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1-(3-chloropropyl)cyclopent-3-ene-1-carboxaldehyde | 872631-04-4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1-(3-chloropropyl)cyclopent-3-ene-1-carboxaldehyde
英文别名
1-(3-Chloropropyl)cyclopent-3-ene-1-carbaldehyde
1-(3-chloropropyl)cyclopent-3-ene-1-carboxaldehyde化学式
CAS
872631-04-4
化学式
C9H13ClO
mdl
——
分子量
172.655
InChiKey
NFOHVAARNRNAER-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2
  • 重原子数:
    11
  • 可旋转键数:
    4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67
  • 拓扑面积:
    17.1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1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1-(3-chloropropyl)cyclopent-3-ene-1-carboxaldehydesodium periodate四氧化锇N-甲基吗啉氧化物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二氯甲烷叔丁醇 为溶剂, 反应 2.5h, 生成 rac-(14β,16α)-14,15-dihydro-14-hydroxyeburnamenin-21-al
    参考文献:
    名称:
    Eburnamine,Isoeburnamine,和象牙酮宁的合成通过螺环中间体
    摘要:
    外消旋的金枪鱼碱(1)是通过6(一种具有局部对称性的中间体)合成的。环戊烯亚基的裂解产生五环醛8a / 8b,随后硼氢化物和Wolff-Kishner还原得到12。最终步骤包括RuCl 3催化的高碘酸盐氧化和氯铬酸吡啶鎓(PCC)氧化。倒数第二个中间体是外消旋的艾伯胺(2)和外消旋的异艾伯胺(3)。
    DOI:
    10.1002/hlca.200590216
  • 作为产物:
    描述:
    3-环戊烯-1-甲酸甲酯 在 4 A molecular sieve 、 二异丁基氢化铝 、 sodium carbonate 、 pyridinium chlorochromatelithium diisopropyl amide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二氯甲烷甲苯 为溶剂, 反应 1.5h, 生成 1-(3-chloropropyl)cyclopent-3-ene-1-carboxaldehyde
    参考文献:
    名称:
    Eburnamine,Isoeburnamine,和象牙酮宁的合成通过螺环中间体
    摘要:
    外消旋的金枪鱼碱(1)是通过6(一种具有局部对称性的中间体)合成的。环戊烯亚基的裂解产生五环醛8a / 8b,随后硼氢化物和Wolff-Kishner还原得到12。最终步骤包括RuCl 3催化的高碘酸盐氧化和氯铬酸吡啶鎓(PCC)氧化。倒数第二个中间体是外消旋的艾伯胺(2)和外消旋的异艾伯胺(3)。
    DOI:
    10.1002/hlca.200590216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Synthesis of Eburnamine, Isoeburnamine, and Eburnamoninevia a Spirocyclic Intermediate
    作者:Tse-Lok Ho、Chun-Kuei Chen
    DOI:10.1002/hlca.200590216
    日期:2005.10
    Racemic eburnamonine (1) was synthesized via6, an intermediate possessing local symmetry. Cleavage of the cyclopentene subunit led to pentacyclic aldehydes 8a/8b which on subsequent borohydride and Wolff–Kishner reductions gave 12. The final steps included a RuCl3-catalyzed periodate oxidation and pyridinium chlorochromate (PCC) oxidation. The penultimate intermediates were racemic eburnamine (2) and
    外消旋的金枪鱼碱(1)是通过6(一种具有局部对称性的中间体)合成的。环戊烯亚基的裂解产生五环醛8a / 8b,随后硼氢化物和Wolff-Kishner还原得到12。最终步骤包括RuCl 3催化的高碘酸盐氧化和氯铬酸吡啶鎓(PCC)氧化。倒数第二个中间体是外消旋的艾伯胺(2)和外消旋的异艾伯胺(3)。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