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N,N-二甲基-1-萘胺 | 86-56-6

中文名称
N,N-二甲基-1-萘胺
中文别名
N,N-二甲基萘胺;Α-二甲氨基萘;1-二甲氨基萘
英文名称
1-Dimethylaminonaphthalene
英文别名
N,N-dimethyl-1-naphthalenamine;N,N-dimethyl-1-naphthylamine;N,N-dimethylnaphthalen-1-amine
N,N-二甲基-1-萘胺化学式
CAS
86-56-6
化学式
C12H13N
mdl
MFCD00003919
分子量
171.242
InChiKey
AJUXDFHPVZQOGF-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熔点:
    <25 °C
  • 沸点:
    139-140 °C13 mm Hg(lit.)
  • 密度:
    1.042 g/mL at 25 °C(lit.)
  • 闪点:
    >230 °F
  • 保留指数:
    1475.9
  • 稳定性/保质期:
    | 稳定性:稳定,但不与强氧化剂兼容。 |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3.5
  • 重原子数:
    13
  • 可旋转键数:
    1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166
  • 拓扑面积:
    3.2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1

安全信息

  • TSCA:
    Yes
  • 危险等级:
    9
  • 危险品标志:
    Xn,N
  • 安全说明:
    S26,S29,S36,S37/39,S61
  • 危险类别码:
    R22,R51/53,R36/37/38
  • WGK Germany:
    2
  • 海关编码:
    2921450090
  • 危险品运输编号:
    UN 1369/2810
  • 危险类别:
    6.1
  • RTECS号:
    QM2825000
  • 包装等级:
    I; II; III
  • 危险性防范说明:
    P261,P305+P351+P338
  • 危险性描述:
    H302,H315,H319,H335
  • 储存条件:
    本品应在阴凉处密封并充氮气保存。

SDS

SDS:8937a33b17fb02b9ae81ef4764fb2240
查看
N,N-二甲基-1-萘胺 修改号码:5

模块 1. 化学品
产品名称: N,N-Dimethyl-1-naphthylamine
修改号码: 5

模块 2. 危险性概述
GHS分类
物理性危害 未分类
健康危害
急性毒性(经口) 第4级
皮肤腐蚀/刺激 第2级
严重损伤/刺激眼睛 2A类
环境危害 未分类
GHS标签元素
图标或危害标志
信号词 警告
危险描述 吞咽有害。
造成皮肤刺激
造成严重眼刺激
防范说明
[预防] 使用本产品时切勿吃东西,喝水或吸烟。
处理后要彻底清洗双手。
穿戴防护手套/护目镜/防护面具。
[急救措施] 食入:若感不适,呼叫解毒中心/医生。漱口。
眼睛接触:用水小心清洗几分钟。如果方便,易操作,摘除隐形眼镜。继续冲洗。
眼睛接触:求医/就诊
皮肤接触:用大量肥皂和水轻轻洗。
若皮肤刺激:求医/就诊。
脱掉被污染的衣物,清洗后方可重新使用。
[废弃处置] 根据当地政府规定把物品/容器交与工业废弃处理机构。
N,N-二甲基-1-萘胺 修改号码:5

模块 3. 成分/组成信息
单一物质/混和物 单一物质
化学名(中文名): N,N-二甲基-1-萘胺
百分比: >99.0%(GC)(T)
CAS编码: 86-56-6
俗名: 1-Dimethylaminonaphthalene
分子式: C12H13N

模块 4. 急救措施
吸入: 将受害者移到新鲜空气处,保持呼吸通畅,休息。若感不适请求医/就诊。
皮肤接触: 立即去除/脱掉所有被污染的衣物。用大量肥皂和水轻轻洗。
若皮肤刺激或发生皮疹:求医/就诊。
眼睛接触: 用水小心清洗几分钟。如果方便,易操作,摘除隐形眼镜。继续清洗。
如果眼睛刺激:求医/就诊。
食入: 若感不适,呼叫解毒中心/医生。漱口。
紧急救助者的防护: 救援者需要穿戴个人防护用品,比如橡胶手套和气密性护目镜。

模块 5. 消防措施
合适的灭火剂: 干粉,泡沫,雾状水,二氧化碳
不适用的灭火剂: 棒状水
特殊危险性: 小心,燃烧或高温下可能分解产生毒烟。
特定方法: 从上风处灭火,根据周围环境选择合适的灭火方法。
非相关人员应该撤离至安全地方。
周围一旦着火:如果安全,移去可移动容器。
消防员的特殊防护用具: 灭火时,一定要穿戴个人防护用品。

