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2-(4-Fluorophenyl)-7-methylimidazo[1,2-a]pyridine-3-carbaldehyde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2-(4-Fluorophenyl)-7-methylimidazo[1,2-a]pyridine-3-carbaldehyde
英文别名
——
2-(4-Fluorophenyl)-7-methylimidazo[1,2-a]pyridine-3-carbaldehyde化学式
CAS
——
化学式
C15H11FN2O
mdl
MFCD04117016
分子量
254.264
InChiKey
BJJBRIIUAKQDHD-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3.7
  • 重原子数:
    19
  • 可旋转键数:
    2
  • 环数:
    3.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07
  • 拓扑面积:
    34.4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3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2-(4-Fluorophenyl)-7-methylimidazo[1,2-a]pyridine-3-carbaldehyde1,3-环己二酮葡糖酸 作用下, 以 乙醇 为溶剂, 反应 12.0h, 以55%的产率得到9-(2-(4-fluorophenyl)-7-methylimidazo[1,2-α]pyridine-3-yl)-3,4,5,6,7,9-hexahydro-1H-xanthene-1,8(2H)-dione
    参考文献:
    名称:
    葡萄糖酸促进 2-苯基咪唑并[1,2-a] 吡啶-3-甲醛与环己烷-1,3-二酮的级联反应,以产生新型稠合双杂环
    摘要:
    摘要 在此,我们描述了通过在葡萄糖酸水溶液 (GAAS) 中通过各种取代的 2-苯基咪唑并 [1,2-a] 吡啶-3-甲醛与环己烷-1,3-二酮反应合成带有呫吨酮的新型双杂环咪唑并吡啶。串联 Knoevenagel,然后是 Michael,环化和互变异构化序列。在有机合成中使用 GAAS 具有成本效益高、操作简单、催化剂可重复使用和绿色方法等显着优点。反应在 2-12 小时内完成,以非常好的收率得到白色稳定的固体化合物。通过分析MS、IR、1H NMR和13C NMR光谱确认化合物的结构。此外,通过XRD分析证实了化合物3h的结构。图形概要
    DOI:
    10.1080/00397911.2019.1606920
  • 作为产物:
    描述:
    参考文献:
    名称:
    新型含吡喃双杂环咪唑并吡啶的设计、一锅绿色合成及抗菌评价
    摘要:
    摘要在此,我们报告了新型含吡喃双杂环的咪唑并吡啶的设计、一锅合成和抗菌评价。这些化合物是在葡萄糖酸水溶液中在常规加热和超声照射下合成的。目标化合物在超声波照射下以良好到中等的收率在 20-60 分钟内获得 65-88% 的收率。化合物通过光谱方法 IR、1H NMR、13C NMR、MS 和 HRMS 进行表征。还测定了 7i 的 X 射线单晶结构。通过使用圆盘扩散法测量抑菌圈来评估化合物的抗菌活性,该法显示一些化合物抑制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菌属细菌的生长。最低抑菌浓度(MIC)结果表明,7a、7h 和 7a-7k 系列中的 7k 抑制了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长。确定 7a、7h 和 7k 的最小杀菌浓度 (MBC) 值。衍生物 7a、7k、7h 的 MBC/MIC 比率表明前两种衍生物充当杀菌剂,后来充当对抗革兰氏阳性菌的抑菌剂。溶血结果表明化合物对红细胞无细胞毒性。
    DOI:
    10.1016/j.molstruc.2020.127686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Design, one-pot green synthesis and antimicrobial evaluation of novel imidazopyridine bearing pyran bis-heterocycles
    作者:Ashima Thakur、Gavin Pereira、Chetananda Patel、Vinita Chauhan、Ram Kumar Dhaked、Abha Sharma
    DOI:10.1016/j.molstruc.2020.127686
    日期:2020.4
    Abstract Herein, we report design, one pot synthesis and antibacterial evaluation of novel imidazopyridine bearing pyran bis-heterocycles. The compounds were synthesized in an aqueous solution of gluconic acid under both conventional heating and ultrasound irradiation. The target compounds were obtained in good to moderate yields with yield of 65–88% in 20–60 min under ultrasonic irradiation. The compounds
