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N-(3-硝基苯基)丙酰胺 | 7470-50-0

中文名称
N-(3-硝基苯基)丙酰胺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N-(3-nitrophenyl)propionamide
英文别名
N-(3-nitrophenyl)propanamide
N-(3-硝基苯基)丙酰胺化学式
CAS
7470-50-0
化学式
C9H10N2O3
mdl
MFCD00791259
分子量
194.19
InChiKey
KJYLJFHUBHZCKT-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熔点:
    104-104.5 °C
  • 沸点:
    384.9±25.0 °C(Predicted)
  • 密度:
    1.287±0.06 g/cm3(Predicted)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1.9
  • 重原子数:
    14
  • 可旋转键数:
    2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222
  • 拓扑面积:
    74.9
  • 氢给体数:
    1
  • 氢受体数:
    3

安全信息

  • 海关编码:
    2924299090
  • 危险性防范说明:
    P280,P305+P351+P338
  • 危险性描述:
    H302
  • 储存条件:
    存于室温、干燥处,密封保存。

SDS

SDS:29bae16f65645eef7654872b5807ad52
查看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N-(3-硝基苯基)丙酰胺 在 palladium 10% on activated carbon 、 氢气 、 palladium diacetate 、 caesium carbonate4,5-双二苯基膦-9,9-二甲基氧杂蒽三氟乙酸 作用下, 以 1,4-二氧六环甲醇二氯甲烷 为溶剂, 反应 20.0h, 生成 N-(3-((7-(1-methyl-1H-pyrazol-4-yl)-5H-pyrrolo[2,3-b]pyrazin-2-yl)amino)phenyl)propanamide
    参考文献:
    名称:
    杂芳化合物及其在药物中的应用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杂芳化合物及其在药物中的应用,具体地,本发明提供一类杂芳化合物或其立体异构体,几何异构体,互变异构体,消旋体,氮氧化物,水合物,溶剂化物,代谢产物,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或前药,以及包含本发明化合物的药物组合物。本发明还公开了本发明化合物或其药物组合物在制备药物中的用途,该药物用于治疗自体免疫疾病或增殖性疾病。
    公开号:
    CN106432246B
  • 作为产物:
    描述:
    丙酸间硝基苯胺三乙胺三甲氧基磷 作用下, 以 二氯甲烷 为溶剂, 反应 4.17h, 以86%的产率得到N-(3-硝基苯基)丙酰胺
    参考文献:
    名称:
    亚磷酸三甲酯和碘促进羧酸酰胺化的有效方案
    摘要:
    描述了一种实用的一锅法,用于通过亚磷酸三甲酯和碘的试剂组合通过羧基活化将羧酸转化为酰胺。这种方法综合了几个优点:(1)它允许胺在硫和氧亲核试剂的存在下被化学选择性地酰化,并获得优异的结果;(2)该方法在溶剂、碱和底物方面具有广泛的通用性;(3) 使用的试剂广泛可用且比普通偶联试剂便宜得多,并且 (4) 该过程非常方便,允许提取、重结晶和柱色谱作为可选的后处理程序。该方法的化学选择性和通用性、成本低、试剂的广泛可用性以及易用性使其成为一个非常有利的过程。
    DOI:
    10.1002/ejoc.201101030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Discovery of novel quinazoline derivatives as potent PI3Kδ inhibitors with high selectivity
    作者:Yu Teng、Xinyu Li、Shengnan Ren、Yu Cheng、Kun Xi、Hongtao Shen、Wenzhuo Ma、Guoshun Luo、Hua Xiang
    DOI:10.1016/j.ejmech.2020.112865
    日期:2020.12
    the treatment of hematological malignancies where the PI3K/Akt signaling pathway is hyperactive. Herein, a series of quinazoline derivatives bearing acrylamide fragment were prepared using skeleton-deconstruction strategy. The preliminary bioactivity evaluation resulted in the discovery of lead compound 15c. Compound 15c exhibited excellent enzyme activity against PI3Kδ (IC50 = 27.5 nM) compared with