模块 6. 泄漏应急处理
个人防护措施,防护用具, 使用个人防护用品。远离溢出物/泄露处并处在上风处。确保足够通风。
紧急措施: 泄露区应该用安全带等圈起来,控制非相关人员进入。
环保措施: 防止进入下水道。
控制和清洗的方法和材料: 用合适的吸收剂(如:旧布,干砂,土,锯屑)吸收泄漏物。一旦大量泄漏,筑堤控
制。附着物或收集物应该立即根据合适的法律法规废弃处置。

模块 7. 操作处置与储存
处理
技术措施: 在通风良好处进行处理。穿戴合适的防护用具。防止烟雾产生。处理后彻底清洗双手
和脸。
注意事项: 如果蒸气或浮质产生,使用通风、局部排气。
操作处置注意事项: 避免接触皮肤、眼睛和衣物。
贮存
储存条件: 保持容器密闭。存放于凉爽、阴暗处。
存放于惰性气体环境中。
远离不相容的材料比如氧化剂存放。
光敏, 气敏
包装材料: 依据法律。

模块 8. 接触控制和个体防护
工程控制: 尽可能安装封闭体系或局部排风系统,操作人员切勿直接接触。同时安装淋浴器和洗
眼器。
个人防护用品
N,N-二甲基-1-萘胺 修改号码:5

模块 8. 接触控制和个体防护
呼吸系统防护: 防毒面具。依据当地和政府法规。
手部防护: 防护手套。
眼睛防护: 安全防护镜。如果情况需要,佩戴面具。
皮肤和身体防护: 防护服。如果情况需要,穿戴防护靴。

模块 9. 理化特性
液体
外形(20°C):
外观: 透明
颜色: 极淡的黄色-黄色
气味: 芳香味
pH: 无数据资料
熔点: 无资料
沸点/沸程 274 °C
闪点: 140°C
爆炸特性
爆炸下限: 无资料
爆炸上限: 无资料
密度: 1.04
溶解度:
[水] 无资料
[其他溶剂]
溶于: 醚, 酒精
log水分配系数 = 3.60

模块 10. 稳定性和反应性
化学稳定性: 一般情况下稳定。
危险反应的可能性: 未报道特殊反应性。
须避免接触的物质 氧化剂
危险的分解产物: 一氧化碳, 二氧化碳, 氮氧化物 (NOx)

模块 11. 毒理学信息
急性毒性: ipr-mus LD50:75 mg/kg
orl-rat LDLo:500 mg/kg
对皮肤腐蚀或刺激: 无资料
对眼睛严重损害或刺激: 无资料
生殖细胞变异原性: dnd-mus-ipr 50 mg/kg
致癌性:
IARC = 无资料
NTP = 无资料
生殖毒性: 无资料
RTECS 号码: QM2825000

模块 12. 生态学信息
生态毒性:
鱼类: 无资料
甲壳类: 无资料
藻类: 无资料
残留性 / 降解性: 无资料
潜在生物累积 (BCF): 无资料
土壤中移动性
N,N-二甲基-1-萘胺 修改号码:5

模块 12. 生态学信息
log水分配系数: 3.60
土壤吸收系数 (Koc): 无资料
亨利定律 无资料
constant(PaM3/mol):

模块 13. 废弃处置
如果可能,回收处理。请咨询当地管理部门。建议在装有后燃和洗涤装置的化学焚烧炉中焚烧。废弃处置时请遵守
国家、地区和当地的所有法规。

模块 14. 运输信息
联合国分类: 与联合国分类标准不一致
UN编号: 未列明

模块 15. 法规信息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2002年1月26日国务院发布,2011年2月16日修订): 针对危险化学品的安全使用、
生产、储存、运输、装卸等方面均作了相应的规定。


