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3-(2-mercapto-phenyl)-propionic acid | 74801-46-0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3-(2-mercapto-phenyl)-propionic acid
英文别名
3-(2-Mercapto-phenyl)-propionsaeure;β-(2-Mercapto-phenyl)-propionsaeure;2-Mercapto-hydrozimtsaeure;3-(2-Sulfanylphenyl)propanoic acid
3-(2-mercapto-phenyl)-propionic acid化学式
CAS
74801-46-0
化学式
C9H10O2S
mdl
——
分子量
182.243
InChiKey
ORXOJVSTZJTUOR-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1.8
  • 重原子数:
    12
  • 可旋转键数:
    3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22
  • 拓扑面积:
    38.3
  • 氢给体数:
    2
  • 氢受体数:
    3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3-(2-mercapto-phenyl)-propionic acid氢氧化钾硫酸 作用下, 以 为溶剂, 反应 27.0h, 生成 ethyl 3-<2-(4-chloro-2-ethoxycarbonylphenylthio)phenyl>propionate
    参考文献:
    名称:
    Synthesis of 3-chloro-5-(4-methylpiperazino)-6,7-dihydro-5H-dibenzo[b,g]thiocin, an eight-membered ring homologue of the neuroleptic agent octoclothepin
    摘要:
    乙酸二乙酯与2-(4-氯苯硫基)苄氯化物发生烷基化反应,随后水解和脱羧得到3-[2-(4-氯苯硫基)苯基]丙酸(IV);其氯化物经氯化铝处理低收率环化成4-(4-氯苯硫基)茚酮(V)。相应的甲基哌嗪衍生物VIII通过中间体VI和VII制备而成。3-(2-巯基苯基)丙酸与5-氯-2-碘苯甲酸反应,随后酯化得到二酯XVI,经Dieckmann反应在甲苯中用氢化钠环化得到乙酸乙酯3-氯-5-羟基-7H-二苯并[b,g]硫代吲哚-6-羧酸酯(XVII)。酸水解得酮XVIII,经中间体XX和XXI转化得到目标化合物II。该产物具有轻微的中枢抑制活性,但缺乏神经阻滞剂的特性。
    DOI:
    10.1135/cccc19800491
  • 作为产物:
    描述:
    3-(2-氨基苯基)丙酸钠 在 sodium sulfide 、 sodium hydroxide 、 sodium nitrite 作用下, 以 溶剂黄146 为溶剂, 反应 6.5h, 生成 3-(2-mercapto-phenyl)-propionic acid
    参考文献:
    名称:
    Synthesis of 3-chloro-5-(4-methylpiperazino)-6,7-dihydro-5H-dibenzo[b,g]thiocin, an eight-membered ring homologue of the neuroleptic agent octoclothepin
    摘要:
    乙酸二乙酯与2-(4-氯苯硫基)苄氯化物发生烷基化反应,随后水解和脱羧得到3-[2-(4-氯苯硫基)苯基]丙酸(IV);其氯化物经氯化铝处理低收率环化成4-(4-氯苯硫基)茚酮(V)。相应的甲基哌嗪衍生物VIII通过中间体VI和VII制备而成。3-(2-巯基苯基)丙酸与5-氯-2-碘苯甲酸反应,随后酯化得到二酯XVI,经Dieckmann反应在甲苯中用氢化钠环化得到乙酸乙酯3-氯-5-羟基-7H-二苯并[b,g]硫代吲哚-6-羧酸酯(XVII)。酸水解得酮XVIII,经中间体XX和XXI转化得到目标化合物II。该产物具有轻微的中枢抑制活性,但缺乏神经阻滞剂的特性。
    DOI:
    10.1135/cccc19800491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Chmelewsky; Friedlaender, Chemische Berichte, 1913, vol. 46, p. 1907
    作者:Chmelewsky、Friedlaender
    DOI:——
    日期:——
  • Mayer et al., Chemische Berichte, 1928, vol. 61, p. 1974
    作者:Mayer et al.
    DOI:——
    日期:——
  • SINDELAR K.; HOLUBEK J.; SVATEK E.; PROTIVA M., COLLECT. CZECH. CHEM. COMMUN., 1980, 45, NO 2, 491-503
    作者:SINDELAR K.、 HOLUBEK J.、 SVATEK E.、 PROTIVA M.
    DOI:——
    日期:——
  • SINDELAR, K.;PROTIVA, M.;DLABAC, A.;BARTOSOVA, M.
    作者:SINDELAR, K.、PROTIVA, M.、DLABAC, A.、BARTOSOVA, M.
    DOI:——
    日期:——
  • US4826888A
    申请人:——
    公开号:US4826888A
    公开(公告)日:1989-05-02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