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3,3,4,4-tetramethyl-2,5-dioxa-1,6-hexanedioic acid | 69498-88-0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3,3,4,4-tetramethyl-2,5-dioxa-1,6-hexanedioic acid
英文别名
2,2'-[(2,3-Dimethylbutane-2,3-diyl)bis(oxy)]diacetic acid;2-[3-(carboxymethoxy)-2,3-dimethylbutan-2-yl]oxyacetic acid
3,3,4,4-tetramethyl-2,5-dioxa-1,6-hexanedioic acid化学式
CAS
69498-88-0
化学式
C10H18O6
mdl
——
分子量
234.249
InChiKey
BBLBSJIXWZBFQY-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0.4
  • 重原子数:
    16
  • 可旋转键数:
    7
  • 环数:
    0.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8
  • 拓扑面积:
    93.1
  • 氢给体数:
    2
  • 氢受体数:
    6

上下游信息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3,3,4,4-tetramethyl-2,5-dioxa-1,6-hexanedioic acid吡啶 、 lithium aluminium tetrahydride 、 3 A molecular sieve 、 sodium hydride 、 对甲苯磺酸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 为溶剂, 反应 120.0h, 生成 2,2,3,3,8,8,9,9,14,14,15,15-dodecamethyl-1,4,7,10,13,16-hexaoxacyclononadecane
    参考文献:
    名称:
    比非肌动蛋白更具选择性的铵离子载体的设计与合成及其作为离子选择性电极的离子传感组分的应用
    摘要:
    基于在大环系统中具有三个十氢萘基亚基的19元冠化合物(TD19C6),成功设计和合成了一种新型铵离子载体,该铵离子载体具有比天然抗生素nonactin更高的NH4 +选择性。这种庞大的十氢化萘亚基可有效用于(1)提高环状化合物的结构刚性,(2)引入“阻隔壁效应”,防止形成具有较大离子的复合物,以及(3)提高环糊精的亲脂性离子载体分子。在铵离子载体设计中,相对于较小的离子(如Li +,Na +或什至最接近的尺寸K +),第一个因素有助于提高NH4 +的选择性,第二个因素则相对于较大的离子(如Rb +和Cs +)增加NH4 +的选择性。X射线结构分析证明TD19C6在其冠环腔中与NH4 +形成了一个大小适合的配合物。作为该离子载体的应用,制备了一种离子传感器(离子选择电极),其NH4 +对K +的选择性和Na +的选择性分别为10倍和3,000倍。与基于非肌动蛋白的电极相比,该电极表现出更好的
    DOI:
    10.1021/ac9911241
  • 作为产物:
    描述:
    频哪醇氯乙酸 在 sodium hydride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 为溶剂, 反应 16.0h, 生成 3,3,4,4-tetramethyl-2,5-dioxa-1,6-hexanedioic acid
    参考文献:
    名称:
    比非肌动蛋白更具选择性的铵离子载体的设计与合成及其作为离子选择性电极的离子传感组分的应用
    摘要:
    基于在大环系统中具有三个十氢萘基亚基的19元冠化合物(TD19C6),成功设计和合成了一种新型铵离子载体,该铵离子载体具有比天然抗生素nonactin更高的NH4 +选择性。这种庞大的十氢化萘亚基可有效用于(1)提高环状化合物的结构刚性,(2)引入“阻隔壁效应”,防止形成具有较大离子的复合物,以及(3)提高环糊精的亲脂性离子载体分子。在铵离子载体设计中,相对于较小的离子(如Li +,Na +或什至最接近的尺寸K +),第一个因素有助于提高NH4 +的选择性,第二个因素则相对于较大的离子(如Rb +和Cs +)增加NH4 +的选择性。X射线结构分析证明TD19C6在其冠环腔中与NH4 +形成了一个大小适合的配合物。作为该离子载体的应用,制备了一种离子传感器(离子选择电极),其NH4 +对K +的选择性和Na +的选择性分别为10倍和3,000倍。与基于非肌动蛋白的电极相比,该电极表现出更好的
    DOI:
    10.1021/ac9911241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Design and Synthesis of a More Highly Selective Ammonium Ionophore Than Nonactin and Its Application as an Ion-Sensing Component for an Ion-Selective Electrode
