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N-(3-{4-[(5-tert-butyl-3-isoxazolylamino)carbonylamino]-3-methylphenyl}-1H-5-pyrazolyl)-4-(2-morpholinoethoxy)benzamide | 1433716-89-2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N-(3-{4-[(5-tert-butyl-3-isoxazolylamino)carbonylamino]-3-methylphenyl}-1H-5-pyrazolyl)-4-(2-morpholinoethoxy)benzamide
英文别名
N1-(3-4-[([5-(tert-butyl)-3-isoxazolyl]aminocarbonyl)amino]-3-methylphenyl-1H-5-pyrazolyl)-4-(2-morpholinoethoxy)benzamide;N-[5-[4-[(5-tert-butyl-1,2-oxazol-3-yl)carbamoylamino]-3-methylphenyl]-1H-pyrazol-3-yl]-4-(2-morpholin-4-ylethoxy)benzamide
N-(3-{4-[(5-tert-butyl-3-isoxazolylamino)carbonylamino]-3-methylphenyl}-1H-5-pyrazolyl)-4-(2-morpholinoethoxy)benzamide化学式
CAS
1433716-89-2
化学式
C31H37N7O5
mdl
——
分子量
587.679
InChiKey
TXWGCUMZODJNKF-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4.1
  • 重原子数:
    43
  • 可旋转键数:
    10
  • 环数:
    5.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35
  • 拓扑面积:
    147
  • 氢给体数:
    4
  • 氢受体数:
    8

反应信息

  • 作为产物:
    参考文献:
    名称:
    吡唑胺衍生物显示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的I型和II型结合模式之间的构象转换。
    摘要:
    大多数变性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抑制剂采用I型结合模式,但仅有有限的II型ALK结构研究可用。在这里,我们介绍了与N 1-(3-4-[([[(5-(叔丁基)-3-异恶唑基]氨基羰基)氨基] -3-甲基苯基-1 H -5-吡唑基)形成的ALK的结构。-4-[(4-甲基哌嗪子基)甲基]苯甲酰胺(5a),一种新型的ALK抑制剂,采用II型结合模式。揭示了5a的结合导致激活环,αC-螺旋和近膜结构域的构象变化和重新定位,它们都是ALK的自抑制机制和下游信号通路调控的重要结构域。结构-活性关系研究表明,对5a结构的修饰导致ALK效能显着不同,并改变了ALK的蛋白质结构。据我们所知,这是第一个直接观察小分子结构变化如何调节I型和II型结合模式之间的转换并诱导剧烈构象变化的结构生物学研究。
    DOI:
    10.1021/acs.jmedchem.6b00106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