模块16 - 其他信息
N/A


制备方法与用途

化学性质:沸点为275℃。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N-甲基-1-萘胺 N-methylnaphthalen-1-amine 2216-68-4 C11H11N 157.215
    N-甲基-2-萘胺 2-N-methylaminonaphthalene 2216-67-3 C11H11N 157.215
    1-萘胺 1-amino-naphthalene 134-32-7 C10H9N 143.188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N-甲基-1-萘胺 N-methylnaphthalen-1-amine 2216-68-4 C11H11N 157.215
    —— N-ethyl-N-methylnaphthalen-1-amine 83777-94-0 C13H15N 185.269
    —— dimethyl-(4-nitroso-[1]naphthyl)-amine 104996-53-4 C12H12N2O 200.24
    —— 1-N-Azidomethyl-N-methylnaphthylamine 207222-85-3 C12H12N4 212.254
    —— N-(But-3-enyl)-1-N-methylnaphthylamine —— C15H17N 211.307
    1-溴-4-(二甲基氨基)萘 4-bromo-N,N-dimethylnaphthalen-1-amine 59557-93-6 C12H12BrN 250.138
    —— 4-chloro-N,N-dimethylnaphthalen-1-amine 264927-86-8 C12H12ClN 205.687
    N-甲基-N-(1-萘基)乙酰胺 N-methyl-N-(naphthalen-1-yl)acetamide 573-90-0 C13H13NO 199.252
    —— N-Amido, N-methyl-α-naphthylamine —— C12H12N2O 200.24
    —— 1-(N,N-dimethylamino)naphthalen-2-ol 63020-02-0 C12H13NO 187.241
    • 1
    • 2
    • 3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N,N-二甲基-1-萘胺4DPAIPN 、 tert-butylammonium hexafluorophosphate(V) 、 三乙胺 作用下, 以 乙醚二氯甲烷N,N-二甲基甲酰胺 为溶剂, 反应 12.0h, 生成
    参考文献:
    名称:
    多种传统光氧化还原催化剂的电化学活化可诱导有效的光还原活性**
    摘要:
    在此,我们公开了电化学刺激从一系列结构多样的传统光催化剂中诱导出新的光催化活性。这些研究揭示了一种新型电子引发的光氧化还原催化剂,能够促进强 C(sp 2 )−N 和 C(sp 2 )−O 键的还原裂解。我们举例说明了这些深度还原但安全且温和的催化条件的合成用途。最后,我们采用电化学电流测量来进行反应进程动力学分析。该技术表明,该新系统的活性提高是催化剂稳定性增强的结果。
    DOI:
    10.1002/anie.202107169
  • 作为产物:
    描述:
    (1,1'-双(二苯基膦)二茂铁)二氯化镍异丙基氯化镁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 为溶剂, 反应 24.0h, 以75%的产率得到N,N-二甲基-1-萘胺
    参考文献:
    名称:
    Solid-Phase Synthesis of Unfunctionalized Arenes Via the Traceless Cleavage of Sulfonate Linkers
    摘要:
    通过在镍催化剂存在下,使用氢解聚合物结合的芳烃磺酸盐,采用2-丙基氯化镁实现了C-S键的还原断裂。反应在THF中添加15当量的亲核试剂进行两次加料时实现了最高效率。通过无痕磺酸酯连接体体系,在室温下以良好产率合成了各种未功能化的萘、联苯和苯乙烯衍生物。
    DOI:
    10.5012/bkcs.2011.32.10.3655
  • 作为试剂:
    参考文献:
    名称:
    通过还原性α-脱乙酰氧基化生成酯烯酸酯
    摘要:
    烯丙基丙二酸二乙酯或2-芳基链烷酸酯可以通过相应的α-乙酰氧基或α-链烷酸酯的还原α-脱氧反应以高收率制备。由于中间体酯烯醇化物是在非质子条件下产生的,因此一锅还原烷基化也是可能的。该方法的一种应用是使恶臭丙二酸二乙酯用作结合剂,以将链烯和具有丙二酰基的卤代烷缝合在一起。
    DOI:
    10.1016/s0040-4039(01)90468-x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Direct <i>para</i>-C–H heteroarylation of anilines with quinoxalinones by metal-free cross-dehydrogenative coupling under an aerobic atmosphere
    作者:Jun Xu、Lin Huang、Lei He、Chenfeng Liang、Yani Ouyang、Jiabin Shen、Min Jiang、Wanmei Li
    DOI:10.1039/d1gc01899j
    日期:——
    Herein, a green and efficient metal-free cross-dehydrogenative coupling (CDC) for the direct para-C–H heteroarylation of anilines with quinoxalinones has been described. This reaction is performed in H2O/DMSO (v/v = 2 : 1) using air as the sole oxidant. Various anilines (primary, secondary and tertiary amines) and quinoxalinones are well compatible, affording the corresponding products in moderate-to-good
    本文描述了一种绿色且高效的无金属交叉脱氢偶联(CDC),用于苯胺与喹喔啉酮的直接对-C-H 杂芳基化。该反应在 H 2 O/DMSO (v/v = 2:1) 中进行,使用空气作为唯一氧化剂。各种苯胺(伯胺、仲胺和叔胺)和喹喔啉酮具有良好的相容性,以中等至良好的产率提供相应的产品。这种方法为含氮化合物的后期改性提供了一种环境友好且有效的替代方法。
  • Application of Silicon-Initiated Water Splitting for the Reduction of Organic Substrates