    作者:Koji Suzuki、Dwi Siswanta、Takeshi Otsuka、Tsuyoshi Amano、Takafumi Ikeda、Hideaki Hisamoto、Ryoko Yoshihara、Shigeru Ohba
    DOI:10.1021/ac9911241
    日期:2000.5.1
    A novel ammonium ionophore, which exhibits superior NH4+ selectivity compared with that of the natural antibiotic nonactin, was successfully designed and synthesized based on a 19-membered crown compound (TD19C6) having three decalino subunits in the macrocyclic system. This bulky decalino subunit is effective for (1) increasing the structural rigidity of the cyclic compound, (2) introducing the "block-wall
    基于在大环系统中具有三个十氢萘基亚基的19元冠化合物(TD19C6),成功设计和合成了一种新型铵离子载体,该铵离子载体具有比天然抗生素nonactin更高的NH4 +选择性。这种庞大的十氢化萘亚基可有效用于(1)提高环状化合物的结构刚性,(2)引入“阻隔壁效应”,防止形成具有较大离子的复合物,以及(3)提高环糊精的亲脂性离子载体分子。在铵离子载体设计中,相对于较小的离子(如Li +,Na +或什至最接近的尺寸K +),第一个因素有助于提高NH4 +的选择性,第二个因素则相对于较大的离子(如Rb +和Cs +)增加NH4 +的选择性。X射线结构分析证明TD19C6在其冠环腔中与NH4 +形成了一个大小适合的配合物。作为该离子载体的应用,制备了一种离子传感器(离子选择电极),其NH4 +对K +的选择性和Na +的选择性分别为10倍和3,000倍。与基于非肌动蛋白的电极相比,该电极表现出更好的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甲基3-(二甲基氨基)-2-苯基-2H-azirene-2-羧酸乙酯) (±)-盐酸氯吡格雷 (±)-丙酰肉碱氯化物 (d(CH2)51,Tyr(Me)2,Arg8)-血管加压素 (S)-(+)-α-氨基-4-羧基-2-甲基苯乙酸 (S)-阿拉考特盐酸盐 (S)-赖诺普利-d5钠 (S)-2-氨基-5-氧代己酸,氢溴酸盐 (S)-2-[3-[(1R,2R)-2-(二丙基氨基)环己基]硫脲基]-N-异丙基-3,3-二甲基丁酰胺 (S)-1-(4-氨基氧基乙酰胺基苄基)乙二胺四乙酸 (S)-1-[N-[3-苯基-1-[(苯基甲氧基)羰基]丙基]-L-丙氨酰基]-L-脯氨酸 (R)-乙基N-甲酰基-N-(1-苯乙基)甘氨酸 (R)-丙酰肉碱-d3氯化物 (R)-4-N-Cbz-哌嗪-2-甲酸甲酯 (R)-3-氨基-2-苄基丙酸盐酸盐 (R)-1-(3-溴-2-甲基-1-氧丙基)-L-脯氨酸 (N-[(苄氧基)羰基]丙氨酰-N〜5〜-(diaminomethylidene)鸟氨酸) (6-氯-2-吲哚基甲基)乙酰氨基丙二酸二乙酯 (4R)-N-亚硝基噻唑烷-4-羧酸 (3R)-1-噻-4-氮杂螺[4.4]壬烷-3-羧酸 (3-硝基-1H-1,2,4-三唑-1-基)乙酸乙酯 (2S,3S,5S)-2-氨基-3-羟基-1,6-二苯己烷-5-N-氨基甲酰基-L-缬氨酸 (2S,3S)-3-((S)-1-((1-(4-氟苯基)-1H-1,2,3-三唑-4-基)-甲基氨基)-1-氧-3-(噻唑-4-基)丙-2-基氨基甲酰基)-环氧乙烷-2-羧酸 (2S)-2,6-二氨基-N-[4-(5-氟-1,3-苯并噻唑-2-基)-2-甲基苯基]己酰胺二盐酸盐 (2S)-2-氨基-3-甲基-N-2-吡啶基丁酰胺 (2S)-2-氨基-3,3-二甲基-N-(苯基甲基)丁酰胺, (2S,4R)-1-((S)-2-氨基-3,3-二甲基丁酰基)-4-羟基-N-(4-(4-甲基噻唑-5-基)苄基)吡咯烷-2-甲酰胺盐酸盐 (2R,3'S)苯那普利叔丁基酯d5 (2R)-2-氨基-3,3-二甲基-N-(苯甲基)丁酰胺 (2-氯丙烯基)草酰氯 (1S,3S,5S)-2-Boc-2-氮杂双环[3.1.0]己烷-3-羧酸 (1R,4R,5S,6R)-4-氨基-2-氧杂双环[3.1.0]己烷-4,6-二羧酸 齐特巴坦 齐德巴坦钠盐 齐墩果-12-烯-28-酸,2,3-二羟基-,苯基甲基酯,(2a,3a)- 齐墩果-12-烯-28-酸,2,3-二羟基-,羧基甲基酯,(2a,3b)-(9CI) 黄酮-8-乙酸二甲氨基乙基酯 黄荧菌素 黄体生成激素释放激素 (1-5) 酰肼 黄体瑞林 麦醇溶蛋白 麦角硫因 麦芽聚糖六乙酸酯 麦根酸 麦撒奎 鹅膏氨酸 鹅膏氨酸 鸦胆子酸A甲酯 鸦胆子酸A 鸟氨酸缩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