    已证明抑制PI3Kδ是治疗血液恶性肿瘤的有效策略,其中PI3K / Akt信号通路活跃。在本文中,使用骨架解构策略制备了一系列带有丙烯酰胺片段的喹唑啉衍生物。初步的生物活性评估导致发现了铅化合物15c。 与BEZ235相比,化合物15c对PI3Kδ表现出优异的酶活性(IC 50 = 27.5 nM),并且具有显着的抗增殖活性。由于对其他PI3K同工型的高选择性以及对PI3K / Akt途径的强效作用,可以将15c鉴定为值得进一步分析的有前途的PI3Kδ抑制剂。
  • Serine protease inhibitors
    申请人:——
    公开号:US20030018059A1
    公开(公告)日:2003-01-23
    Compounds of formula (I) 1 where R 5 , R 6a , each X, L, Cy and Lp are as defined in the specification, are tryptase inhibitors useful as antiinflammatory agents.
    式(I)1的化合物中,其中R5,R6a,每个X,L,Cy和Lp如规范中所定义,是作为抗炎剂有用的tryptase抑制剂。
  • Discovery and biological evaluation of 4,6-pyrimidine analogues with potential anticancer agents as novel colchicine binding site inhibitors
    作者:Jifa Zhang、Lun Tan、Chengyong Wu、Yuyan Li、Hao Chen、Yinghuan Liu、Yuxi Wang
    DOI:10.1016/j.ejmech.2022.115085
    日期:2023.2
    Novel 4,6-pyrimidine analogues were designed and synthesized as colchicine binding site inhibitors (CBSIs) with potent antiproliferative activities. Among them, compound 17j has the most potent activities against 6 human cancer cell lines with IC50 values from 1.1 nM to 4.4 nM, which was 76 times higher than the lead compound 3 in A549 cells. The co-crystal structure of 17j in complex with tubulin
    新型 4,6-嘧啶类似物被设计并合成为具有有效抗增殖活性的秋水仙碱结合位点抑制剂 (CBSI)。其中,化合物17j对6种人类癌细胞系的活性最强,IC 50值为1.1 nM至4.4 nM,是A549细胞中先导化合物3的76倍。与微管蛋白复合的17j的共晶结构证实了秋水仙碱结合位点的关键结合模式。此外,17j在生化测定中抑制微管蛋白聚合,解聚细胞微管,诱导 G2/M 停滞,抑制细胞迁移,促进细胞凋亡的启动。在体内,17j有效抑制原发性肿瘤生长,在 A549 异种移植模型中肿瘤生长抑制率为 42.51% (5 mg/kg) 和 65.42% (10 mg/kg)。总而言之,17j代表了有前途的新一代 CBSI。
  • Procédés de teinture des fibres kératiniques avec des amino indoles, compositions et dispositifs de mise en oeuvre
    申请人:L'OREAL
    公开号:EP0425345A1
    公开(公告)日:1991-05-02
    Procédé de teinture des fibres kératiniques, en particulier des fibres kératiniques humaines, telles que les cheveux, caractérisé par le fait que l'on applique sur ces fibres une composition (A) contenant dans un milieu approprié pour la teinture, au moins un amino indole, répondant à la formule : dans laquelle : R₁ et R₃, indépendamment l'un de l'autre, représentent un atome d'hydrogène ou un groupement alkyle en C₁-C₄; R₂ désigne hydrogène ou un groupement alkyle en C₁-C₄, COOR′, R′ étant un atome d'hydrogène ou un groupement alkyle en C₁-C₄; R₄ représente un atome d'hydrogène ou un groupement alkyle en C₁-C₄, hydroxyalkyle en C₁-C₄, polyhydroxyalkyle en C₂-C₄; Z₁ représente un atome d'hydrogène ou d'halogène, ou un groupement alkyle ou OR; R étant un atome d'hydrogène ou un groupement alkyle en C₁-C₄; Z₂ représente un atome d'hydrogène ou un groupement alkyle en C₁-C₄; et ses sels, la couleur étant révélée à l'aide d'un système oxydant.
