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methyl 2-chloromethoxyacrylate | 27579-31-3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methyl 2-chloromethoxyacrylate
英文别名
α-Chlor-β-methoxyacrylsaeuremethylester;2-chloro-3-methoxy-acrylic acid methyl ester;2-Chlor-3-methoxy-acrylsaeure-methylester;Methyl 2-chloro-3-methoxyprop-2-enoate;methyl 2-chloro-3-methoxyprop-2-enoate
methyl 2-chloromethoxyacrylate化学式
CAS
27579-31-3
化学式
C5H7ClO3
mdl
——
分子量
150.562
InChiKey
KEKUWHTZJIIEJU-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沸点:
    217.2±25.0 °C(Predicted)
  • 密度:
    1?+-.0.06 g/cm3(Predicted)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1.2
  • 重原子数:
    9
  • 可旋转键数:
    3
  • 环数:
    0.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4
  • 拓扑面积:
    35.5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3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参考文献:
    名称:
    Preparation of trichloro ether esters
    摘要:
    公开号:
    US02526008A1
  • 作为产物:
    描述:
    α-Chlor-β-methoxy-orthoacrylsaeuremethylester 在 硫酸 作用下, 反应 0.5h, 生成 methyl 2-chloromethoxyacrylate
    参考文献:
    名称:
    Markierte verbindumgen XVII. Tetrachlorcyclopropen-(14C) und tetrachloryclopropen- (36CL) ringoffiung im alklischen und sauren medium
    摘要:
    四氯环丙烯(1)与甲醇钠反应生成α-氯-B-甲氧基-原丙烯酸甲酯(3)、α,β-二氯-原丙烯酸甲酯(4)和β-氯-原丙炔酸甲酯(5) ),在含水酸性或碱性介质中至α。 β-二氯丙烯酸 (10)。使用 14C 和 36Cl 标记的化合物研究了 1 至 4 和 10 的反应。 4- (14C) 和 10-(14C) 均在 C 3 -体系中具有 14C 的统计分布,由三氯乙烯 -(1. 2- 14C) 经由 1H-五氯环丙烷-(1. 2. 3- 14C) 合成14C 和 1 -(14C.) 的非统计分布。由 1H-三氯乙烯- (2- 36CL) 经 1H-五氯环丙烯- (2.3- 36CL) 和 1 -(36CL) (非统计分布 36CL) 合成在 C3 体系中统计分布为 36 CL 的 10 -(36 CL) 。 14C和36CL的分布通过与其他标记化合物的反应来证明。 - 三氯环丙烯鎓离子作为中间体解释了结果。
    DOI:
    10.1002/jlcr.2590090410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E)-2-[2-(6-氯嘧啶-4-基氧)苯基]-3-甲氧基丙烯酸甲酯的制备方法
    申请人:北京颖泰嘉和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号:CN117624059A
    公开(公告)日:2024-03-01
    本发明涉及嘧菌酯合成领域,公开了一种(E)‑2‑[2‑(6‑氯嘧啶‑4‑基氧)苯基]‑3‑甲氧基丙烯酸甲酯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在第一碱和第一溶剂的存在下,使苯酚与4,6‑二氯嘧啶在缩合醚化反应条件下进行缩合醚化反应,得到式Ⅰ所示化合物;2)在惰性气体保护下,在第二溶剂存在下,将式Ⅰ所示化合物与碱金属和/或金属有机碱在拔氢反应条件下进行拔氢反应,得到式Ⅱ所示化合物,式Ⅱ中R表示碱金属;3)在惰性气体保护下,使2‑卤代‑甲氧基丙烯酸甲酯与步骤2)所得反应产物在缩合反应条件下进行缩合反应,得到式Ⅲ所示化合物。该方法合成步骤短、副反应少且收率高,十分适合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imgabs0#
  • Chlorination of alkoxy esters
    申请人:ROHM &
    公开号:US02526007A1
    公开(公告)日:1950-10-17
  • Preparation of trichloro ether esters
    申请人:ROHM &
    公开号:US02526008A1
    公开(公告)日:1950-10-17
  • Markierte verbindumgen XVII. Tetrachlorcyclopropen-(<sup>14</sup>C) und tetrachloryclopropen- (<sup>36</sup>CL) ringoffiung im alklischen und sauren medium
    作者:F. Boberg、H. Khalaf、E. Zörkendörfer、A. Djirsari
    DOI:10.1002/jlcr.2590090410
    日期:1973.10
    Tetrachlorocyclopropene (1) reacts with methanolic sodium methylate to a-chloro-B-methoxy-orthoacrylic acid methyl-ester (3), α, β-dichloro-orthoacrylic acid methylester (4), and β-chloro-orthopropiolic acid methylester (5), in aqueous acidic or alkaline medium to α. β-dicholoro-acrilic acid (10). The reactions from 1 to 4 and 10 are studied with 14C- and 36Cl-labelled compounds. 4- (14C) and 10-(14C) both with statistic distribution of 14C at the C 3 -system are synthesized from trichloroethylene -(1. 2- 14C) via 1H-pentachlorocyclopropane- (1. 2. 3- 14C) with nonstatistic distribution of 14C and 1 -(14C.). 10 -(36 CL) with statistic distribution of 36 CL at the C3-system is synthesized from 1H-trichloroethylene- (2- 36CL) via 1H-pentachlorocyclopropene- (2.3- 36CL) and 1 -(36CL) with nonstatistic distribution of 36CL. The distribution of 14C and 36 CL is proved by reactions to other labelled compounds. - The trichlorocyclopropenyliumion as intermediates explains the results.
