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 [Cu2(μ-XR2)]n+金刚石核的电子结构作为桥接 X 原子(X = N 或 P)和电荷(n = 0, 1, 2)的函数
摘要:
描述了一系列可以以三种不同氧化态([Cu2(mu-XR2)]n+,其中 n = 0、1、2 和 X = N 或 P)分离的双铜金刚石核配合物。特别令人感兴趣的是各个铜中心和桥接 XR2 单元在连续氧化时的相对氧化程度。这些二铜配合物具有末端膦和桥连酰胺基或磷基供体,因此它们的金属-配体键是高度共价的。Cu K-edge、Cu L-edge 和 P K-edge 光谱结合固态 X 射线结构和 DFT 计算,为整个配合物组提供了一个互补的电子结构图,可追踪大多数的参与情况基于配体的氧化还原化学。
探究 [Cu2(μ-XR2)]n+金刚石核的电子结构作为桥接 X 原子(X = N 或 P)和电荷(n = 0, 1, 2)的函数
摘要:
描述了一系列可以以三种不同氧化态([Cu2(mu-XR2)]n+,其中 n = 0、1、2 和 X = N 或 P)分离的双铜金刚石核配合物。特别令人感兴趣的是各个铜中心和桥接 XR2 单元在连续氧化时的相对氧化程度。这些二铜配合物具有末端膦和桥连酰胺基或磷基供体,因此它们的金属-配体键是高度共价的。Cu K-edge、Cu L-edge 和 P K-edge 光谱结合固态 X 射线结构和 DFT 计算,为整个配合物组提供了一个互补的电子结构图,可追踪大多数的参与情况基于配体的氧化还原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