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 [Cu2(μ-XR2)]n+金刚石核的电子结构作为桥接 X 原子(X = N 或 P)和电荷(n = 0, 1, 2)的函数
摘要:
描述了一系列可以以三种不同氧化态([Cu2(mu-XR2)]n+,其中 n = 0、1、2 和 X = N 或 P)分离的双铜金刚石核配合物。特别令人感兴趣的是各个铜中心和桥接 XR2 单元在连续氧化时的相对氧化程度。这些二铜配合物具有末端膦和桥连酰胺基或磷基供体,因此它们的金属-配体键是高度共价的。Cu K-edge、Cu L-edge 和 P K-edge 光谱结合固态 X 射线结构和 DFT 计算,为整个配合物组提供了一个互补的电子结构图,可追踪大多数的参与情况基于配体的氧化还原化学。
探究 [Cu2(μ-XR2)]n+金刚石核的电子结构作为桥接 X 原子(X = N 或 P)和电荷(n = 0, 1, 2)的函数
摘要:
描述了一系列可以以三种不同氧化态([Cu2(mu-XR2)]n+,其中 n = 0、1、2 和 X = N 或 P)分离的双铜金刚石核配合物。特别令人感兴趣的是各个铜中心和桥接 XR2 单元在连续氧化时的相对氧化程度。这些二铜配合物具有末端膦和桥连酰胺基或磷基供体,因此它们的金属-配体键是高度共价的。Cu K-edge、Cu L-edge 和 P K-edge 光谱结合固态 X 射线结构和 DFT 计算,为整个配合物组提供了一个互补的电子结构图,可追踪大多数的参与情况基于配体的氧化还原化学。
Probing the Electronic Structures of [Cu<sub>2</sub>(μ-XR<sub>2</sub>)]<i><sup>n</sup></i><sup>+</sup> Diamond Cores as a Function of the Bridging X Atom (X = N or P) and Charge (<i>n</i> = 0, 1, 2)
作者:Seth B. Harkins、Neal P. Mankad、Alexander J. M. Miller、Robert K. Szilagyi、Jonas C. Peters
DOI:10.1021/ja076537v
日期:2008.3.1
([Cu2(mu-XR2)]n+, where n = 0, 1, 2 and X = N or P) is described. Of particular interest is the relative degree of oxidation of the respective copper centers and the bridging XR2 units, upon successive oxidations. These dicopper complexes feature terminal phosphine and either bridging amido or phosphido donors, and as such their metal-ligand bonds are highly covalent. Cu K-edge, Cu L-edge, and P K-edge spectroscopies
描述了一系列可以以三种不同氧化态([Cu2(mu-XR2)]n+,其中 n = 0、1、2 和 X = N 或 P)分离的双铜金刚石核配合物。特别令人感兴趣的是各个铜中心和桥接 XR2 单元在连续氧化时的相对氧化程度。这些二铜配合物具有末端膦和桥连酰胺基或磷基供体,因此它们的金属-配体键是高度共价的。Cu K-edge、Cu L-edge 和 P K-edge 光谱结合固态 X 射线结构和 DFT 计算,为整个配合物组提供了一个互补的电子结构图,可追踪大多数的参与情况基于配体的氧化还原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