    四氯环丙烯(1)与甲醇钠反应生成α-氯-B-甲氧基-原丙烯酸甲酯(3)、α,β-二氯-原丙烯酸甲酯(4)和β-氯-原丙炔酸甲酯(5) ),在含水酸性或碱性介质中至α。 β-二氯丙烯酸 (10)。使用 14C 和 36Cl 标记的化合物研究了 1 至 4 和 10 的反应。 4- (14C) 和 10-(14C) 均在 C 3 -体系中具有 14C 的统计分布,由三氯乙烯 -(1. 2- 14C) 经由 1H-五氯环丙烷-(1. 2. 3- 14C) 合成14C 和 1 -(14C.) 的非统计分布。由 1H-三氯乙烯- (2- 36CL) 经 1H-五氯环丙烯- (2.3- 36CL) 和 1 -(36CL) (非统计分布 36CL) 合成在 C3 体系中统计分布为 36 CL 的 10 -(36 CL) 。 14C和36CL的分布通过与其他标记化合物的反应来证明。 - 三氯环丙烯鎓离子作为中间体解释了结果。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甲基2-甲基-5,6-二氢-4H-吡喃-3-羧酸酯 乙酸1-萘基铵 6-甲氧基螺[4.5]癸-6,9-二烯-8-酮 6-甲基-3,4-二氢-2H-吡喃-5-甲酰肼 6,7-二氢环戊并[d][1,3]二噁英-5(4H)-酮 5-羟基-3-甲氧基-2-甲基-环戊-2-烯酮 5-羟基-3-甲氧基-2-甲基-环戊-2-烯酮 5,6-二氢-3-乙氧羰基-2-甲基-4H-吡喃 4-羟基-3-甲氧基-2-甲基-环戊-2-烯酮 4-甲氧基-3,3-二甲基-6-氧代-1,4-环己二烯-1-甲醛 4-烯丙基-3,4-二乙氧基-2-甲基-2-环丁烯-1-酮 4-异丙烯基-3-异丙氧基-2-异丙基-4-甲氧基-环丁-2-烯酮 4,5,7,8-四甲氧基-1-氧杂-螺[2.5]辛-4,7-二烯-6-酮 3-甲氧基甲基丙烯酸甲酯 3-甲氧基双环[2.2.1]庚-2,5-二烯-2-甲酰氯 3-甲氧基-5-甲基-2-环戊-1-酮 3-甲氧基-2-甲基丙-2-烯酰异氰酸酯 3-甲氧基-2-环戊烯-1-酮 3-甲氧基-2-环丁烯-1-酮 3-乙氧基螺[3.5]-2-壬烯-1-酮 3-乙氧基螺[3.4]辛-2-烯-1-酮 3-乙氧基环庚-2-烯-1-酮 3-乙氧基-螺[3.6]-2-癸烯-1-酮 3-乙氧基-7-甲氧基-螺[3.5]-2-壬烯-1-酮 3-乙氧基-7-(2-甲基-2-丙基)螺[3.5]壬-2-烯-1-酮 3-乙氧基-2-甲基-2-环戊烯酮 3-乙氧基-2-甲基-2-丙烯酸乙酯 3-乙氧基-2-环戊烯酮 3-(甲氧基甲氧基)环戊-2-烯-1-酮 3-(2-甲基丙氧基)环戊-2-烯-1-酮 3,4-二氢-2H-吡喃-5-甲醛 3,4-二氢-2H-吡喃-5-甲酸甲酯 2H-吡喃-5-羰基氯化,3,4-二氢- 2-羟基-3-甲氧基-2-环戊烯-1-酮 2-甲氧基亚甲基环己酮 2-甲氧基亚甲基-6-甲基-环己酮 2-甲氧基亚甲基-4-环戊烯-1,3-二酮 2-甲氧基-3,4-二氢-2H-吡喃-5-甲酰胺 2-甲基-5,6-二氢-4H-吡喃-3-羧酸 2-甲基-3-(2-甲基丙氧基)环戊-2-烯-1-酮 2-氰基-3-甲氧基丙-2-烯酸 2-氰基-3-乙氧基丙烯酸乙酯 2-氰基-3-乙氧基丙烯酸 2-氰基-3-乙氧基丙烯酰胺 2-氰基-3-乙氧基-2-丙酸甲酯 2-氟-3-甲氧基-2-丙酸甲酯 2-庚基-3-甲氧基环戊-2-烯-1-酮 2-乙氧基环戊烯-1-羧酸乙酯 2-(环己亚基甲基)-5,6-二氢-4H-吡喃-3-羧酸 2-(异丙氧基亚甲基)-6-甲基环己酮