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1,8-bis(3,4-dimethoxyphenyl)naphthalene | 1265458-57-8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1,8-bis(3,4-dimethoxyphenyl)naphthalene
英文别名
1,8-Bis(3,4-dimethoxyphenyl)naphthalene
1,8-bis(3,4-dimethoxyphenyl)naphthalene化学式
CAS
1265458-57-8
化学式
C26H24O4
mdl
——
分子量
400.474
InChiKey
YOVDDTQVHCCNGX-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6.3
  • 重原子数:
    30
  • 可旋转键数:
    6
  • 环数:
    4.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15
  • 拓扑面积:
    36.9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4

反应信息

  • 作为产物:
    描述:
    1,8-二溴萘3,4-二甲氧基苯硼酸 在 palladium diacetate 、 potassium carbonate 作用下, 以 N,N-二甲基甲酰胺 为溶剂, 反应 8.0h, 以76%的产率得到1,8-bis(3,4-dimethoxyphenyl)naphthalene
    参考文献:
    名称:
    探索铃木-宫浦交叉偶联反应在芳基萘合成中的选择性
    摘要:
    Suzuki-Miyaura交叉偶联方法合成了一系列1-芳基萘和1,8-二芳基萘,显示出在带电子给体(较高的产率)和吸电子取代基(较低的产率)的芳环之间,产率和选择性存在显着差异。 。这些结果强烈支持硼酸酯络合物的亲核性与其反应性之间的关系,并强调了重金属化步骤在该交叉偶联反应的总效率中的重要性。用非对称的1,8-二芳基萘获得的结果表明,与1,8-二溴萘的单芳基化相比,已芳基化的物种(1-芳基-8-溴萘的中间体)的芳基化更容易。
    DOI:
    10.1016/j.tet.2010.11.081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Exploring the selectivity of the Suzuki–Miyaura cross-coupling reaction in the synthesis of arylnaphthalenes
    作者:Carlos F.R.A.C. Lima、José E. Rodriguez-Borges、Luís M.N.B.F. Santos
    DOI:10.1016/j.tet.2010.11.081
    日期:2011.1
    A series of 1-arylnaphthalenes and 1,8-diarylnaphthalenes were synthesized by the Suzuki–Miyaura cross-coupling methodology showing significant differentiation in the yields and selectivity between aryl rings with electron donating (higher yields), and electron withdrawing substituents (lower yields). These results strongly support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nucleophilicity of the boronate complex and
    Suzuki-Miyaura交叉偶联方法合成了一系列1-芳基萘和1,8-二芳基萘,显示出在带电子给体(较高的产率)和吸电子取代基(较低的产率)的芳环之间,产率和选择性存在显着差异。 。这些结果强烈支持硼酸酯络合物的亲核性与其反应性之间的关系,并强调了重金属化步骤在该交叉偶联反应的总效率中的重要性。用非对称的1,8-二芳基萘获得的结果表明,与1,8-二溴萘的单芳基化相比,已芳基化的物种(1-芳基-8-溴萘的中间体)的芳基化更容易。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