    用于角蛋白纤维,特别是人类角蛋白纤维(如头发)染色的工艺,其特征在于:组合物(A)在适于染色的介质中,含有至少一种对应于......式的氨基吲哚: 其中 R₁ 和 R₃ 各自代表氢原子或 C₁-C₄ 烷基; R₂ 表示氢或 C₁-C₄ 烷基、COOR′,R′为氢原子或 C₁-C₄ 烷基; R₄ 是氢、C₁-C₄ 烷基、C₁-C₄ 羟烷基、C₂-C₄ 多羟烷基; Z₁ 代表氢原子或卤素原子,或烷基或 OR 基团; R 代表氢原子或 C₁-C₄ 烷基; Z₂ 代表氢原子或 C₁-C₄ 烷基; 及其盐类、 通过氧化系统显色。
  • Thiel, W.; Mayer, R.; Jauer, E.-A., Journal fur praktische Chemie (Leipzig 1954), 1986, vol. 328, # 4, p. 497 - 514
    作者:Thiel, W.、Mayer, R.、Jauer, E.-A.、Modrow, H.、Dost, H.
    DOI:——
    日期:——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βS)-β-氨基-4-(4-羟基苯氧基)-3,5-二碘苯甲丙醇 (S)-(-)-7'-〔4(S)-(苄基)恶唑-2-基]-7-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2,2',3,3'-四氢-1,1-螺二氢茚 (S)-盐酸沙丁胺醇 (S)-3-(叔丁基)-4-(2,6-二甲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磷杂环戊二烯 (S)-2,2'-双[双(3,5-三氟甲基苯基)膦基]-4,4',6,6'-四甲氧基联苯 (S)-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R)富马酸托特罗定 (R)-(-)-盐酸尼古地平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6-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3-(叔丁基)-4-(2,6-二苯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杂磷杂环戊烯 (R)-2-[((二苯基膦基)甲基]吡咯烷 (N-(4-甲氧基苯基)-N-甲基-3-(1-哌啶基)丙-2-烯酰胺) (5-溴-2-羟基苯基)-4-氯苯甲酮 (5-溴-2-氯苯基)(4-羟基苯基)甲酮 (5-氧代-3-苯基-2,5-二氢-1,2,3,4-oxatriazol-3-鎓) (4S,5R)-4-甲基-5-苯基-1,2,3-氧代噻唑烷-2,2-二氧化物-3-羧酸叔丁酯 (4-溴苯基)-[2-氟-4-[6-[甲基(丙-2-烯基)氨基]己氧基]苯基]甲酮 (4-丁氧基苯甲基)三苯基溴化磷 (3aR,8aR)-(-)-4,4,8,8-四(3,5-二甲基苯基)四氢-2,2-二甲基-6-苯基-1,3-二氧戊环[4,5-e]二恶唑磷 (2Z)-3-[[(4-氯苯基)氨基]-2-氰基丙烯酸乙酯 (2S,3S,5S)-5-(叔丁氧基甲酰氨基)-2-(N-5-噻唑基-甲氧羰基)氨基-1,6-二苯基-3-羟基己烷 (2S,2''S,3S,3''S)-3,3''-二叔丁基-4,4''-双(2,6-二甲氧基苯基)-2,2'',3,3''-四氢-2,2''-联苯并[d][1,3]氧杂磷杂戊环 (2S)-(-)-2-{[[[[3,5-双(氟代甲基)苯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基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R,2R)-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硝基苯基)磷酸三酰胺 (2,6-二氯苯基)乙酰氯 (2,3-二甲氧基-5-甲基苯基)硼酸 (1S,2S,3S,5S)-5-叠氮基-3-(苯基甲氧基)-2-[(苯基甲氧基)甲基]环戊醇 (1-(4-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3-溴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氯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去甲基西布曲明 龙胆酸钠 龙胆酸叔丁酯 龙胆酸 龙胆紫 龙胆紫 齐达帕胺 齐诺康唑 齐洛呋胺 齐墩果-12-烯[2,3-c][1,2,5]恶二唑-28-酸苯甲酯 齐培丙醇 齐咪苯 齐仑太尔 黑染料 黄酮,5-氨基-6-羟基-(5CI) 黄酮,6-氨基-3-羟基-(6CI) 黄蜡,合成物 黄草灵钾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