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N-(4-methoxyphenyl)-di(p-toluenesulfonyl)amine | 116603-70-4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N-(4-methoxyphenyl)-di(p-toluenesulfonyl)amine
英文别名
N,N-bis-(toluene-4-sulfonyl)-p-anisidine;N,N-Bis-(toluol-4-sulfonyl)-p-anisidin
N-(4-methoxyphenyl)-di(p-toluenesulfonyl)amine化学式
CAS
116603-70-4
化学式
C21H21NO5S2
mdl
——
分子量
431.533
InChiKey
JUUHVTHPDMQSHK-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3.9
  • 重原子数:
    29.0
  • 可旋转键数:
    6.0
  • 环数:
    3.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14
  • 拓扑面积:
    80.75
  • 氢给体数:
    0.0
  • 氢受体数:
    5.0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N-(4-methoxyphenyl)-di(p-toluenesulfonyl)amine二甲基亚砜 为溶剂, 以85 %的产率得到N-(4-甲氧基苯基)-4-甲基苯磺酰胺
    参考文献:
    名称:
    磺酰亚胺的化学选择性电化学裂解作为磺酰胺的直接途径
    摘要:
    展示了一种使用简单的电化学方法以高产率将磺酰亚胺选择性裂解为磺酰胺的新方法。电化学研究表明,芳香族磺酰亚胺可以通过在给定电位下电解起始化合物来选择性裂解(对硝基苯磺酰基团而言,相对于 SCE 仅-0.9 V)。高化学选择性通过制备电解得到证实,并且结果得到一组具有不同磺酰亚胺功能的物质的DFT计算的支持。此外,还测试了各种实验设置以及其他简化程序的尝试。最后,无论对硝基苯磺酰基团的数量和复杂分子的整体形状如何,从相应的磺酰亚胺中去除对硝基苯磺酰基团都会顺利进行。因此,该方法对于用于多功能分子(例如杯[ n ]芳烃)领域很有意义。
    DOI:
    10.1021/acs.joc.3c01932
  • 作为产物:
    描述:
    甲氧苯胺对甲苯磺酰氯三乙胺 作用下, 以 二氯甲烷 为溶剂, 反应 24.0h, 生成 N-(4-methoxyphenyl)-di(p-toluenesulfonyl)amine
    参考文献:
    名称:
    N,N-二甲苯基苯胺介导的镍催化苯酚和芳基硼酸的一锅 Suzuki-Miyaura 交叉偶联
    摘要:
    已经开发出一种通过苯酚与芳基硼酸的 Ni 催化 Suzuki-Miyaura 交叉偶联来构建两个不同 Cary-Caryl 键的有效方法。该反应以N,N-二甲苯磺酰苯胺为磺酰化试剂,通过苯酚的原位甲苯磺酰化反应进行,磺酰化试剂活性高、稳定性好、制备容易。偶联伙伴(酚类和硼酸)的范围很广,并且可以容忍敏感的官能团。酚类,尤其是那些含有未保护氨基的酚类,在传统的一锅法条件下通常存在偶联问题,也是该转化中可行的底物。
    DOI:
    10.1002/ejoc.201402475
  • 作为试剂:
    描述:
    参考文献:
    名称:
    N,N-二甲苯基苯胺介导的镍催化苯酚和芳基硼酸的一锅 Suzuki-Miyaura 交叉偶联
    摘要:
    已经开发出一种通过苯酚与芳基硼酸的 Ni 催化 Suzuki-Miyaura 交叉偶联来构建两个不同 Cary-Caryl 键的有效方法。该反应以N,N-二甲苯磺酰苯胺为磺酰化试剂,通过苯酚的原位甲苯磺酰化反应进行,磺酰化试剂活性高、稳定性好、制备容易。偶联伙伴(酚类和硼酸)的范围很广,并且可以容忍敏感的官能团。酚类,尤其是那些含有未保护氨基的酚类,在传统的一锅法条件下通常存在偶联问题,也是该转化中可行的底物。
    DOI:
    10.1002/ejoc.201402475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Copper-Catalyzed Indole-Selective C–N Coupling Reaction of Indolyl(2-alkoxy-phenyl)iodonium Imides: Effect of Substituent on Iodoarene as Dummy Ligand
    作者:Kazuhiro Watanabe、Katsuhiko Moriyama
    DOI:10.1021/acs.joc.8b02676
    日期:2018.12.7
    A monoalkoxy phenyl group as a dummy ligand on indolyl(aryl)iodonium imides, which is related to the N–I bonding hypervalent iodine(III) compound, for the copper-catalyzed indole-selective C–N coupling reaction was designed to provide 3-bissulfonimido-indole derivatives in high yields. In particular, the use of indolyl(2-butoxylphenyl)iodonium bissulfonimides indicated the high indole selectivity.
