苯甲基)丁酰胺 (2-氯丙烯基)草酰氯 (1S,3S,5S)-2-Boc-2-氮杂双环[3.1.0]己烷-3-羧酸 (1R,5R,6R)-5-(1-乙基丙氧基)-7-氧杂双环[4.1.0]庚-3-烯-3-羧酸乙基酯 (1R,4R,5S,6R)-4-氨基-2-氧杂双环[3.1.0]己烷-4,6-二羧酸 齐特巴坦 齐德巴坦钠盐 齐墩果-12-烯-28-酸,2,3-二羟基-,苯基甲基酯,(2a,3a)- 齐墩果-12-烯-28-酸,2,3-二羟基-,羧基甲基酯,(2a,3b)-(9CI) 黄酮-8-乙酸二甲氨基乙基酯 黄荧菌素 黄体生成激素释放激素(1-6) 黄体生成激素释放激素 (1-5) 酰肼 黄体瑞林 麦醇溶蛋白 麦角硫因 麦芽聚糖六乙酸酯 麦根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