    摘要在此,我们报告了新型含吡喃双杂环的咪唑并吡啶的设计、一锅合成和抗菌评价。这些化合物是在葡萄糖酸水溶液中在常规加热和超声照射下合成的。目标化合物在超声波照射下以良好到中等的收率在 20-60 分钟内获得 65-88% 的收率。化合物通过光谱方法 IR、1H NMR、13C NMR、MS 和 HRMS 进行表征。还测定了 7i 的 X 射线单晶结构。通过使用圆盘扩散法测量抑菌圈来评估化合物的抗菌活性,该法显示一些化合物抑制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菌属细菌的生长。最低抑菌浓度(MIC)结果表明,7a、7h 和 7a-7k 系列中的 7k 抑制了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长。确定 7a、7h 和 7k 的最小杀菌浓度 (MBC) 值。衍生物 7a、7k、7h 的 MBC/MIC 比率表明前两种衍生物充当杀菌剂,后来充当对抗革兰氏阳性菌的抑菌剂。溶血结果表明化合物对红细胞无细胞毒性。
  • Gluconic acid promoted cascade reactions of 2-phenylimidazo[1,2-a] pyridine-3-carbaldehyde with cyclohexane-1,3-dione to create novel fused bisheterocycles
    作者:Chetananda Patel、Ashima Thakur、Gavin Pereira、Abha Sharma
    DOI:10.1080/00397911.2019.1606920
    日期:2019.7.18
    Abstract Here in, we described the synthesis of novel bisheterocycles imidazopyridine bearing xanthenedione by reacting various substituted 2-phenylimidazo [1,2-a] pyridine-3-carbaldehyde with cyclohexane-1,3-dione in gluconic acid aqueous solution (GAAS) via a tandem Knoevenagel followed by Michael, cyclization & tautomerization sequence. The use of GAAS in organic synthesis offers significant benefits like
    摘要 在此,我们描述了通过在葡萄糖酸水溶液 (GAAS) 中通过各种取代的 2-苯基咪唑并 [1,2-a] 吡啶-3-甲醛与环己烷-1,3-二酮反应合成带有呫吨酮的新型双杂环咪唑并吡啶。串联 Knoevenagel,然后是 Michael,环化和互变异构化序列。在有机合成中使用 GAAS 具有成本效益高、操作简单、催化剂可重复使用和绿色方法等显着优点。反应在 2-12 小时内完成,以非常好的收率得到白色稳定的固体化合物。通过分析MS、IR、1H NMR和13C NMR光谱确认化合物的结构。此外,通过XRD分析证实了化合物3h的结构。图形概要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伊莫拉明 (5aS,6R,9S,9aR)-5a,6,7,8,9,9a-六氢-6,11,11-三甲基-2-(2,3,4,5,6-五氟苯基)-6,9-甲基-4H-[1,2,4]三唑[3,4-c][1,4]苯并恶嗪四氟硼酸酯 (5-氨基-1,3,4-噻二唑-2-基)甲醇 齐墩果-2,12-二烯[2,3-d]异恶唑-28-酸 黄曲霉毒素H1 高效液相卡套柱 非昔硝唑 非布索坦杂质Z19 非布索坦杂质T 非布索坦杂质K 非布索坦杂质E 非布索坦杂质67 非布索坦杂质65 非布索坦杂质64 非布索坦杂质61 非布索坦代谢物67M-4 非布索坦代谢物67M-2 非布索坦代谢物 67M-1 非布索坦-D9 非布索坦 非唑拉明 雷西纳德杂质H 雷西纳德 阿西司特 阿莫奈韦 阿米苯唑 阿米特罗13C2,15N2 阿瑞匹坦杂质 阿格列扎 阿扎司特 阿尔吡登 阿塔鲁伦中间体 阿培利司N-1 阿哌沙班杂质26 阿哌沙班杂质15 阿可替尼 阿作莫兰 阿佐塞米 镁(2+)(Z)-4'-羟基-3'-甲氧基肉桂酸酯 锌1,2-二甲基咪唑二氯化物 铵2-(4-氯苯基)苯并恶唑-5-丙酸盐 铬酸钠[-氯-3-[(5-二氢-3-甲基-5-氧代-1-苯基-1H-吡唑-4-基)偶氮]-2-羟基苯磺酸基][4-[(3,5-二氯-2-羟基苯 铁(2+)乙二酸酯-3-甲氧基苯胺(1:1:2) 钠5-苯基-4,5-二氢吡唑-1-羧酸酯 钠3-[2-(2-壬基-4,5-二氢-1H-咪唑-1-基)乙氧基]丙酸酯 钠3-(2H-苯并三唑-2-基)-5-仲-丁基-4-羟基苯磺酸酯 钠(2R,4aR,6R,7R,7aS)-6-(2-溴-9-氧代-6-苯基-4,9-二氢-3H-咪唑并[1,2-a]嘌呤-3-基)-7-羟基四氢-4H-呋喃并[3,2-D][1,3,2]二氧杂环己膦烷e-2-硫醇2-氧化物 野麦枯 野燕枯 醋甲唑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