    设计了一个单烷氧基苯基基团作为吲哚基(芳基)酰亚胺上的假配体,它与N-1键合的高价(III)化合物有关,用于催化的吲哚-选择性C-N偶联反应可提供3 -双磺酰亚胺吲哚生物的收率高。特别地,使用吲哚基(2-丁氧基苯基)鎓双磺酰亚胺显示出高的吲哚选择性。此外,该反应用于在Cu(MeCN)4 BF 4催化剂存在下直接从吲哚与双磺酰亚胺和(二乙酰氧基)-2-丁氧基苯一锅合成3-双磺酰亚胺吲哚生物
  • Klamann; Bertsch, Chemische Berichte, 1956, vol. 89, p. 2007,2011
    作者:Klamann、Bertsch
    DOI:——
    日期:——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βS)-β-氨基-4-(4-羟基苯氧基)-3,5-二碘苯甲丙醇 (S,S)-邻甲苯基-DIPAMP (S)-(-)-7'-〔4(S)-(苄基)恶唑-2-基]-7-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2,2',3,3'-四氢-1,1-螺二氢茚 (S)-盐酸沙丁胺醇 (S)-3-(叔丁基)-4-(2,6-二甲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磷杂环戊二烯 (S)-2,2'-双[双(3,5-三氟甲基苯基)膦基]-4,4',6,6'-四甲氧基联苯 (S)-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R)富马酸托特罗定 (R)-(-)-盐酸尼古地平 (R)-(-)-4,12-双(二苯基膦基)[2.2]对环芳烷(1,5环辛二烯)铑(I)四氟硼酸盐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6-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4-叔丁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3-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4,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二茚满 (R)-3-(叔丁基)-4-(2,6-二苯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杂磷杂环戊烯 (R)-2-[((二苯基膦基)甲基]吡咯烷 (R)-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N-(4-甲氧基苯基)-N-甲基-3-(1-哌啶基)丙-2-烯酰胺) (5-溴-2-羟基苯基)-4-氯苯甲酮 (5-溴-2-氯苯基)(4-羟基苯基)甲酮 (5-氧代-3-苯基-2,5-二氢-1,2,3,4-oxatriazol-3-鎓) (4S,5R)-4-甲基-5-苯基-1,2,3-氧代噻唑烷-2,2-二氧化物-3-羧酸叔丁酯 (4S,4''S)-2,2''-亚环戊基双[4,5-二氢-4-(苯甲基)恶唑] (4-溴苯基)-[2-氟-4-[6-[甲基(丙-2-烯基)氨基]己氧基]苯基]甲酮 (4-丁氧基苯甲基)三苯基溴化磷 (3aR,8aR)-(-)-4,4,8,8-四(3,5-二甲基苯基)四氢-2,2-二甲基-6-苯基-1,3-二氧戊环[4,5-e]二恶唑磷 (3aR,6aS)-5-氧代六氢环戊基[c]吡咯-2(1H)-羧酸酯 (2Z)-3-[[(4-氯苯基)氨基]-2-氰基丙烯酸乙酯 (2S,3S,5S)-5-(叔丁氧基甲酰氨基)-2-(N-5-噻唑基-甲氧羰基)氨基-1,6-二苯基-3-羟基己烷 (2S,2''S,3S,3''S)-3,3''-二叔丁基-4,4''-双(2,6-二甲氧基苯基)-2,2'',3,3''-四氢-2,2''-联苯并[d][1,3]氧杂磷杂戊环 (2S)-(-)-2-{[[[[3,5-双(氟代甲基)苯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基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S,2S)-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R,2R)-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硝基苯基)磷酸三酰胺 (2,6-二氯苯基)乙酰氯 (2,3-二甲氧基-5-甲基苯基)硼酸 (1S,2S,3S,5S)-5-叠氮基-3-(苯基甲氧基)-2-[(苯基甲氧基)甲基]环戊醇 (1S,2S,3R,5R)-2-(苄氧基)甲基-6-氧杂双环[3.1.0]己-3-醇 (1-(4-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3-溴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氯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2,6-二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去甲基西布曲明 龙蒿油 龙胆酸钠 龙胆酸叔丁酯 龙胆酸 龙胆紫-d6 龙胆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