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化物纯品为白色晶体,熔点在45~46℃之间,能够溶于苯、甲苯、氯仿、四氯化碳等有机溶剂,并且极易吸湿潮解。
用途N-氯甲基-N-苯基氨基甲酰氯简称氯化物,是杀虫剂噻嗪酮的中间体。
生产方法氯化物的合成有光气路线和非光气路线两种方法。
光气路线首先由N-甲基苯胺与光气反应生成N-甲基-N-苯基氨基甲酰氯,再在N-甲基上进一步进行氯化,最终得到所需的氯化物。具体步骤如下:将四氯化碳泵入光化反应釜中,并将N-甲基苯胺和四氯化碳抽入N-甲基苯胺滴加槽备用。加热至40℃后,连续通入光气并滴加N-甲基苯胺与四氯化碳的混合液,滴加速度控制在不产生沉淀为限。滴加完成后停止通光气,并冷却至室温,通过氮气赶尽过量光气,得到N-甲基-N-苯基氨基甲酰氯的四氯化碳溶液。将此溶液加入氯化反应釜中,在20℃下用紫外灯光照射0.5小时后通入氯气,随着反应放热,温度逐步上升,反应持续约2~4小时。当反应液开始降温时,将其冷却至20℃,继续在光照下通入氯气,氯化深度通过气相色谱监控确定。反应结束后,使用氮气赶出氯化氢和过量的氯气,并进行减压脱溶处理。回收四氯化碳后即可得到成品氯化物。
非光气路线N-甲基苯胺先与甲酸反应生成N-甲基甲酰苯胺,然后在过氧化苯甲酰存在下对甲基和醛基同时进行氯化,从而得到所需的氯化物。具体步骤如下:将一定量的N-甲基苯胺和甲酸加入反应器中,并加热使反应液处于微沸状态并保持有馏出液蒸出。约4.5小时后,反应液温度逐渐升至170℃且无馏出液蒸出时停止反应,然后冷却并减压蒸馏以得到N-甲基甲酰苯胺。再将N-甲基甲酰苯胺、四氯化碳和过氯化苯甲酰投入氯化反应器中,预通入氯气,并将温度升至80℃,保持通氯气速度为0.17g/min,通过气相色谱跟踪分析并判断反应终点。停止通氯气后改用氮气赶尽HCl,回收四氯化碳后减压蒸馏并重结晶即得到所需氯化物。
中文名称 | 英文名称 | CAS号 | 化学式 | 分子量 |
---|---|---|---|---|
N-甲基-N-苯基氨基甲酰氯 | N-phenyl-N-methylcarbamoyl chloride | 4285-42-1 | C8H8ClNO | 169.611 |
N-甲基甲酰苯胺 | N-Methylformanilide | 93-61-8 | C8H9NO | 135.16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