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O3,O5;O4,O6-((R,R)-diethylLiDene)-L-xylo-1,2-dideoxy-hexitol | 32589-16-5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O3,O5;O4,O6-((R,R)-diethylLiDene)-L-xylo-1,2-dideoxy-hexitol
英文别名
O3,O5;O4,O6-((R,R)-Diaethyliden)-L-xylo-1,2-didesoxy-hexit
<i>O</i><sup>3</sup>,<i>O</i><sup>5</sup>;<i>O</i><sup>4</sup>,<i>O</i><sup>6</sup>-((<i>R</i>,<i>R</i>)-diethylLiDene)-L-<i>xylo</i>-1,2-dideoxy-hexitol化学式
CAS
32589-16-5
化学式
C10H18O4
mdl
——
分子量
202.251
InChiKey
DTVNWDUTMSKZIF-VFCFLDTK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1.29
  • 重原子数:
    14.0
  • 可旋转键数:
    1.0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1.0
  • 拓扑面积:
    36.92
  • 氢给体数:
    0.0
  • 氢受体数:
    4.0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产物:
    描述:
    O3,O5;O4,O6-((S,R)-diethylLiDene)-S1,S2-thiocarbonyl-1,2-dithio-L-iditol 在 作用下, 生成 O3,O5;O4,O6-((R,R)-diethylLiDene)-L-xylo-1,2-dideoxy-hexitol
    参考文献:
    名称:
    碳水化合物的一些三硫代碳酸酯衍生物
    摘要:
    环氧乙烷 (I) 及其简单类似物在甲醇溶液中与二硫化碳和氢氧化钾反应生成环状化合物,其中包含三个硫原子,称为三硫代碳酸酯。Culvenor、Davies 和 Pausacker1 描述了环氧乙烷转化为三硫代碳酸亚乙酯 (II) 以及环氧环己烯转化为三硫代碳酸环己烯的过程。此外,虽然这种转化还没有进行,但这些化合物应该很容易按照 Bougault、Cattelain 和 Chabrier2 的方法与 Kaney 镍进行还原脱硫,得到乙烷和环己烷。我们突然想到,利用碳水化合物系列中的这两个反应可能会导致一种将两个邻位脱氧基团引入糖分子的方法,
    DOI:
    10.1038/168874b0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112. Dithiols. Part VI. Ethers of 2 : 3-dimercaptopropanol with mannitol and sorbitol
    作者:Peter Bladon、L. N. Owen
    DOI:10.1039/jr9500000591
    日期:——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苄基二亚苄基-α-D-甘露吡喃糖苷 苄基2-C-甲基-3,4-O-(1-甲基亚乙基)-BETA-D-吡喃核糖苷 艾日布林中间体,艾瑞布林中间体 艾日布林中间体 脱氧青蒿素 甲基6-脱氧-3,4-O-异亚丙基-beta-L-甘油-吡喃己糖苷 甲基3,4-异亚丙基-beta-L-阿拉伯糖吡喃糖苷 甲基3,4-O-异亚丙基-beta-L-赤式-吡喃戊-2-酮糖 甲基3,4-O-(氧代亚甲基)-beta-D-吡喃半乳糖苷 甲基2-O-甲基-3,4-O-(1-甲基乙亚基)-alpha-D-吡喃半乳糖苷 甲基 外-2,3:4,6-二-O-亚苄基-alpha-D-吡喃甘露糖苷 甲基 3,4-O-异亚丙基吡喃戊糖苷 甲基 3,4-O-异亚丙基-alpha-D-吡喃半乳糖苷 甲基 2,3-O-羰基-4,6-O-异亚丙基-alpha-D-吡喃甘露糖苷 果糖二丙酮氯磺酸酯 果糖二丙酮 托吡酯杂质8 托吡酯杂质7 托吡酯杂质6 托吡酯N-甲基杂质 托吡酯-d12 托吡酯-13C6 托吡酯 吡啶,2,3-二氯-5-(二氟甲基)- 史氏环氧化恶唑烷酮甲基催化剂 双丙酮半乳糖 双丙酮-L-阿拉伯糖 六氢二螺[环己烷-1,2'-[1,3]二氧杂环戊并[4,5]吡喃并[3,2-d][1,3]二恶英-8',1''-环己烷]-4'-醇 二(表脱氧二氢青蒿素)醚 乙酰胺,N-(3,4,5,6,7,8-六氢-2-吖辛因基)-N-甲基- b-D-半乳吡喃糖,1,6-二脱氧-1,6-环硫-3,4-O-(1-甲基亚乙基)-(9CI) [(3aS,5aR,7R,8aR,8bS)-7-(羟基甲基)-2,2,7-三甲基四氢-3aH-二[1,3]二氧杂环戊并[4,5-b:4',5'-d]吡喃-3a-基]甲基氨基磺酸 D-半乳醛环3,4-碳酸 6-脱氧-6-碘-1,2:3,4-二-o-异亚丙基-α-d-半乳糖吡喃糖苷 6-脱氧-6-N-辛基氨基-1,2-3,4-二-O-异亚丙基-alpha-D-吡喃半乳糖 6-叠氮基-6-脱氧-1,2:3,4-二-o-异亚丙基-d-半乳糖吡喃糖苷 6-O-乙酰基-1,2:3,4-二-O-异亚丙基-alpha-D-吡喃半乳糖 4,6-二邻乙酰基-2,3-邻羰基-alpha-D-吡喃甘露糖酰溴 4,5-O-(1-甲基乙亚基)-beta-D-吡喃果糖 3alpha-羟基去氧基蒿甲醚 3-羟基去oxydihydroartemisinin 3,5,11-三氧杂-10-氮杂三环[6.2.1.02,6]十一碳-2(6),7,9-三烯 3,4-O-异亚丙基-L-阿拉伯糖 3,4-O-(苯基亚甲基)-D-核糖酸 D-内酯 3,4,6-三-O-苄基-beta-D-吡喃甘露糖-1,2-(甲基原乙酸酯) 3,4,6-三-O-乙酰基-alpha-D-吡喃葡萄糖1,2-(乙基原乙酸酯) 3,4,6-三-O-乙酰基-Alpha-D-吡喃半乳糖-1,2-(甲基原乙酸酯) 3,4,6-三-O-乙酰基-1,2-O-亚乙基吡喃己糖 2,6-脱水-5-脱氧-3,4-O-(氧代亚甲基)-1-O-(三异丙基硅烷基)-D-阿拉伯糖-己-5-烯糖 2,3:4,6-二-o-异亚丙基-d-甘露糖苷甲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