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2-(2-Iodo-5-methylphenoxy)oxane | 184651-74-9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2-(2-Iodo-5-methylphenoxy)oxane
英文别名
2-(2-iodo-5-methylphenoxy)oxane
2-(2-Iodo-5-methylphenoxy)oxane化学式
CAS
184651-74-9
化学式
C12H15IO2
mdl
——
分子量
318.154
InChiKey
IBVCSHGPVKVQBS-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3.8
  • 重原子数:
    15
  • 可旋转键数:
    2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5
  • 拓扑面积:
    18.5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2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2-(2-Iodo-5-methylphenoxy)oxane 在 bis-triphenylphosphine-palladium(II) chloride 、 copper(l) iodide4-甲基苯磺酸吡啶三乙胺 作用下, 以 甲醇 为溶剂, 生成 6,6'-[(diisopropylsilanediyl)bis(ethyne-2,1-diyl)]bis(3-methylphenol)
    参考文献:
    名称:
    铑催化级联合成苯并呋喃基亚甲基-苯并二唑:阐明反应机理和有效的固态荧光
    摘要:
    通过阳离子铑(I)/双键配合物催化双(2-乙炔基苯酚)硅烷的级联环异构化反应,开发了一种新的合成途径,用于合成高荧光的苯并呋喃基甲叉基苯并三唑,涉及1,2-硅和1,3-碳(炔)的迁移氧环化。本发明的合成仅需三个步骤,从市售的二氯二异丙基硅烷开始,这明显短于我们先前的合成(八个步骤,由市售的氯二异丙基硅烷开始)。理论计算阐明了上述级联环异构化的机理。该反应是通过亚甲基铑的形成而不是通过直接的1,2-硅迁移而引发的,而是通过空前的逐步1形成的,5-硅迁移,然后由脱芳构的烯丙基铑配合物形成C-Si键形成环化。随后的1,3-碳(炔烃)迁移导致η3-烯基/炔丙基-铑络合物,然后通过与阳离子铑(I)络合物的π键(炔烃)活化进行氧环化,得到苯并呋喃基甲叉基苯并xasilole产物。这样获得的benzofuranylmethylidenebenzoxasiloles的结构-荧光特性的关系进行了调查,结果发
    DOI:
    10.1002/chem.201800381
  • 作为产物:
    参考文献:
    名称:
    铑催化级联合成苯并呋喃基亚甲基-苯并二唑:阐明反应机理和有效的固态荧光
    摘要:
    通过阳离子铑(I)/双键配合物催化双(2-乙炔基苯酚)硅烷的级联环异构化反应,开发了一种新的合成途径,用于合成高荧光的苯并呋喃基甲叉基苯并三唑,涉及1,2-硅和1,3-碳(炔)的迁移氧环化。本发明的合成仅需三个步骤,从市售的二氯二异丙基硅烷开始,这明显短于我们先前的合成(八个步骤,由市售的氯二异丙基硅烷开始)。理论计算阐明了上述级联环异构化的机理。该反应是通过亚甲基铑的形成而不是通过直接的1,2-硅迁移而引发的,而是通过空前的逐步1形成的,5-硅迁移,然后由脱芳构的烯丙基铑配合物形成C-Si键形成环化。随后的1,3-碳(炔烃)迁移导致η3-烯基/炔丙基-铑络合物,然后通过与阳离子铑(I)络合物的π键(炔烃)活化进行氧环化,得到苯并呋喃基甲叉基苯并xasilole产物。这样获得的benzofuranylmethylidenebenzoxasiloles的结构-荧光特性的关系进行了调查,结果发
    DOI:
    10.1002/chem.201800381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Rhodium‐Catalyzed Cascade Synthesis of Benzofuranylmethylidene‐Benzoxasiloles: Elucidating Reaction Mechanism and Efficient Solid‐State Fluorescence
    作者:Tomoya Namba、Yoshihiro Hayashi、Susumu Kawauchi、Yu Shibata、Ken Tanaka
    DOI:10.1002/chem.201800381
    日期:2018.5.17
    in the solution state (φF=69–87 %) by introduction of electron‐donating alkyl and phenyl groups on two phenoxy groups. In the powder state, 4‐methyl‐ and 4‐methoxy‐phenoxy derivatives exhibited efficient blue fluorescence (φF=52 % and 46 %, respectively). Especially, the 4‐methylphenoxy derivative was thermally stable, and exhibited strong narrow‐band fluorescence in the film state (blue, φF=95 %)
    通过阳离子铑(I)/双键配合物催化双(2-乙炔基苯酚)硅烷的级联环异构化反应,开发了一种新的合成途径,用于合成高荧光的苯并呋喃基甲叉基苯并三唑,涉及1,2-硅和1,3-碳(炔)的迁移氧环化。本发明的合成仅需三个步骤,从市售的二氯二异丙基硅烷开始,这明显短于我们先前的合成(八个步骤,由市售的氯二异丙基硅烷开始)。理论计算阐明了上述级联环异构化的机理。该反应是通过亚甲基铑的形成而不是通过直接的1,2-硅迁移而引发的,而是通过空前的逐步1形成的,5-硅迁移,然后由脱芳构的烯丙基铑配合物形成C-Si键形成环化。随后的1,3-碳(炔烃)迁移导致η3-烯基/炔丙基-铑络合物,然后通过与阳离子铑(I)络合物的π键(炔烃)活化进行氧环化,得到苯并呋喃基甲叉基苯并xasilole产物。这样获得的benzofuranylmethylidenebenzoxasiloles的结构-荧光特性的关系进行了调查,结果发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