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 132231-37-9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
英文别名
——
化学式
CAS
132231-37-9
化学式
C3H7NO*Cl3Co
mdl
——
分子量
238.447
InChiKey
OHDLKDXLGALYLZ-UHFFFAOYSA-K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1.77
  • 重原子数:
    9.0
  • 可旋转键数:
    1.0
  • 环数:
    0.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67
  • 拓扑面积:
    20.31
  • 氢给体数:
    0.0
  • 氢受体数:
    1.0

反应信息

  • 作为产物:
    描述:
    {Co(DMF)6}(ClO4)2 、 四乙基氯化铵N,N-二甲基甲酰胺 为溶剂, 生成 、 、 CoCl2*2(N,N-dimethylformamide) 、 tetrachlorocobaltate(II)(2-)
    参考文献:
    名称:
    N,N-二甲基甲酰胺中锰(II)和钴(II)离子的氯配合物的量热法和分光光度法研究
    摘要:
    的锰氯配合物的形成(II)和钴(II)离子一直量热和分光光度法在研究Ñ,Ñ含有0.4摩尔DM -二甲基-甲酰胺(DMF)-3(C 2 H ^ 5)4 NClO 4,为恒定离子介质温度为25°C。用[MCl n ] (2- n)+(n = 1-4和M = Mn或Co)的形成来解释在每个系统中获得的量热数据,并确定它们的形成常数,焓和熵。在钴(II)还确定了各个配合物的氯系统电子光谱。形成这些金属(的氯络合物的热力学参数II)离子与镍(相比II),铜(II)和锌(II)离子。
    DOI:
    10.1039/f19888402409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Structure of Cobalt(II) Ion and Tri- and Tetrachlorocobaltate(II) Complexes in<i>N</i>,<i>N</i>-Dimethylformamide Determined by the Fluorescent EXAFS Method
    作者:Kazuhiko Ozutsumi、Kazuyuki Tohji、Yasuo Udagawa、Shin-ichi Ishiguro
    DOI:10.1246/bcsj.64.1528
    日期:1991.5
    absorption fine structure) spectra were measured for N,N-dimethylformamide (DMF) solutions containing cobalt(II) ion and its chloro complexes of low concentration (20–40 mmol dm−3) by a laboratory EXAFS spectrometer modified for the fluorescence detection. The analysis of the EXAFS data for a cobalt(II) perchlorate DMF solution showed that cobalt(II) ion in DMF has an octahedral structure with six DMF
    使用实验室 EXAFS 光谱仪测量含有 (II) 离子及其低浓度 (20–40 mmol dm-3) 络合物的 N,N-二甲基甲酰胺 (DMF) 溶液的 EXAFS(扩展 X 射线吸收精细结构)光谱用于荧光检测。高氯酸 (II) DMF 溶液的 EXAFS 数据分析表明,DMF 中的 (II) 离子具有八面体结构,具有六个 DMF 分子。DMF 中 [Co(DMF)6]2+ 内的 Co-O (DMF) 键长为 206(1) pm,实际上与中 [Co(H2O)6]2+ (208 pm) 内的键长相同在实验不确定性范围内。还表明 DMF 中的三和四酸盐 (II) 配合物具有四面体结构。DMF 中 [CoCl3(DMF)]− 内的 Co-O 和 Co-Cl 长度分别为 202(1) 和 227(1) pm。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甲基3-(二甲基氨基)-2-苯基-2H-azirene-2-羧酸乙酯) (±)-盐酸氯吡格雷 (±)-丙酰肉碱氯化物 (d(CH2)51,Tyr(Me)2,Arg8)-血管加压素 (S)-(+)-α-氨基-4-羧基-2-甲基苯乙酸 (S)-阿拉考特盐酸盐 (S)-赖诺普利-d5钠 (S)-2-氨基-5-氧代己酸,氢溴酸盐 (S)-2-[[[(1R,2R)-2-[[[3,5-双(叔丁基)-2-羟基苯基]亚甲基]氨基]环己基]硫脲基]-N-苄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S)-2-[3-[(1R,2R)-2-(二丙基氨基)环己基]硫脲基]-N-异丙基-3,3-二甲基丁酰胺 (S)-1-(4-氨基氧基乙酰胺基苄基)乙二胺四乙酸 (S)-1-[N-[3-苯基-1-[(苯基甲氧基)羰基]丙基]-L-丙氨酰基]-L-脯氨酸 (R)-乙基N-甲酰基-N-(1-苯乙基)甘氨酸 (R)-丙酰肉碱-d3氯化物 (R)-4-N-Cbz-哌嗪-2-甲酸甲酯 (R)-3-氨基-2-苄基丙酸盐酸盐 (R)-1-(3-溴-2-甲基-1-氧丙基)-L-脯氨酸 (N-[(苄氧基)羰基]丙氨酰-N〜5〜-(diaminomethylidene)鸟氨酸) (6-氯-2-吲哚基甲基)乙酰氨基丙二酸二乙酯 (4R)-N-亚硝基噻唑烷-4-羧酸 (3R)-1-噻-4-氮杂螺[4.4]壬烷-3-羧酸 (3-硝基-1H-1,2,4-三唑-1-基)乙酸乙酯 (2S,4R)-Boc-4-环己基-吡咯烷-2-羧酸 (2S,3S,5S)-2-氨基-3-羟基-1,6-二苯己烷-5-N-氨基甲酰基-L-缬氨酸 (2S,3S)-3-((S)-1-((1-(4-氟苯基)-1H-1,2,3-三唑-4-基)-甲基氨基)-1-氧-3-(噻唑-4-基)丙-2-基氨基甲酰基)-环氧乙烷-2-羧酸 (2S)-2,6-二氨基-N-[4-(5-氟-1,3-苯并噻唑-2-基)-2-甲基苯基]己酰胺二盐酸盐 (2S)-2-氨基-N,3,3-三甲基-N-(苯甲基)丁酰胺 (2S)-2-氨基-3-甲基-N-2-吡啶基丁酰胺 (2S)-2-氨基-3,3-二甲基-N-(苯基甲基)丁酰胺, (2S)-2-氨基-3,3-二甲基-N-2-吡啶基丁酰胺 (2S,4R)-1-((S)-2-氨基-3,3-二甲基丁酰基)-4-羟基-N-(4-(4-甲基噻唑-5-基)苄基)吡咯烷-2-甲酰胺盐酸盐 (2R,3'S)苯那普利叔丁基酯d5 (2R)-2-氨基-3,3-二甲基-N-(苯甲基)丁酰胺 (2-氯丙烯基)草酰氯 (1S,3S,5S)-2-Boc-2-氮杂双环[3.1.0]己烷-3-羧酸 (1R,5R,6R)-5-(1-乙基丙氧基)-7-氧杂双环[4.1.0]庚-3-烯-3-羧酸乙基酯 (1R,4R,5S,6R)-4-氨基-2-氧杂双环[3.1.0]己烷-4,6-二羧酸 齐特巴坦 齐德巴坦钠盐 齐墩果-12-烯-28-酸,2,3-二羟基-,苯基甲基酯,(2a,3a)- 齐墩果-12-烯-28-酸,2,3-二羟基-,羧基甲基酯,(2a,3b)-(9CI) 黄酮-8-乙酸二甲氨基乙基酯 黄荧菌素 黄体生成激素释放激素(1-6) 黄体生成激素释放激素 (1-5) 酰肼 黄体瑞林 麦醇溶蛋白 麦角硫因 麦芽聚糖六乙酸酯 麦根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