    作者:Ashot Gevorgyan、Satenik Mkrtchyan、Tatevik Grigoryan、Viktor O. Iaroshenko
    DOI:10.1002/cplu.201800131
    日期:2018.5
    several important classes of organic compounds is described. It is found that the reductive water splitting can be promoted by several metalloids among which silicon shows the best efficiency. The developed methodologies were applied for the reduction of nitro compounds, N-oxides, sulfoxides, alkenes, alkynes, hydrodehalogenation as well as for the gram-scale synthesis of several substrates of industrial
    描述了使用水作为氢的供体,其适合于还原几种重要类别的有机化合物。发现还原水分解可以通过几种准金属来促进,其中硅显示出最佳的效率。所开发的方法学被用于还原硝基化合物,N-氧化物,亚砜,烯烃,炔烃,加氢脱卤作用以及几种工业上具有重要意义的底物的克级合成。
  • KMnO4-mediated oxidative C N bond cleavage of tertiary amines: Synthesis of amides and sulfonamides
    作者:Zhang Zhang、Yong-Hong Liu、Xi Zhang、Xi-Cun Wang
    DOI:10.1016/j.tet.2019.03.047
    日期:2019.5
    KMnO4-mediated oxidative CN bond cleavage of tertiary amines producing secondary amine was introduced, which was trapped by electrophiles (acyl chloride and sulfonyl chloride) to form amides and sulfonamides. The reaction could take place at mild condition, tolerating a wide range of function groups and affording products in moderate to excellent yields.
    引入了KMnO 4介导的叔胺氧化C N键裂解生成仲胺的方法,该方法被亲电子试剂(酰氯和磺酰氯)捕获,形成酰胺和磺酰胺。反应可以在温和的条件下进行,可以耐受各种官能团,并提供中等至极好的收率的产物。
  • A metal-free direct C (sp<sup>3</sup>)–H cyanation reaction with cyanobenziodoxolones
    作者:Ming-Xue Sun、Yao-Feng Wang、Bao-Hua Xu、Xin-Qi Ma、Suo-Jiang Zhang
    DOI:10.1039/c8ob00173a
    日期:——
    A metal-free protocol of direct C(sp3)–H cyanation with cyanobenziodoxolones functioning as both cyanating reagents and oxidants was developed. Unactivated substrates, such as alkanes, ethers and tertiary amines, were thereby transformed to the corresponding nitriles in moderate to high yields. Mechanistic studies indicated that the cyanation proceeded with two potential pathways, which is highly dependent
    开发了一种无金属的直接C(sp 3)-H氰化的方案,其中氰基苯并恶恶唑烷既起着氰化剂的作用,又起氧化剂的作用。未活化的底物,例如烷烃,醚和叔胺,由此以中等至高产率转化为相应的腈。机理研究表明,氰化反应通过两个可能的途径进行,这主要取决于底物:(1)烷烃和醚的自由基情况,以及(2)叔胺的氧化情况。
  • Three-Component Aminoselenation of Arynes
    作者:Rahul N. Gaykar、Avishek Guin、Subrata Bhattacharjee、Akkattu T. Biju
    DOI:10.1021/acs.orglett.9b03789
    日期:2019.12.6
    The three-component coupling of tertiary amines, arynes, and aryl selenium bromide or diaryl diselenide as an electrophilic selenium source allowing the synthesis of 2-selanyl aniline derivatives is reported. This aminoselenation reaction of arynes installs a C-N and C-Se bond under mild conditions, and the products are formed in moderate to good yields. This reaction is compatible with various functional
    据报道,叔胺,芳烃和芳基溴化溴化物或二芳基二硒化物作为亲电子硒源的三组分偶联可以合成2-硒代苯胺衍生物。芳烃的这种氨基硒化反应在温和的条件下安装了CN和C-Se键,并且产物的产率中等至良好。该反应与各种官能团相容,并且还提供了对反应机理的初步研究。
查看更多

表征谱图

  • 氢谱
    1HNMR
  • 质谱
    MS
  • 碳谱
    13CNMR
  • 红外
    IR
  • 拉曼
    Raman
hnmr
mass
cnmr
ir
raman
  • 峰位数据
  • 峰位匹配
  • 表征信息
Shift(ppm)
Intensity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
Assign
Shift(ppm)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
测试频率
样品用量
溶剂
溶剂用量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